垦丁国家公园
垦丁国家公园成立于1984年,隶属内政部营建署,下设管理处。全境位于屏东县、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是台湾在战后时期第一个成立的国家公园,陆地面积约18,084公顷,海域面积约15,206公顷,合计近33,290公顷[1],园区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4公里,全境属热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为台湾热门观光胜地之一。
目录
地理气候
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太平洋,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范围西边包括龟山向南至红柴之台地崖与海滨地带,南部包括龙銮潭南面之猫鼻头、南湾、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海域范围包括南湾海域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的海域。
垦丁国家公园地理上属于热带气候区,终年气温和暖,热带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长繁盛。
著名景点
大尖山-俯瞰恒春半岛全境
为垦丁半岛区最高点,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草原上。上山须由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牌楼门口进入,穿越垦丁牧场,沿棱线设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优美,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但是国家公园法第13条第8款对于国家公园区内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猫鼻头-裙礁海岸
清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载:“南路界尽沙马矶头,相传地脉直接吕宋。”,一说认为指的台湾最南点就是猫鼻头附近的“沙尾堀”的音转,但亦有认为是鹅銮鼻,未有定见论;猫鼻头为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最南的两端。猫鼻头有一从海崖上断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状若蹲仆之猫,因而得名。 猫鼻头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珊瑚礁因造山运动隆出海面,受到长时间的波浪侵蚀、反复干湿、长期盐粒结晶、沙砾钻蚀、及溶蚀等作用,产生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奇特景观,海岸线鸟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
白沙湾-珊瑚礁海岸
白沙湾位于恒春半岛西岸、猫鼻头西北方的海岸线上,又称“白砂”。这一带得天独厚,拥有一段长达百公尺的沙滩,沙滩由纯白的贝壳砂所组成。白沙湾一带属珊瑚礁海岸,原是一个小渔港,称为白沙港。
参考文献
- ↑ 垦丁国家公园计画第三次通盘检讨计画书、图. 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