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繆爾·米勒迪
塞繆爾·米勒迪(英語:Samuel A. Mulledy,1811年3月27日-1866年1月8日)是美國天主教牧師兼耶穌會士,曾於1845年擔任喬治城學院校長。米勒迪生於弗吉尼亞州,哥哥托馬斯是19世紀美國耶穌會領袖而且也曾擔任喬治城學院校長。塞繆爾在喬治城學院求學期間與他人創辦愛民會,因成績優異到羅馬深造並取得牧師資格。回國後他在馬里蘭州帶領耶穌會新會士見習,後當上第21任喬治城學院校長,但幾個月後就離職繼續任教並從事神職。
目錄
簡介
塞繆爾·米勒迪1811年3月27日生於弗吉尼亞州羅姆尼(Romney,今西弗吉尼亞州罕布什爾縣[注 1]),父親托馬斯·米勒迪(Thomas Mulledy)是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裔農民,母親莎拉·科克倫(Sarah Cochrane)來自弗吉尼亞州但不信天主教。兩人為結婚依照《教會法》同意向兒子灌輸天主教義,女兒學習新教。塞繆爾年長17歲的哥哥也叫托馬斯·米勒迪,兄弟二人都加入耶穌會並當上喬治城學院校長。
教育
塞繆爾很小就與哥哥一樣在羅姆尼學院任教,1829年進入喬治城學院學習,像哥哥一樣用實物支付學費,付給學校兩匹馬。他在喬治城學院與他人共同創辦愛民會並擔任首任副主席,在1830年9月25日的首次大會上簽署愛民會憲章。塞繆爾1831年開學時獲修辭學和數學班級獎章,另有法語榮譽點名,並在典禮上用法語演講。塞繆爾學習期間,哥哥托馬斯一直擔任校長。完成學業後塞繆爾想加入耶穌會,申請獲批後於1831年8月29日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縣懷特馬什(White Marsh)開始見習期,並在完成見習期後立誓。
接下來他與威廉·麥克雪利橫跨大西洋來到羅馬,在奎琳崗聖安德肋堂開始見習期。米勒迪是因學術才華保送羅馬深造,接受良好教育後回國任教。他共在羅馬學習七年,是羅馬學院有名的學霸,獲選參與神學公共辯論。米勒迪1840年在羅馬取得牧師資格,確立他在耶穌會的地位。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2]。
視頻
塞繆爾·米勒迪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三分鐘讀完《聖經·舊約》,搜狐,2015-12-08
- ↑ 淺談基督教的起源和發展,搜狐,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