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的耶穌
基督教中的耶穌基督徒相信耶穌是彌賽亞(基督),並相信通過他的死和復活,人類可以與上帝和好,從而得到救恩和永生的承諾。這些教義強調,作為上帝悅納的羔羊,耶穌選擇在髑髏地的十字架上受難,以此作為完全服從永恆天父的旨意的象徵,並作為「神的代理人和僕人」。因此,耶穌作出的選擇讓他成為一個在道德上順從天父的新人,從而與亞當的不順服相反。
復活節是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1],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根據公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圓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2]。
目錄
簡介
耶穌是人也是神——他是神的兒子。雖然關於耶穌的性質有神學爭論,但支持三位一體的基督徒相信,耶穌是邏各斯、上帝的道成肉身、神兒子,以及「真實的神和真實的人」——全然地神聖和全然地具有人性。耶穌在各方面都完全是一個人,他遭受了世人的痛苦和誘惑,但他沒有罪。作為全然的神,他戰勝了死亡,再次復活。根據《新約聖經》,神將他從死里復活。他上升到天堂,坐在上帝右邊,為了最後的審判以及將到要來的在世上的神的國,他將再臨人世。
雖然基督教對耶穌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可以根據他們的教義問答或教義文本來總結不同教派共同信仰的主要元素。基督教對耶穌的看法源於各種聖經來源,特別是來自經典福音書和新約書信,如保羅書信。基督徒主要認為這些作品在歷史上是真實的。
那些被認為是追隨聖經的正統基督教群體或教派幾乎都同意以下幾點:
基督徒相信耶穌是人,也是神。
基督徒相信耶穌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基督徒相信耶穌沒有罪或沒有犯過什麼錯。
基督徒相信耶穌最終作為一個異教徒而殉道,他被埋在墳中,第三天復活。
基督徒相信,因為他在第三天從墳墓中復活,所以今天他有血有肉地活着。
基督徒相信耶穌最終升天到天父那裡。
基督徒相信耶穌會再臨。
在福音書記敘中,耶穌生平的五個主要里程碑是他的洗禮、顯聖容、被釘十字架、復活和升天。這些都發生在另外兩個情節之間:在開始時的誕生和在結束時遣派Paraclete(聖靈)。福音書關於耶穌教導的記載,往往是根據「行為和話語」而分類的,例如他的事工、比喻和神跡。
基督徒不僅將神學意義附加在耶穌的行動上,而且也附加於他的名字上。對耶穌名字的忠誠可以回溯到基督教最早的日子。這些做法都保存在東方和西方的基督教中——天主教和新教。
基督徒主要承認,通過他的生命、死亡和復活,耶穌用新約的血液恢復了人類與上帝的交通。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被理解為一種救贖的犧牲:他是人類救恩的源泉,為人類贖罪——這種罪通過亞當的罪進入人類歷史。
視頻
基督教中的耶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復活節由來及傳統,搜狐,2018-03-13
- ↑ 復活節是什麼節日?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之間有什麼關係,搜狐,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