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熱
埃博拉出血熱(EBHF)為一種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人類及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傳染性疾病。因該病始發於扎伊爾北部的埃博拉河流,並在該區域嚴重流行,故命名為埃博拉病毒。患者會在2天至3周內出現發燒、肌肉疼痛、頭痛、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病徵。病情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臟和腎臟功能衰竭,到了此階段,病人通常會出現體內外出血的現象,死亡的幾率也頗高。
目錄
疾病症狀
埃博拉出血熱的早期病徵與普通感冒相似。這包括肌肉酸痛、腹部及關節疼痛、發燒和頭痛。腹瀉、嘔吐及食欲不振亦為常見病徵。相反,咽喉痛、胸痛、打嗝、氣促及吞咽困難則不是典型症狀。病人多在受感染後的8-10天內發病,但亦有2及21天的記錄[1]。約五成患者在病發時會出現斑丘疹等皮膚表徵。此階段的埃博拉病徵與瘧疾、登革熱及其他一些熱帶疾病的差不多,直到病人踏入出血的階段後,才能加以區別。
有40-50%病人的出血位置均為穿刺點及黏膜處(如胃腸道、鼻腔、陰道和牙齦)出血階段多出現在第一個病徵顯露後的5-7天內,最易被觀察到的內部及皮下出血狀況為紅眼及吐血。流血處若伸延至皮膚的話,則很有可能出現瘀點、紫斑、瘀斑和血腫(尤其常見於針管刺入處)。與埃博拉出血熱相關的出血方式,包括了吐血、咳血及便血,但甚少出現大量出血的情況,而此狀況亦只發生在消化道。宏觀來看,這些出血現象通常說明了病情經已惡化,病人也有機會因失血過多而死。所有患者均出現與循環系統有牽連的症狀,最主要為凝血障礙。到了此階段,若患者仍未有好轉的話,就很有可能在第一個病徵出現後7-16天(通常是第8或第9天)里,因多重器官衰竭而喪命。
主要病源
埃博拉出血熱由五種埃博拉病毒屬成員中的其中四種造成——本迪布焦病毒、蘇丹病毒、塔伊森林病毒及原稱「扎伊爾埃博拉病毒」的模式種埃博拉病毒。後者是四種中最危險的埃博拉出血熱病原體,並造成最大規模的疫症爆發。第五種埃博拉病毒雷斯頓病毒尚未被發現有感染人類的能力。這一類的病毒與馬爾堡病毒相近。
傳播
宿主
蝙蝠最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天然宿主[2],植物、鳥類、節肢動物亦被列入名單。1976及1979年埃博拉疫症首宗病例的患者所屬的棉花廠,均有蝙蝠寄居,它們亦與1975及1980年的馬爾堡病毒疫症的爆發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受測試的24種植物及19種脊椎動物中,只有蝙蝠受到病毒的感染。它們在攜帶病毒後並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症狀,這是宿主需具備的一大特徵。
視頻
埃博拉出血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醫的角度理解埃博拉病毒特徵 ,搜狐,2018-05-22
- ↑ 科技部: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搜狐,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