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垛石鎮

中文名 :垛石鎮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垛石鎮,位於濟南市濟陽區西北部,距城區14公里,東與曲堤鎮相接,北與商河縣交界,西與新市鎮、太平鎮接壤,南與濟陽鎮相連。人口7.3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為濟南市濟陽區人口第三大鎮,耕地面積15.7萬畝,為濟南市濟陽區第一大鎮。1957年2月建垛石橋鄉,1984年3月建垛石橋鎮。2001年3月,垛石鎮由垛石橋鎮、唐廟鄉、索廟鄉合併成立。轄130個行政村,約7.3萬人,版圖面積175平方公里。

2001年3月,垛石鎮由垛石橋鎮、唐廟鄉、索廟鄉合併成立。轄130個行政村,約7.3萬人,版圖面積175平方公里。黨的十三大以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1]

目錄

歷史沿革

垛石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鎮內主要有唐朝皇帝南巡乘涼的地方"歇涼寺",有傳說中的"仙人"張稷若祠堂,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唐槐,鎮北有後樓封建地主莊園。

垛石鎮原名垛石橋鎮,與徒駭河上垛石橋有關。垛石橋坐落在今垛石鎮政府駐地的徒駭河上,始建年代無考。據史料記載,至少在400多年前即有此橋,又名杜家水橋。垛石橋疊石做垛,續以土壩。時該橋"為燕齊通衢,濟青登萊冠之客,約車往來者,日無停晷"。章丘、長山(今鄒平)一帶麥米輸往德州倉,率經此橋。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徒駭河大水把橋沖毀,造成交通阻梗。縣令組織人財物力,主持重新修起了高1.2丈,寬1.9丈,共15孔、總長14丈的垛石西橋。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進行過一次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增修了高1.4丈,寬1.6丈,10孔,總長16丈的垛石北橋。北橋與西橋相距半里遠。後北、西兩橋多次毀於徒駭河大水,先後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六年重新修建,"用工數萬,費用千金",確保了水流暢通,交通方便。今橫跨 徒駭河的大橋是1969年投資修建的鋼筋混凝土橋,已無"垛石"的成分。但在加強內外交通,振興當地經濟,促進縣域發展,繼續發揮着重要作用。

天下第一砣。相傳早年徒駭河大水將垛石橋沖毀,兩岸交通阻隔,"燕齊通衢"遲遲梗阻,驚動了朝廷,便責令地方官限期復橋。無奈之下,幕僚們想出一策。四方鄰縣,張貼布告,宣稱"高價收購石料",以質論價,以斤定價。外地巨商爭先恐後,從四方運來大量好石料。有位商賈還特意送來兩頭樣式別致的石獅子,做橋頭用。工地收料員許諾,等石料足夠了,一塊過秤結帳。待石料充足,如期修復已無問題。但一過秤,巨商們感到石料與購買時的重量相差甚遠。一個碌躅的大石料,稱後只有幾斤。原來過秤用的是一個特大秤砣。雖知中計,但也無奈,石料再運回去,連本錢也會陪上,只好順水推舟,算作義舉了。垛石橋如期通行,皆大歡喜。從此"天下第一陀"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下來。

地理環境

垛石鎮地處魯北平原南端,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具有北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境內有徒駭河土馬河大寺河等主要河流,省道248、249線貫穿全鎮,三級公路通車裡程180公里,交通條件便利;境內建有220KV和35KV變電站兩座,電力資源充沛;境內石油天然氣等地下資源豐富,探明地下石油貯藏量2800萬噸,年開採量26萬噸。

自然狀況

垛石鎮地處平原,地勢平坦,版圖面積1.75萬公頃,河流有徒駭河、垛石河、土馬河、牧馬河等河流過該鎮,流域面積175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蔬菜、林果、棉花、花生等。垛石鎮現有人口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7萬人)為濟陽縣人口第三大鎮,耕地面積15.7萬畝,為濟陽縣第一大鎮。文化教育事業發達,基礎設施雄厚。現有初級中學3處,在校學生2569人;小學13處,在校學生3687人;幼兒園37處,在校幼兒1412人;成教中心1處,全鎮共有在職教師469人。合併鄉鎮以來,該鎮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招商引資步伐,繁榮扶持個體民營經濟發展,全鎮經濟發展較快。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瓜果、速生楊經濟林、牛羊肉加工為主的經濟發展格局。2004年,全鎮財政收入9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1元。

人口教育

垛石鎮現有人口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7萬人),為濟陽縣人口第三大鎮,耕地面積15.7萬畝,為濟陽縣第一大鎮。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現有初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923人;小學13處,在校學生3800人;幼兒園13處,在校幼兒1168人;成教中心1處,全鎮共有在職教師335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