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方濟中學
聖方濟中學原名聖方濟學堂、聖方濟學校,英文名St.Francis-Xaverior School。同治十三年由洋涇浜天主堂本堂神父、耶穌會傳教士蘇念澄創辦,當時只有兩間房子在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學生只有4人,後增至17人,都是外國男孩。
光緒七年始收中國學生。次年,在南潯路虹口天主堂對面興建新校舍,光緒十年竣工,這年有15個不同國籍的學生196人,其中葡籍60人,英籍49人,中國籍28人。光緒十九年法國主母會修士來此輔助校政,光緒二十一年全部接管。光緒二十六年後,中國學生驟增,至民國28年達到700人,乃在法租界福熙路(今延安中路)設分校,稱聖方濟中學,專收中國學生。民國33年改為總校,虹口部分成為分校。
該校學生畢業後,多數在租界洋行、海關、銀行、巡捕房等謀職。美國牛津、劍橋大學在此發預科文憑及獎學金,畢業生得以出國深造。
1951年,虹口分校有學生304人,其中天主教徒130人,校長泰雷遐(法籍修士);延安中路總校有學生922人,其中天主教徒僅68人,校長吉格勤(法籍修士),當時學校行政全部歸法國主母會控制。
1952年,市政府接管該校後,虹口分校改名為北虹中學,延安中路總校改名為時代中學。
目錄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教區是天主教[3]使用的一種管理區域或機構,由數個堂區組成,並設有一位主教[4]擔任最高領導者。1946年,中國天主教正式實行聖統制,將原有的傳教區性質的代牧區改為正式的教區。此後共設有21個總教區、100個教區,以及30個宗座監牧區(初具雛形、尚未成立正式教區的傳教區域),目前仍是聖座認定的教區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