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被倒釘十字架
《聖彼得被倒釘十字架》外文名:The Crucifixion of St. Peter,作者:米開朗基羅,雕刻類型:濕壁畫,創作時間:1546年-1550,所在位置:梵蒂岡城梵蒂岡宮保祿小堂。
繪畫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藝術形式。宗教繪畫主要是以基督教《聖經[1]》、教義、基督教歷史和傳說中的人物和事跡為題材的鑲嵌畫和繪畫。早期基督教的宅第教堂里就已出現聖經故事的壁畫[2],雖然粗糙,但研究價值很大,地下墓中也保存了大量藝術作品。
目錄
簡介
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1546–1550)創作的最後一幅濕壁畫,位於羅馬梵蒂岡城梵蒂岡宮的保祿小堂(Cappella Paolina)。
藝術家描繪了聖伯多祿被古羅馬士兵抬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米開朗基羅將注意力集中在對痛苦的描述上。在場者的臉上顯然很苦惱。教宗保祿於1541年向米開朗基羅訂製了這幅壁畫。
2009年完成的壁畫修復工程,使這幅畫中顯現出據信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的自畫像。[1] 這個人物在濕壁畫的左上角,穿戴紅色外衣和藍色頭巾。 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經常戴藍色頭巾,以防止頭髮上落上灰塵。
參考文獻
- ↑ 小科普:5分鐘看懂聖經舊約,搜狐,2017-12-15
- ↑ 壁畫是什麼,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