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土石圍堰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土石圍堰由土石填築而成,多用作上下游橫向圍堰,它能充分利用當地材料,對基礎適應性強,施工工藝簡單。按基坑是否允許淹沒分:過水圍堰、不過水圍堰。一般多用於不過水圍堰,如用於過水圍堰,允許汛期過水,應予以妥善保護,需要做好溢流面,圍堰下游基礎和兩岸接頭的防沖保護。土石圍堰的防滲結構形式有土質心牆和斜牆、混凝土心牆和斜牆、鋼板樁心牆及其他防滲心牆結構。

工程特點

土石圍堰可與截流戧堤結合,可利用開挖棄渣,並可直接利用主體工程開挖裝運設備進行機械化快速施工,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圍堰形式。土石圍堰抗沖刷能力較低,且占地面積大,一般多用於橫向圍堰,但在寬闊河床中,如有可靠的防沖保護措施,也可用於縱向圍堰。

施工要求

堰頂寬度可為1-2米。當採用機械挖掘時,應視機械種類確定,但是不宜小於3米。

在注堰之前,必須將堰底下河床的樹根,淤泥,石塊及雜物清除乾淨。

土石填築應在上游開始至下游開始合龍。

因築堰引起流速增大使堰外坡面有受沖刷危險時,可在外面用草皮,柴排,片石,草袋或土工織物等加以保護。

應用案例

例如葛洲壩工程的一期導流工程和銅街子、水口、三峽工程的導流明渠施工都採用了土石縱向圍堰,其中葛洲壩工程一期縱向土石圍堰運用長達6年,拋投塊石防沖並設挑流磯頭,經受住了7m/s流速的考驗。

土石圍堰常用土質斜牆或心牆防滲。白山水電站用風化砂填築斜牆和鋪蓋,也取得較好的防滲效果。少數工程例如50年代的梅山、響洪甸工程曾以木板作心牆防滲;60年代的龔嘴工程和80年代的銅街子工程也在混凝土防滲牆上接木板心牆。但從80年代末的水口工程開始,土工膜已取代木板及土料用於圍堰上部防滲,例如李家峽、大峽、萬家寨、寶珠寺、蓮花工程以及在建的三峽工程等。60年代以後混凝土心牆逐漸為各工程用於土石圍堰防滲,其中少數工程如龍羊峽、李家峽工程河床覆蓋層較淺,在基岩 上直接澆築混凝土心牆,但更多的工程如龔嘴、葛洲壩、銅街子、水口、漫灣、大峽工程以及長江三峽工程等均結合堰基覆蓋層防滲,在堰體內造孔成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