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土卫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高度不规则(非球形)天体。比海卫八稍大一些,但差不多是个球体。看起来土卫七像是一颗大星体的碎片,大星体因在远古时期的碰撞而碎裂。

目录

英文本义

Hyperion 亥伯龙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泰坦神的名字,该亚与乌拉诺斯儿子,Helios赫利俄斯(太阳神)的父亲。也是月亮神和缪斯女神之父,最早的太阳神,中文又译作“许珀里翁”、“亥帕瑞恩”、“海伯利安”、“亥伯龙”、“休伯利安”等。

天文简介

土卫七(Hyperion)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1848年美国天文学家邦德(G. Bond)和英国拉塞尔(W. Lassell)各自独立发现土卫七,距土星1482000公里,像大星体的碎片,表面有如海绵,是目前所发现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非球形天体,也是太阳系中已知星体中唯一一个自转会混沌的星体,每21.3天绕土星旋转一周。

气体成分

发现

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家达勒·克鲁斯汉克解释说,在太阳系中,彗星陨星星际尘埃中都存在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分子如果被冰包裹,并暴露于紫外线下,就可能会形成具有生物学意义即与生命相关的新分子。

克鲁斯汉克称,新结果并不是说已经在土卫七上发现了生命,但却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生命存在所需的基础化学物质在宇宙中是广泛分布的”。

科学家还介绍说,土卫七上有冰冻水与此前地面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新观测进一步发现,土卫七冰冻水虽然像地球上的冰冻水一样呈晶体形态,但大多与有机粉尘混合形成“脏冰”,而且干冰与“脏冰”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混杂在一起。

土卫七上干冰的成分也不纯,其二氧化碳分子以某种化学组合方式与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此前对土星其他卫星以及木星卫星的探测也发现,这些卫星上的二氧化碳分子的确不纯,很多都与卫星表面的其他物质以不同方式相结合。克鲁斯汉克认为,与其他分子相依附可能使二氧化碳分子更加稳定,否则在土卫七长时期的演进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可能早就蒸发殆尽了。

科学家认为,对土卫七表面成分的新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这颗土星卫星的起源以及在长达45亿年中的演进历程。[1]

研究

科学家还介绍说,土卫七上有冰冻水与此前地面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新观测进一步发现,土卫七冰冻水虽然像地球上的冰冻水一样呈晶体形态,但大多与有机粉尘混合形成“脏冰”,而且干冰与“脏冰”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混杂在一起。

土卫七上干冰的成分也不纯,其二氧化碳分子以某种化学组合方式与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此前对土星其他卫星以及木星卫星的探测也发现,这些卫星上的二氧化碳分子的确不纯,很多都与卫星表面的其他物质以不同方式相结合。克鲁斯汉克认为,与其他分子相依附可能使二氧化碳分子更加稳定,否则在土卫七长时期的演进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可能早就蒸发殆尽了。 科学家认为,对土卫七表面成分的新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理解这颗土星卫星的起源以及在长达45亿年中的演进历程。

生命物质

探索

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们利用“卡西尼”号探测器对土卫七进行了一次探测,并拍摄了相关的照片,探测结果显示,土卫七表面充满了孔洞,看上去就像一块“海绵”,这些孔洞中可能还含有碳氢化合物,这一发现预示着银河系中广泛存在生命所需的化学物质。

来自科内尔大学无线电物理及太空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彼得·托马斯和他的同事们在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土卫七表面约40%的区域都呈孔状。早在2005年到2006年间,“卡西尼”号就曾经数次亲密接触土卫七,并对其进行探测。

托马斯表示,“卡西尼”号拍摄这张照片的位置距离土卫七非常近,照片上所显示的多孔结构也是我们首次发现,这对于研究土星家族的秘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

土卫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高度不规则(非球形)天体,其公转轨道距土星1481100公里,围绕土星旋转一圈的周期为21.3天。土卫七体积不大,最长部分仅有360公里长,但它是形状不规则的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形状不规则天体之一。由于土卫七形状不规则、自转混乱、表面多孔,科学家此前曾提出,土卫七可能是从某个较大天体上剥落下来的。不像土星的其他卫星的是,土卫七的反照率较小(.2 - .3),表明它至少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暗色物质。

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的新分析结果表明,土卫七可能由微小物质颗粒累积而成。由于质量太小、引力不足以对自身进行压缩,土卫七保留了不规则的形状。大天体通常会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变得紧密,使形状接近球形。

多孔结构比较松软,因此陨石在土卫七上留下的痕迹比砸在普通固态天体上形成的陨石坑要深一些。科学家估计,土卫七的密度为每立方米544公斤,比水轻将近一半,这意味着它内部的绝大部分都是多孔的。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土卫七的主要成分是冰,而且其中混有有机物杂质。这意味着土卫七是一块“肮脏的冰海绵”。科学家认为,包括土星一些近距离小卫星在内的其他一些低密度天体也可能有着多孔结构,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观测验证。

卡西尼号探测器在2005年9月26日飞掠土卫七。当靠近土卫七时,卡西尼号探测器出乎预料地发现土卫七释放出强烈的带电粒子流,电压高达200伏。土卫七的表面很可能带静电,因为它沐浴在来自于太阳和土星的带电粒子中。

生命可能

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氏实验中心和天文学家德尔·克鲁克沙克(音,Dale Cruikshank)称,“从照片上看,土卫七表面的这些孔的底部一片黑暗,无法判断其内部的结构,这一点与土卫八和土卫九的部分地区结构非常相似。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在土卫七上发现了碳氢化合物。‘卡西尼’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土卫七表面含有冰水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这些干冰以很特别的方式与普通冰混合在一起,这些地区的冻水以晶体的形式存在,与地球上的很相似。当这些冰冻分子暴露于紫外线下时,会形成具生物学意义的新分子。虽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在地球外发现了生命,但是它更进一步地显示了生命所需的基本化学物质在宇宙中是广泛存在的。”

地形结构

地质形态

土卫七(Hyperion)是土星的较大卫星之一,它在离土星比最大卫星——土卫六更远(它们的轨道半径比约1.6)轨道上、约21.3天绕土星转一圈。由于土卫七轨道偏心率大(0.03)而受土星和土卫六的引力在变化,造成它的自转周期经常变化,这在太阳系所有卫星中是很特殊的。土卫七大致近似于三轴长360×280×225公里的椭球,质量为800万亿吨。它的形状很不规则,这是严重陨击造成的。它的表面显得最古老,陨击坑累累,最大陨击坑的直径约120公里、深10公里。

其表面布满蜂窝状坑体,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榴莲。据《新科学家》杂志近日报道,“卡西尼”号探测器最近在飞越土卫七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这颗土星的卫星并没有一个持续不变的旋转轴线。在“卡西尼”号之前,“旅行者”号探测器也曾拍摄过20余幅土卫七的照片,不过由于距离太远,当时科学家们未能从中发现该卫星的独特运行形态。

形成

天文学家们到目前仍不清楚,土卫七是否是其他某一天体遗留下的残骸。在学者们看来,土卫七就像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块“宇宙碎片”,不过,由于其附近缺乏其他零碎的“细节”,现在还无法弄清楚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颗长度为360千米、厚度约225千米的卫星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陨石坑,照射到其表面的阳光中只有四分之一会被反射回宇宙空间,因此其亮度较低,很难从地球上对其进行精确观测。

外形

从土卫七的外形上看,它只有在两个方向上可以保持稳定的旋转状态(物理学家们将这种形状的物体称为不对称回转体)。然而,由于受到太阳系各大行星和土星其他卫星的影响,土卫七的旋转极不规则,因此很难预测其上何时会是“白天”,何时是“夜晚”。[2]

从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土卫七图像可以看出这颗卫星地表的状况,照片的不同颜色代表地面物质组成的差异。该图的原始图像是卡西尼于9月26日在距离土卫七62000公里时用精密照相机拍摄的。[3]

视频

近距离观看土卫七,它是土星的卫星,人类探测器拍下了它的照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