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是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以及高新區二次創業的主要創新源泉之一,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產學研結合、為社會服務、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誌之一。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明確「十一五」期間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1]和《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所確定的有關任務,制定本綱要。
目錄
概述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指以具有科研優勢特色的大學為依託,將高校科教智力資源與市場優勢創新資源緊密結合,推動創新資源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和開放協同發展,促進科技、教育、經濟融通和軍民融合的重要平台和科技服務機構。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融通創新的重要平台、構建雙創生態的重要陣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
研究組織
由北京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等14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國家大學科技園研究會,2014年8月28日在第六屆啟迪創新論壇暨全球科技園區領導者圓桌會議上正式揭牌[2]。研究會將對現有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管理模式和運營經驗進行研究總結,進一步匯聚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所需的各類資源,並為促進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科學、規範發展提供行業交流和政策建議。
面對新時期創新社會提出的新問題與挑戰,為了更好發揮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14家單位決定共同發起成立國家大學科技園研究會。研究會的發起單位有:北京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浙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安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西南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上海電力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江西師範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在積極發展的同時探索符合我國社會經濟規律的發展模式,全面提高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質量和效益,使之成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的源動力。
具體目標
1.新建一批國家大學科技園,使總數達80個,總孵化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並力爭使其中若干家成為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園區。繼續鼓勵有條件的省市及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地方大學科技園。
2.積極轉化科技成果,使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率有大幅度提高。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5000家左右,其中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有可能實現重點突破和技術跨越的產業領域,培育200家左右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及產品,申請專利達到10000件以上。
3.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型企業家、高層次技術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和服務隊伍,把進入國家大學科技園進行創業實踐作為高等學校社會實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留學歸國人員高度聚集的地方和大批大學生畢業前後實踐、創業的基地。
視頻
國家大學科技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發[2006]6號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稅屋網,2008-10-2
- ↑ 清華科技園等14家單位發起成立國家大學科技園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