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壟斷
國家壟斷是指國家運用政權的力量,並通過國營經濟組織對某些重要產業部門或產品的生產及市場實行一定程度的獨占或統管,其目的在於發展重要的、有關國計民生的產業,穩定社會經濟生活,其手段是合法的,其存在是必要和合理的。
目錄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作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是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自身範圍內的部分質變,標誌着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資本主義交戰國的政府就藉助國家的力量擴軍備戰,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普遍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統治和管理 , 對全部生產實行最嚴格的統計和監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由此得以產生。對此,列寧曾指出:「以自由競爭為基礎的舊資本主義已被這場戰爭徹底摧毀,它已經
讓位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經濟危機,是有史以來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深刻動搖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的根基,危及資本主義的生存。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實施「新政」,加強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於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
論》,主張國家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創造需求,以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穩定運行,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各國都建立了戰時經濟管理體制,國家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實行全面統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
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普遍的發展,國家干預深入資本主義的生產、
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國家斷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新的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體系最終得以確立。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尖銳化的必然結果。首先,社會生
產力的發展,要求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在更大範圍內被支配,從而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
的發展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分工迅速擴大,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壟斷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成為生產力發
展的障礙。為了維護和鞏固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必然要作局部的調整和變革,客觀上要求通過國家的力量來建設基礎設施,為私人壟斷資本提供服
務。其次,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的深化,要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興產業不斷湧現,社會生產力迅速提
高,物質財富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激化,並使資本主義社會經常為經濟的劇烈波動乃至經濟危機所困擾。危機的發展和加深,靠私
人資本的力量根本難以應付,這就要求藉助國家的力量以及政府的各種反危機措施來對付危機,消除危機帶來的影響。最後,緩和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係,要
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隨着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資本通過制定壟斷價格獲得高額壟斷利潤,收入配和財產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階級矛盾不斷尖
銳化,而這起社會的不安定,進而危及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穩固。為了加強資本的統治,緩和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也介入國民收入的再
分配領域,進行私人壟斷資本所不可能承擔的調節利益再分配的活動。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有五種
第一種是國家所有並直接經營的企業,包括滿足國家機構自身需要的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高科技、高風險新興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和一般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
第二種是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將一部分股份出售給私人,國家和私人共同投資開辦合營企業,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合併,國有企業對私人企業進行參股和國有企業轉由私人租賃或承包經營。
第三種是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包括國家作為商品和勞務的採購者,向私人壟斷企業大量訂貨,為私人壟斷企業提供有保證的國家
市場;國家通過各種形式的津貼和補助,直接、間接地資助私人壟斷企業;國家通過社會福利開支,提高社會購買力,擴大消費需求,為私人壟斷企業創造市場條件。
第四種是宏觀調節,主要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對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進行調節,以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標。[1]
第五種是微觀規制,主要是國家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市場秩序,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維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微觀規制主要有三種類型:其一,[[反托拉斯
法]]。即政府通過立法的方式確立一整套規範性的法令,以禁止競爭性行業的壟斷,反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和促進市場競爭。其二公共事業規制。這類規制
主要針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產業,包括電力、電信、交通、天然氣、自來水等一些公用事業。為了防止自然壟斷行業的經濟組織憑藉壟斷地位獲取斷利潤,損害
公眾利益,資本主義國家運用立法手段対該類行業進行規制,主要的規制內容有服務收費、收益率、價格等。其三,社會經濟規制。這類規制及社會經濟生活的
各個方面,如競爭秩序和行為、消費者權、知識產權、勞工權益、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這些規制在克服斷資本主義自身發展所固有的矛盾和消極
後果,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