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国学与人生

国学与人生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国学与人生》东方夫子编著,由海潮出版社在2006年12月出版。以国学源头为底蕴,参透人生,智慧,帮助人们点亮智慧的心灯。

目录

基本内容

书名:国学与人生

作者:东方夫子编著

ISBN:10位[7802133106]13位[9787802133105]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39.80元

内容提要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一句“子不语”挡住了多少灿烂的阳光!这是一个国人的悲哀——有些中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我们编著了这本书。一百多年前,力倡国学的梁启超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同胞:“吾不患外国学术之思想之不输入,吾唯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他激情洋溢地呼唤中西文明的“交媾”。以育出中华新文化的“胎儿”。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青年都已作古,而今我们更加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是一项千秋百代的事业,为此,我们对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经久不衰,闪烁着无限智慧的作品理应重新审视。

本书没有详尽地去论述每一种学说,只是想就一些读者感兴趣、学说精髓发表一孔之见,也算是表达一种选择的意向。从中你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份遗产,从中真正认识到国学的价值,转变你的观念,获得更多的精神启示,成就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笔者认为,无论未来中国文化怎样发展,它必定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上发出,即使我们移植西方文化,也须嫁接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因此笔者编著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去探寻中化文明的根基。

推荐

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国学经典加人生哲学。本书以国学源头为底蕴,参透人生,智慧,帮助人们点亮智慧的心灯。将中国传统的古典哲学家们的理论汇集在一起,让孔子的“仁德”、老子的“道德”、墨子的“兼爱”、荀子的“阴阳”来引导人们的人生之路!

本书汇集了中国传统的国学思想,就一些读者感兴趣、学说精髓发表一孔之见,也是表达一种选择的意向。从中你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份遗产,真正认识到国学的价值,转变你的观念,获得更多的精神启示,成就一个充实而丰富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孔子论人生一成德之教,为己之说

仁德:人的标准是仁

义利:见利应思义

宽容:凡事不必苛求

立志:志当存高远

忠恕:士大夫的忠恕之道

言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旷达:不怨天,不尤人

坚持:欲速则不达

中庸:为人处世应有法

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

用人:用人不避嫌

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学习:学无止境

第二章 老子论人生——行“大道”,无为而无不为

道:得“道”和守“道”

无为:为人处世之方

实惠:圣人之治

祸福:祸福相依,万法自然

刚柔:以柔克刚,决胜之道

动静:立身处世要守本舍末

进退:学会居“卑”处“下”

宠惑:正确对待荣辱、诱惑

拙巧:绝对弃智

治乱:不值得信任,才不被信任

仕隐:功成应知身退

第三章 墨子论人生一不失本色兼爱世人

“贱”:人穷志不穷

兼爱:视人如己,爱天下

功利:对等互利,相爱相利

志功:知人识人要看其全面

非攻:战争是最大的不义

非命:打造激情人生

实用:尚节俭,重实用

“尊天”:真理掌握在“上天”手中

修身:修身可以养性

尚贤:尊重人才,招贤纳士

求真:追求真知应有法

第四章 孟子论人生——浩然正气,贵真求善

迂阔:不急功近利

仁爱:人性善,仁者爱人

名实:不为虚名所累

磨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真色:不失人之本色

达练:达观通圆

进取:坚韧与执著的人生态度

王道:行仁政,以德服人

人道:循道而行,事在人为

“穷”与“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五章 庄子论人生——高洁旷达,逍遥自在

逍遥:超越自我,每天逍遥

道:让生命没有负担

真我:做真人,知天知人

旷达:生死无变于己

和谐:朴素而又纯真

应变:做有“水智慧”的人

放弃:学会放弃,升华生命

利害:得利不要忘害

平常: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参透:在实践中悟道

用处:世上没有无用之物

第六章 荀子论人生——人定胜天,积极进取 

信仰:人定胜天

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风格:进取人生

权衡: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

戒律:君子应洁身自好

荣辱:要有自知之明,敢于反省

修身:治气养心之术

礼法:礼法并用

阴阳:明于天人之分

性情:怡养性情

第七章 韩非子论人生——治国安邦,法治为一

法:法不阿贵,赏罚分明

术:不可轻信一面

势:因势利导,巩固权势

利害:别轻易暴露自己的目的

务实:辟虚文尚实利

道理:圣人之治

德与法:不务德而务法

六反:治国必有法

有度:治国之保障

用人:官员的使用和考核

第八章 管子论人生——知天得道,以民为本

天地:天地有“则”

道:知天得到,顺天用道

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法天象地

治国:一体之治,实事求是

爱民:失民心者失天下

农商:家商并举,国富民强

礼节:仓廪实而知礼节

价值观:义礼并重与礼法相辅

人才观:百年树人与举贤不避亲

用人:三本四固的用人标准

第九章 孙子论人生——大智大愚,谋略为上

慎战: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诡道:发挥才智,不遗余力

奇正:出奇制胜

虚实:形人而我无行

主动:致人而不致于人

绝境:陷之死地而后生

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神速:兵贵神速,以快制快

大患:举军而争利

博爱:爱兵如爱子

第十章 鬼谷子论人生——纵横捭阖,应变有术

捭阖术:以阴求阳,阳动阴止

反应术:欲擒故纵,善于反听

内楗术:进说辞与献计谋

抵嵫术:全身而退,保全自我

飞箝术:用褒奖手段箝住对方

忤合术:善于向“背”,精于“忤合”

揣情术:善于揣度,审时度势

摩意术: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量权术:当取则取,当舍则舍

谋虑术:设谋要权衡策略

决物术:深知事理,善于变通

第十一章 《易经》与人生——宇宙万象,哲理之源

易象:相反相成,有无相生

四义:宇宙自然衍化之道

阴阳辩证:无所不包的智慧源泉

八卦类比:无往不利的思维方式

六十四卦:宇宙万物法则

达人:达乎大人境界

使命:穷理尽性生以至于命

天道: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

悟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蓄聚:积蓄力量,正确选择

书摘

见利应思义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市人生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利”,这是人之本性。但是在追求“利”的过程中,孔子强调的就是“见利不应忘义”,得利要在“义”的基础上。即是君子求利,要取之有道。孔子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做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求利"和“性善"并不矛盾

孔子虽认为人性本善,不过他从来不是禁欲主义者,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利欲。不仅如此,在某种程度上他还流露出求富的思想。当孔子见到卫国人口庶众而不由啧啧赞叹时,为他赶车的冉有问道:“卫国富有吗?”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冉有“富之”。他没有为人口庶众的卫国送上包装整齐的仁义礼智信等精神食粮,而是送上了利——“富之”。甚至他自己也不单纯是在追求仁义礼智信等精神食粮,而包含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沦语?乡党》)之类的物质食粮。他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利欲要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币诊)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有求“利”的目的和动机。孔子认为逐利与人性本善并不矛。在孔子眼里,利欲不但不是恶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或者说在某种境遇下,利欲还会突显善、成就善。就是说,适当的利恰恰体现了善。所以,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庶众时首先想到的是“富之”,只有“富之”,解决了民众基本的生活问题才可能防止不好的事情发生。“富之”的目的正合乎善的尺度。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沦语?尧问》)也是这个意思。适当的利对集体和他人是一种善,对个人未尝不是一种善。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沦语?为霹盼)“从心所欲”体现了孔子对自我欲望的肯定和尊重,即对利的肯定和尊重;在肯定的同时,孔子又特别强调“不愈矩”,就是说,利欲要建立在法度、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达到“从心所欲,不愈矩”正是孔子的理想,这个理想自然是善的。

再来分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要片面地追求个人的享乐,相反,他认为只有满足了利欲要求才合乎礼仪规范,否则便是违礼,而违礼自然是恶的。故渴望并力争得到适当的利正体现了孔子对善的追求和认同。那么,什么是适当的 ……[1]

参考文献

  1. 国学与人生豆丁网,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