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父親(李永君)
作品欣賞
回憶我的父親
父親離開我們已接近十年,臨近清明節,對父親的思念愈發強烈,像濤濤江水奔騰不息……
我的父親生於1939年,童年成長在民國時期,戰火連連,災難頻仍。家境困難,父親兄弟姊妹八個,作為家中的長子,擔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重擔。由於家中缺糧,父親省出自己的口糧給弟妹,自己餓着肚子上學。父親過早飽嘗了生活的困苦,打短工、拉板車,受苦不說,還嘗盡白眼,將掙得的微薄薪水悉數交給我的爺奶補貼家用。父親成家後,由於家中尚有七個尚未成年的弟妹,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父親每月仍然將所發工資5元錢從中拿出3元交給爺奶補貼家用;後來有了我們兄弟姊妹四人,家庭負擔越來越重,此時我的爺奶身體不好,生活的重擔壓得父親喘不過氣來;但父親是個堅強的人,他與母親毫無怨言地辛勤勞作承擔起一個十三口大家的生活開支,吃喝拉撒,同時供養我們四個孩子上學;長兄如父,父親勤扒苦做,八十年代初給最小的兄弟成了家,完成了我爺奶的心愿。
父親是個善良正直熱愛生活有孝心的人,極為疼愛我的爺奶,每次發工資,省吃儉用給我的爺奶買愛吃的糖醋裡脊等食品,我的爺奶捨不得吃,打發父親將好吃的送給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分而食之。
為了維持十三口之家生計,父母親可謂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父親養綿羊、長毛兔、蚯蚓、土鱉子等,總之一切能掙錢能補貼家用的方法父親都嘗試了,由於養殖一沒技術,二沒資金,養殖的微薄收入僅夠維持家庭溫飽;然而在這樣的困難情況下,父親對我的爺奶身體狀況極為關注,平常噓寒問暖,逢有頭痛腦熱煎藥煨湯倍加小心;我奶奶有一次生病縣城醫院治不好,父親賣掉了我們飼養的一頭綿羊,三隻長毛兔,又向同事借了錢把奶奶送到武漢診治,直到奶奶痊癒,在醫院陪護我的奶奶期間,父親每天靠啃干饃就涼水,睡在走廊道上;在父親孝心示範引領下,伯父、叔父、姑母爭着孝敬我的爺奶;我們做晚輩的也上行下孝,將孝心延續下去。正是如此好的家風,我的奶奶得以長壽,84歲仙逝。
由於家貧,家中吃飯人口多,為了給我尋個活路,父母萌生了將我送給條件較好的張伯家,待張伯到我家領人時,父親不忍心又反悔了,發誓再苦再難也要把幾個兒女撫養成人;我自小體弱多病,為了增強我的體質,家中養的母雞下的蛋父母親捨不得吃,一部分出售換鹽,一些留給我補身體,父親早上陪我跑步鍛煉身體,帶我爬山,一是鍛煉身體,二是培養我吃苦耐勞,像山一樣堅韌不拔的品性。
一次父親帶着我到部隊油庫去看免費電影,剛到門口,我流鼻血不止,父親急忙領着我到部隊診所包紮,包紮後急忙帶我回家,電影也沒看成。還有一次,我流鼻血發燒導致抽搐不止,遠在百里外鄉下的父親急忙請假騎自行車回來,趕到家裡已是夜裡十點,沒顧上吃飯,急忙用架子車將我拉到離家四里的部隊衛生連診治,診治未果又連夜拉着我趕到縣醫院,三天後經過脊椎穿刺手術,我脫離危險,此時父親三天三夜未合眼,聽到我平安消息,父親才如釋重負放心地在醫院長凳上小憩一會;為了節省開支,父親到醫院附近的小飯館給我買飯,自己只是要杯白開水就着涼饃對付一頓,真的讓人很心痛;為了給我看病,父親借了同事的錢,直到兩年後才還上。
父親深知讀書的重要性,省吃儉用,哪怕是借錢,也不讓我們輟學;父親對我們的愛埋在心底,平時很嚴肅,對我們管束很嚴,尤其是學習,交學費買本筆,生活再艱難,就是借錢也配齊學習用品。父親生前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每年的對聯均為父親手寫,內容大體為「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多讀書,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結好緣……」激勵我們勤學不輟;父親酷愛醫學,省吃儉用買了《本草綱目》《針灸學》等醫學書籍抽空自學,由於家貧失去大學深造機會,成為他終身遺憾,後來我的兄長繼承父親遺志,醫學博士後畢業後成為一名醫學教授,圓了父親的大學夢和醫生夢,成為父親的驕傲。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我們兄弟姊妹勤奮學習,各自學有所成,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愛崗敬業比貢獻,多次受到上級部門表彰……
父親告誡我們做人一定要有骨氣,但不能有傲氣;父親一生耿直、正派,不媚權勢。他對弄虛作假、說假話,深惡痛絕。教育我們要老老實實的做人,實實在在做事。
父親興趣廣泛,尤其喜歡養花、讀書。在不大的院子裡,種滿了枇杷樹、櫻桃樹、梨樹及數不清的花草;一年四季花香四溢,瓜果不斷,每逢來客,他總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介紹他的花草樹木……
父親的身體一向不好,長期超負荷勞作,使正當壯年的他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症,由於缺醫少藥,常常暈倒在工作崗位上,步入老年來,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2012年隆冬,父親沒能看到他親手栽培的梅花再開,便匆匆走了,走得如此突然,沒有來得及給兒孫們留下一句話。
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遺產,但父親留給了我們人世間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勤勞,善良,樂觀。
父親走了,他已走了接近十個年頭了,可他的音容笑貌並沒有離去,他那做事要低調,為人要誠懇,對人要善良的話語仿佛還縈繞在我耳邊,每每想起,還時常讓我肅然起敬。
父親永遠活在兒女心裡![1]
作者簡介
李永君,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公務員,中國鄉村認證作家,中國食品安全網、河南經濟報、河南青年報、河南科技報特約記者,河南日報農村版特約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