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弦
四根弦 |
中文名;四股弦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94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四音戲又稱四弦戲」「四根弦,是一種由民間流傳的小曲逐漸演變發展而成的戲曲劇種。源於山東曹州(今菏澤市)的花鼓丁香,開始每班五、六人,地攤演出,男角背鼓,邊打邊唱,旦角邊唱邊舞,後來流傳至聊城一帶。約在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花鼓藝人李才、殷五善(高唐縣人)擅長演奏四弦胡琴,便用以伴奏。後來有聊城人董長路、董長發弟兄二人,與東平縣老湖鎮郭樓村的張振朝、張振邦弟兄等組成戲班,名為「四弦戲」。[1]
目錄
簡介
1919年,九歲的張振朝之女張秀蘭拜四弦著名旦角「碗半蜜」董長路為師,與妹妹張秀琴同時跟班學藝。1921年,十二歲的張秀蘭登台演出。過去旦角由男演員扮演,嶄露頭角的張秀蘭,使觀眾耳目一新。她在唱腔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唱派。張秀蘭唱腔優美,表演精湛,戲迷送外號為「半碗蜜」(聽其唱戲,如同喝了半碗蜂蜜)。當時的「大金」(張秀蘭),「二銀」(張秀琴)紅遍了黃河兩岸。
發展
「四音戲」盛行時期,在聊城、德州、濟南、東平、菏澤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廣為流傳,在廣大群眾中留有深刻影響。當時流傳着很多民謠,反映出群眾對「四音戲」的喜愛心聲,如「忘了老婆孩兒,不忘四根弦兒」、「四根弦兒一走,病了一百零八口。十里地搭戲台,小命不死又回來」等。「四音戲」的唱腔委婉,極富地方特色。
成熟
「四音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精華,劇種雖小,可是戲路開闊。 「四音戲」在演出傳統劇目的同時,對現代戲的表演同樣深具魅力。如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劇團演出的曲目《劉胡蘭》、《劉巧兒》、《姑嫂頂嘴》、《劉介梅忘本回頭》、《送豬記》、《兩塊六》等。二00五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創作的《紅雲山下》,展現黨的「三農」政策貫徹落實的《情暖農家》,深受觀眾歡迎。
傳承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四根弦 - 民俗民風,夏津政府網 , 202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