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朝 和尚 - 懷素
唐朝 和尚 - 懷素
懷素(737-799年),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 唐朝 僧人、書法家。精勤學書,以善 狂草 出名。唐朝人稱他為醉僧。
737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25年,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生於太平盛世的懷素,11歲在零陵書堂寺出家為僧。
歷史上多半的說法是因為家貧,也有一說是受了伯祖惠融禪師的影響。(惠融禪師在當地是一個有名的法師,也是遠近聞名的書法家。)[1]
過了幾年抄寫經書、學習梵文、翻譯佛經的出家人生活後,被狂放不羈的草書吸引住了,開始走上了一條與出家人迴然不同的道路。
懷素在零陵書堂寺只呆了4年多,15歲的時候就返回家中,專心習字。「懷素書蕉」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他從寺院回家之後。他種下的大片芭蕉蔭蔽房舍,所以懷素給自己的居所起名「綠天庵」。[2] 晚年在四川成都寶園寺度過,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患風痹病,圓寂。
目录
懷素練蕉
左
懷素練字非常勤奮,但他寫的是草書,很費紙。在唐代,紙並非是人人買得起。
懷素種植了一大片芭蕉樹,芭蕉長大後,葉子寬而大,長度可達3米,這成了他的書法練習紙。
然而萬株芭蕉的生長速度趕不上懷素寫字的速度,由於沒日沒夜的練字,大芭蕉葉被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懷素索性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在那些還在生長的葉子上練字。太陽曬、北風吹,不論寒暑,從未間斷。[3]
清代的石濤、現代的徐悲鴻等多位畫家,都創作過以「懷素書蕉」的繪畫作品。
他們多數都把懷素描繪成一個頗有仙風道骨的老僧,氣定神閒、超然物外地在芭蕉樹葉上揮毫……
實際上,懷素為練字開始種芭蕉時,只有15歲。[4]
在「綠天庵」的習字生活持續到20歲,懷素的書法名氣在湖南已盡人皆知,該是走出書齋、遊歷天下的時候了。 他先是遊遍湖南,然後南下廣州,繼而北上岳州,拜會書屆名流、文壇巨擘,給所有見過他寫字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快地,與同時代的草書家張旭並稱為「顛張狂素」。[5]
懷素草書歌
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後始顛狂。 一顛一狂多意氣,大叫一聲起攘臂。 揮毫倏忽簽完字,有時一字兩字長丈二……
—(唐)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
在豪飲之後的醉酒狀態,手執飽蘸濃墨的大筆,懷素一邊嘯叫著,一邊上下騰挪、筆墨飛舞,宣紙、絹帛、牆壁、屏風,凡是筆能到達的地方,都落下了他特有的不拘形式、變化莫測的草書。
李白觀賞過懷素寫字狀態後專門寫了《草書歌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怳怳 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如楚漢相攻戰
對醉酒作書的情狀,懷素自己解釋:「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
而且,作為出家人的懷素也坦承「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懷素《食魚帖》)
不理佛事,喝酒吃肉,到處表演顛狂草書。這樣一個和尚,即使在開放的唐代,也是會「為常流所笑」。
正史《新唐書》中,沒有懷素只字片語。有學者分析,這與《新唐書》的編撰者歐陽修對佛教的態度有關,更與歐陽修不齒於酒肉和尚「不從常法」、「變亂古法」的書法創新有關。
懷素出家時,佛教正受到當政者的推崇厚愛。寺院有自己的土地,也有自己的僧祗戶,僧人靠收田租可以衣食無憂。
更重要的一點,在唐代,其實好比現在的公共活動空間,是當地的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每天人來人往,儼然紅塵里最熱鬧的所在。 文人士大夫常常在寺院聚會,詩歌唱酬,書畫交流,兼看各種文藝表演。因此,寺院也成了普通民眾追星八卦的地方。而寺院的牆壁永遠歡迎書畫家們趁興揮毫,留下人文勝景。
唐代宗大歷三年,32歲的懷素在同樣「性嗜酒」的禮部侍郎張謂的提攜下,前往神都長安。
很快便因為他如驟雨旋風般獨樹一幟的草書和極具觀賞性的書寫狀態而名聲大振,成為長安城中名流爭相交往的炙手可熱的 人物。
達官貴人紛紛牽出駿馬將懷素接至家中,奉上美食佳餚,就等這位南方來的僧人醉意之中提起筆,在新粉刷的牆壁、屏風上留下墨寶。
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
在長安居住了四、五年的懷素,「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風頭無兩。懷素的「朋友圈」里,當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又增加了許多,他們都為懷素和他的草書專門寫詩文贊美,有統計說,稱頌其書法的詩歌有37篇之多。
王羲之書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時人更是趨之若鶩,懷素並不在意當代的藝術潮流。
他更多地在“一筆書”的領域探索,繼承了張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獻之的書法傳統。
如果說,懷素青少年時期的書法,憑藉的是藝術直覺。那他三十歲以後的藝術探索,則是在藝術傳統中求索。而中國書法的歷史傳統,就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筆法傳承,筆法則是魏晉書法的“核心機密”。
唐大曆十一年(777年)八月六日,創作《自敘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跡,在《自敘帖》中,懷素對給予自己藝術有所教益的幾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
唐貞元三年(787年),懷素與陸羽相識並相交。陸羽寫下了《僧懷素傳》,是研究懷素的第一手資料。
唐貞元十五(779年),懷素又回到了零陵,寫《小草千字文》。
作品大全- 書法欣賞
『大草千字文』
明成化六年(1470年),用筆圓勁有力,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之稱。[6]
『寄邊衣詩』
懷素草書《裴說寄邊衣詩》,31×52厘米,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時時舉袖勻殘淚,紅箋漫有千行字。[7]
『魯公帖』
唐代懷素草書手捲《魯公帖》(疑),紐約亞洲文化基金會藏。名稱:魯公帖材料:紙本手捲作者:唐.懷素收藏:紐約亞洲文化基金會內容:出自韓非子著作。著名《遠水不救近火矣》典故。釋文:魯穆公使眾公子或宦於晉,或宦於荊。犁鉏曰:徦人於越而救,溺子,越人雖善泳,子必不生矣。
『自敘帖』
懐素書,寫於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以草書寫成。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