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大名僧
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陳,名禕,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人,師承印度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2]
由其所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的《大唐西域記》亦成為研究古代印度歷史的重要文獻。
玄奘法師就是唐僧了,被尊稱為「三藏法師」;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
考古證驗
由玄奘口述、弟子僧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尤有甚者,由於印度歷史紀錄的缺乏,這本珍貴的遊記更成為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古天竺地理歷史時不可或缺的文獻,而近現代以來,根據該書記載所進行之考古遺跡挖掘,亦證明玄奘當時所述真實可信,允為瑰寶。
鑒真法師
鑒真法師(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江蘇揚州江陽縣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祖師。鑒真和尚是日本建築和醫學的發明者。
六次東渡
742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而鑒真和尚也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715年,他回到揚州大明寺修行。
733年,成為當地佛教領袖、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
後來鑒真法師在唐招提寺圓寂,終年76歲。[3]
一行和尚
一行和尚(683年-727年),俗名張遂,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也稱為沙門一行、一行阿闍梨,張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國公張公謹,但是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
對學天文學的人應該對一行和尚如雷貫耳。[4]
張遂自幼關中,刻苦學習曆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於長安。為避開武則天侄的糾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後在嵩山、天台山、當陽山學習釋教經典和天文數學。
後成為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主持修編新曆、最主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曆》。
他在製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而且一行道人還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開元十五年,一行禪師示寂,趺坐正念,怡然而寂,世壽四十五。 《大衍曆》定稿之年,一行病逝。
惠能法師
惠能法師(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盧,祖籍河北范陽,生於廣東新興縣,漢傳佛教禪門南宗祖師,與北宗神秀大師分庭抗禮,世稱禪宗六祖(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5]
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
後來惠能隱蔽十五年,才在廣州法性寺,由印宗剃度,開始弘法。猊座之下四十三人開悟,禪宗開枝散葉,形成五宗七派的輝煌時期。
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
在滑台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當時唐朝佛宗分南北,南宗就是惠能法師的頓門,而北宗則是以神秀法師為主的漸門。
神秀法師的漸門適合慧根一般的平常和尚,成就一般;而惠能法師的頓門對慧根要求極高,有的人終其一生不得入門,有的人一朝頓悟便得道成佛;也因此惠能法師被外國人認為是中國的「智聖」,因為頓門禪宗對智慧的要求實在太高了。其弟子眾多,嗣法四十三人,度化四十二人。
史學家陳寅恪贊其:「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懷素和尚
懷素(737-799年),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
懷素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狂草書法家,懷素的狂草在中國書法界上與張旭的狂草齊名,合稱「顛張狂素」。懷素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但是由於沒有名師引導,所以十年間懷素都沒入門。
直到二十歲的時候,有幸拜會顏真卿,顏真卿把「十二筆意」即「平謂橫、直謂縱、均謂間、密謂際」等傳授給了懷素;懷素書法由此入門,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6]
懷素本是一個叛逆者,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時代,唐朝書法氛圍崇尚法度;王羲之書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時人更是趨之若鶩,懷素並不在意當代的藝術潮流。他更多地在「一筆書」的領域探索,繼承了張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獻之的書法傳統。
如果說,懷素青少年時期的書法,憑藉的是藝術直覺。那他三十歲以後的藝術探索,則是在藝術傳統中求索。而中國書法的歷史傳統,就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筆法傳承,筆法則是魏晉書法的「核心機密」。
唐貞元十五(799年),懷素又回到了零陵,寫《小草千字文》。
晚年在四川成都寶園寺度過,唐貞元十五年(799年),患風痺病,圓寂。
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小草千字文》紙本、《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諸帖。
辯機和尚
辯機和尚(619年 - ? ),唐朝僧人,出生在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十五歲依止道岳法師出家,隸名大總持寺。道岳法師後任普光寺寺主,辯機則改住會昌寺,十餘年裡潛心佛學。 《大唐西域記贊》說:「辯機遠承輕舉之胤,少懷高蹈之節,年方志學,抽簪革服,為大總持寺薩婆多部道岳法師弟子。」
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乃是當時鼎鼎有名的高僧。
但是辯機和尚留名歷史,並不是因為他曾幫玄奘翻譯經書,也不是說他名氣有多大,而是因為他與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發生的故事有關,高陽公主對辯機和尚一往情深。在辯機和尚死後,高陽公主對唐太宗怨恨不已。[7]
在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事發之後,辯機和尚被惱羞成怒的唐太宗下令腰斬;而辯機和尚一代高僧也被人成為惡僧,名列正史,千百年來受到正統封建士大夫的口誅筆伐。
薛懷義
薛懷義(?~695)唐代僧。京兆鄠縣(陝西)人,俗姓馮。原為雜技團中之大力士,原名馮小寶,受千金公主推薦成為武則天的男寵,是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並且因此被封為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梁國公。並說服武則天於洛陽城西修復故白馬寺
甚至多次擔任大總管,率軍遠征突厥,而且他每次出兵,突厥都已退兵,薛懷義以此居功。690年,武則天又進封他為右衛輔國大將軍、鄂國公。其後來日益驕倨,火燒明堂,令武則天惡之,下令太平公主設計將其殺死,輦車載屍送至白馬寺。[8]
薛懷義本是一小人,後來僥倖成為武則天的枕邊人,因此一步登天,但是薛懷義恃寵而驕,最終觸犯到了武則天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