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哈達街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中心城區。哈達,蒙古族語,其意為山峰的意思。該社區因臨近哈達街而得名,街道辦事處位於哈達街巢聚醫院西側綜合樓。轄區東起新華路,西接平雙公路,南臨鋼鐵街,北至哈達街,轄區面積1.13平方公里,總人口11456戶,31178人(2010年)。[1]

中文名稱:哈達街道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

電話區號:0476

面 積:1.13平方公里

人 口:31178人(2010年)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蒙D

目錄

基本概況

哈達街道下轄萬源德社區、百柳社區、接官司廳社區、鐘樓社區、銀馬社區等5個社區居委會。街道地處城市腹地,可謂城中之城,又是東北、華北交界處,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商埠。是得天獨厚的商品集散地。這裡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一個個大型的專業集貿市場,把天下的產品聚集到這裡,再由此地輻射到四面八方,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赤峰市商業中心的皇冠。街道如今始終以強化黨建為基礎,積極發揮區域性黨建成員作用,充分打造鐘樓社區「三型六化」社區項目,接官廳「充分再就業」社區項目。通過加強「兩新組織」建設,以區域性黨建為抓手,逐步構建街道社區管理一體化格局,努力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社會化管理新格局。求創新,求和諧、求發展的人性化理念,關注民生,促進轄區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街道單位

有各類商戶1000餘戶。全市超大型的商業企業有近三分之一,都在這裡落地生根。無論是全市家電企業的龍頭老大——海達電器,還是全市最大的超市——百柳購物中心;無論是承天商廈、錦州中百、寶鼎家俱城等一些大型的綜合商廈,還是一條條具有特色的商業街路,都在哈達這裡興旺發展。哈達集中了赤峰市絕大多數的金融企業和信息企業,是名副其實的赤峰市金融和信息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工商行、農行、農發行、證券公司、人壽保險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裡。中國網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赤峰的最高機構也都坐落在哈達。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哈達社區文教衛生事業如日中天,在赤峰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赤峰市最大的兩所醫院——市醫院、赤峰學院附屬醫院都在哈達。赤峰十中、回民小學、市體育場、蒙小、蒙古幼兒園、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昭烏達劇院,這一所所聞名全市的文化、體育、教育殿堂,形成了哈達社區雄偉的文教衛生大廈。哈達社區,寸土寸金,許許多多的開發商擠到這裡,搶占灘頭,斥資動土,不斷地在圓着他們的發財之夢。在哈達社區建造的商品房,一般要比城區其它地方每平方米高出許多,但儘管如此,開發商仍樂此不疲,消費者亦門庭若市,構成了哈達社區房地產業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

社會管理

哈達街道將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實行分區分層管理和服務。在街道辦事處建立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在社區建立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站,在片組、樓院設立社會服務管理代理點,構建街道、社區、樓院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將涉及社區服務管理的各項具體工作納入網格,明確網格內特殊群體名單及任務,逐步推進社會精細化管理。截至目前為群眾辦實事、好事70餘件,受益群眾達1000餘戶。同時,要求黨員幹部主動聯繫1-2戶社區居民,定期走訪,了解民情、傾聽民聲、反映民意、解決民困。信息中心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對設備等進行維護和管理。為他們提供各類服務信息。同時,駐街單位、商戶和居民也可以上網發布信息,與街道和社區互動交流,搭建訴求溝通的平台。同時,通過設置居民意見箱、居民談心室、「紅山哈達」網站在線交流板塊等方式,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建議和需求,使社情民意「零遺漏」,截至目前收集民情民意60餘條,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5起,確保了轄區和諧穩定發展。街道共有志願者隊伍21支,註冊登記志願者180人,開展志願服務26次;按照區域統籌、集中共享的方式整合資源。極大方便了轄區居民的活動、就醫;推出各種為民服務活動。這些活動滿足了居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了很大便利,受到居民的歡迎。

文明建設

街道黨工委把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將舉辦由轄區各類人員參加的公民道德教育講座。

平時大張旗鼓的進行宣傳教育,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納入到街道辦事處的總體規劃中進行安排部署,和轄區文明單位、居委會簽定創建精神文明建設責任書。加大創建文明單位、文明小區、文明社區的工作力度,對區級文明單位和文明單位標兵派專人進行指導,現已召開文明單位屆期認定會議1次,為文明單位講述了創建條件及需準備的檔案材料。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抓好社區文化建設,將積極組織人員參加文體局舉辦的各類文藝演出和體育運動會,利用社區活動室,有計劃的組織轄區離退休人員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在各類節假日之際,號召居民參加秧歌舞,健身操,球類等競技運動,活躍群眾業餘文化生活。哈達街道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規範、平穩、有序的做好為困難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工作規範化管理,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工作機制。

為社區居民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打造社區服務品牌。加強基本保障,提升服務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視頻

哈達街道:集中整治 還居民乾淨整潔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