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 (英文: Law of Attraction) 是新思维运动(New Thought)的一种概念,认为人际关系可通过正/负面的想法,信念,继而改善人际关系,以获得正/负面的结果。

吸引力法则的新思想概念植根于来自各种哲学和宗教传统的思想。 特别是,它受到赫密士主义(英语:Hermeticism或Hermetism)、新英格兰超越主义圣经中的特定经文和印度教(英语:Hinduism)启发。

目录

历史

吸引力法则最早起源于公元前391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自己的理论中说这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相似吸引,尘归尘土归土。[1]

“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只是在这一百年之内才被使用在古印度人的信仰中。 随著印度教对通神学的影响,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一些早期的有关通神学的文献中。

1877年“吸引力法则” 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神秘学家海伦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 所著的一本关于神秘密教的书中, 《揭开伊西斯的面纱》(Isis Unveiled: Secrets of the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 , 1879 年 4 月 6 日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吸引力法则”。 这是“吸引力法则” 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大型报纸和媒体上。[2]

1886 年至 1887 年普兰斯特·马福德 (英文: Prentice Mulford), 一位新思维发展的关键人物, 发表了一篇“吸引力法则”的论文, 之后其他新思想作者也跟从马福德。 1906年“新思维”的杂志编辑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在他的书籍, 《思维波动或思维世界的吸引力法则》,“物以类聚”。 1907年,新思维运动杂志《鹦鹉螺》的主编伊丽莎白·汤,发表了布鲁斯·麦伦的在他自己的书中对吸引力法则做了总结,并提出“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的概念。 此后,对吸引力法则的研究层出不穷,贴上了“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新思维”等各种标签。 20世纪90年代,杰瑞·希克斯和埃丝特·希克斯出版了包括《亚伯拉罕的教义》《情绪的惊人力量》在内的一系列著作,因为这些书籍的畅销,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信息和资料再次广泛被人接受。而直到2006年,一部叫做《秘密》的电影才真正让“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风靡了全球。 2006 年,随著电影《秘密》(2006 年)的上映,吸引力法则的概念再次得到曝光,并于 2007 年由澳洲电视作家及制片人 Rhonda Byrne 出版书籍,让“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风靡了全球,多年来被翻译成逾 50 种不同语言。[3]

支持者认为,吸引力法则始终在运作,它为每个人带来了他们主要考虑的,或者他们渴望或期望的条件和体验。

外部连结

参考来源

  1. Katherine碎碎念. 心理学开运法 玩转它2017包你心想事成. 壹读. 2017-01-17 [2021-12-22]. 
  2.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发表于资讯. 量子力学、念力、吸引力及其他. 每日头条. 2018-05-27 [2021-12-20]. 
  3. Elizabeth G. 吸引力法则】为什么氛围比行动重要?很多人都做错了!转念就学得会的幸运法. HarpersBazaar.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