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吴适

来自 纪念馆 的图片

wu shi

中文名:吴适

出生地:福建连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革命家

出生日期:1878年

逝世日期:1958年

信仰:三民主义

吴适(1878―1958),字任之,福建连江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清兵捕获,被判绞刑;后因武昌起义,广州光复获释。不久,返回福州任福建都督府盐政监督。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吴适草檄讨袁。1916年1月袁世凯帝制自为,吴适发动革命党人组成护国军第三梯队,攻入连江、罗源、宁德、政和、松溪各县。1916年6月在福州与黄展云等组织闽学社,创办《福建新报》,宣传革命。1917年9月赴广州任军政府内政部佥事。1918年奉孙中山之命,回闽收编各地民军。1919年北洋军阀成立福建清乡处,欲招安吴适,遭到吴适严词斥责。福建督军李厚基祸闽最甚,吴适率部参加驱李运动。1921年在广州任总统府孙中山秘书。1922年5月孙中山誓师北伐,委任吴适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司令。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吴适两次冒险上舰向孙中山汇报军情,并冒死携款至香港接济同志。8月廖仲恺派吴适重回福州,任福建自治军第五路司令。9月东路讨贼军攻入福建,吴适为第一警备司令,驻福州。1923年1月讨贼军回粤讨伐陈炯明,委任吴适为后防司令。何应钦攻下福州,吴适部由军部收编,自请为福建救济院院长。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吴适隐居乌石山卖画自给。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委任吴适为闽海十县自治军司令,吴适婉言拒绝。1949年后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国画会名誉会长。1958年病逝。[1]

吴适(1878―1958),字任之,福建连江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青年时期即具有民族思想,痛恨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淡泊功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其侄济金引荐,加入透堡广福会秘密团体,后被推为会长,定期聚会,习文练武,商谈国是,会员很快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三百多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适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明确以推翻封建帝制为革命宗旨,把广福会改称光复会,成为中国同盟会所属的一支革命团体,并在县城、马鼻、长龙、丹阳等地设活动据点,创立学生自治会等外围组织。吴适常到福州与林文、林觉民、刘元栋等联络,共图革命,挽救国家。

目录

辛亥陷狱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林觉民由日本东京返榕传达中国同盟会在广州起义的决定,林文写信告知吴适,并派刘元栋来连联络。吴适迅速组织二十六位革命党人,在三月二十五日(阳历4月23日)从马尾乘船转香港抵达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吴适等二十六人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选锋队,下午五时半参加主攻两广督署的战斗,后转攻军械局,与李准卫队遭遇激战,因寡不敌众,起义不幸失败。连江志士相继牺牲九人(后安葬于广州黄花岗)。吴适与黄顺基等人先藏身理发店,第三天沿路沟匍匐至城外时不幸被捕。吴身陷囹圄,视死如归,理直气壮地自认革命党,并挥毫直陈政见,措词激烈,被判绞刑待决。吴适在狱中以画自遣,并分赠狱卒及司狱,幸未受虐待。一日,一位自称李蓉官的来狱看望,告知革命党人正在设法营救,吴适以“大事未成,当谋再举,勿以我为念”与之珍重道别。同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福建督府电请广东督府把吴适护送回闽,途经厦门被统制张海珊留作襄助,后由福建督府派任省盐政监督。

讨袁护国

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吴适参加讨伐袁世凯,其东塘祖居被县公署查封。民国5年(1916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吴适召集旧部反袁护国,率队攻入县城,后又相继攻下罗源、宁德、政和等县,震动闽东。袁世凯死后护法军遣散。民国6年(1917年)吴适再度赴粤,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内政部佥事。同年奉孙中山派遣返闽收编各地民军,进行护法战争,队伍扩展到五千人,吴适被委为连罗古屏大游击司令,在闽江流域,牵制军阀李厚基,大大减轻闽南、闽北护法军压力。后又参加驱逐李厚基运动,并逼近省城,因孤军无援,功败垂成,吴适又赴广州任总统府孙中山秘书,深得孙中山先生信任。

北伐建功

民国11年(1922年),北伐军兴,吴适被委任为北伐军大本营十一路司令,与孙中山同驻韶关。后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突围登楚豫舰,后移永丰舰,吴适两次冒险登舰汇报军情,还接受孙中山命令冒死携款至香港接济革命同志。同年8月奉令回闽召集旧民军,编为福建自治军第五路。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军长到福建时,吴适被委为第一警察司令驻福州。同年12月许崇智返粤讨伐陈炯明,委吴适为后防司令。未几北洋军阀孙传芳、周荫人相继入闽,派人招降吴适,吴适不为所屈,严词拒绝。民国13年,吴适率部在松溪、政和一带,不久奉命改编,只身赴粤。后又奉命回闽在古田、屏南等县召集旧部,以作内应,迎接北伐军入闽。何应钦攻下福州后,吴适所部被正式收编。吴适来省述职时,自请任福建救济院院长。

高风亮节

民国14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后,吴适亦引退,结束戎马生涯,隐居福州乌石山卖画自给。抗战时期,福州两度沦陷,日军企图拉拢吴适参加维持会,遭到吴适严词拒绝。吴适星夜辗转永泰蛰居,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1949年后任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国画会名誉会长。1958年病逝。

人物作品

1921年吴适有感连年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在是年4月27日在广州凭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赋诗三首以抒怀。[2]  

男儿赴死浑闲事,最是艰难后死任。

敢问年来凭吊者,颂扬歌哭是何心?

生髭偏欲吹毛索,死骨还同金鼎看。

我笑人心太阴险,墓中应有鬼长叹。

十年民国九亡命,心事惶惶狗丧家。

汝已千秋吾不吊,前途几欲吊中华。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