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有性 (1582年-1652年) 字又可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洞庭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國籍:明國

目錄

生平

探索溫病, 客觀動因

明代多次溫疫流行,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當時醫學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以致投劑無效的現象,強有力地推動他思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決心探索溫病。瘟疫流行,「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補、攻補失序而死者。有醫家見不到,急病用緩藥、遷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吳氏痛心疾首。

撰寫《溫疫論》

1642年,大明崇禎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吳又可親歷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1] 吳有性《瘟疫論》中所載傳染病、包括傷寒、感冒、瘧疾、痘疹(水痘、天花)、絞腸痧(霍亂)、疙瘩瘟(腺鼠疫)、蝦蟆瘟(腮腺炎)、大頭瘟、探頭瘟、大麻風、鼠痿(頸淋巴結核)、流火丹毒、目赤腫痛(眼結膜炎、砂眼)、病癉發黃(肝炎、黃疸)、斑疹、咽腫、瘡疥療腫等,內容廣泛,是他親歷瘟疫流行,臨床經驗的總結。

溫病學派的先河

吳又可認為這是「死於聖經之遺亡」,因而在所著《溫疫論》(1642)中提出一種戾氣致病說,即溫疫並非古人所謂感受外邪所致,而實為一種肉眼不能見的無形無臭的雜氣所侵而成。此雜氣具有多樣性及特異性,能引起不同的病症,諸如痘瘡、斑疹、痢瘧、大頭瘟、蝦蟆瘟等。而侵入之雜氣又與牛、羊、雞、鴨等之雜氣互不相干,各有所偏。 他還預見到將來治療溫疫症,必有「一病只須一藥之劑,而病自已」的時候,這也是以他的先進治療思想為基礎的。他所創用的達原飲等方劑,在歷史上曾起過積極的作用。他的學說實為後來溫病學派的先河。他敢於對古醫經學說進行補充,並另立新說,為後代醫家所讚許。《清史稿》評曰:「古無瘟疫專書,自有性書出,(瘟疫)始有發明」的說法。《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自吳氏著作問世之後,「溫疫一證,始有繩墨可守,亦可謂有功於世矣。」現《瘟疫論》有多種版本行世。[2] 《溫疫論》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清代一些著名醫家如戴北山楊栗山劉松峰葉天士吳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溫疫論》的基礎上有所發揮,有所創造。吳鞠通等醫家雖受他的思想影響,但也批評他的方劑組成中多用大黃,有過於苦寒之弊

生平亮點

著有《溫疫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