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建
叶培建 | |
---|---|
叶培建 | |
出生 | 1945年1月29日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江苏泰兴 |
民族 | 汉 |
母校 | 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
职业 | 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 |
研究领域 |
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 |
毕业于瑞士纳沙泰尔大学,中国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目录
简介
叶培建,1945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泰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嫦娥系列各型号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嫦娥系列研制团队的“定海神针”。
2017年1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编号456677的小行星为“叶培建星”。
2019年,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作为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领军人物,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叶培建的名字与中国航天紧密相连。
叶培建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2]
教育背景
- 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 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87年,在五院502所任研究室主任。
- 1988年,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
- 1989年,调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协助杨嘉墀先生和已故五院副院长张国富同志工作,成为院科技委中最年轻的常委,并任五院计算机技术副总师,后任总师。
- 1989年以来,先后担任院计算机应用副总师、总师。
- 1993年,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
- 1993年之后,先后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平台首席专家、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
- 1996年,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总师兼总指挥。
- 2001年10月,开始介入探月工程工作,还管着中国资源二号卫星。
- 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体方案及各个分系统的设计,优化卫星总体方案,组织领导并参与攻克7项技术难关。主持制定了电测、力学、噪声、EMC、热平衡与热真空等大型试验方案,组织了全部工程实施,保证了卫星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持修订了后续两颗卫星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卫星性能和水平,已实现了双星组网运行。主持制定了我国月球探测卫星技术方案。在航天计算机应用领域,参与开发并基本建成了卫星与飞船设计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包和制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卫星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奖项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及部委级多项奖励,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3]。
视频
面对面丨人民科学家叶培建:探月的脚步
总有官员问“去月球干嘛” 叶培建的回答亮了!
参考资料
- ↑ 叶培建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
- ↑ 先生丨叶培建:要前进,还要赶超,就必须步子大一点!,央广网
- ↑ 叶培建院士简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忆往昔风流人物 | 叶培建,浙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