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喆民
葉喆民 |
葉喆民,(1924年-2018年1月2日),字丹楓,自1924年生於北京,滿族。北京大學文學院畢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北京文藝協會會員。 [1]
曾受聘擔任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硅酸鹽學會古陶瓷委員會顧問、中國古陶瓷學會顧問、北京中國書畫研究社顧問等職務。 [2]
2018年1月2日,古陶瓷學者葉喆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3]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民 族 ---- 滿族
出生地點----北京
出生日期----1924年
逝世日期----2018年1月2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代表作品----《中國古陶瓷科學淺說》、《中國陶瓷史綱要》
人物簡介
葉喆民自幼隨父葉麟趾教授學習陶瓷,後在故宮博物院從陳萬里、孫瀛洲二位先生,赴全國各大窯址考察,鑑定博物館藏瓷。
1960年著書提倡科學研究中國古陶瓷。
1977-1985年首先發現並認定汝窯窯址。
曾受聘為輕工業出版社編審,主編《中國名窯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審,撰寫《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全部"中國古陶瓷"條目。
葉喆民早年畢業於北大文學院,曾從徐悲鴻、羅復堪、溥心畲三位大師學習書畫,在碑帖、書法史、古詩詞等方面造詣極深。
在故宮博物院的十六年間,他得到陳萬里、孫瀛洲等名師親自指導,並和陳萬里、馮先銘等諸位先生一同走遍全國各地名窯進行探訪,深入各地博物館進行考察。
1985年,葉先生首先指明:河南寶豐清涼寺窯就是汝窯窯址的線索和論證,因此導致了1987~1988年上海與河南文物工作者的繼續發現和發掘,從而解決了陶瓷史上長期遺留的一大難題。
葉先生1978年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擔任中國陶瓷史和中國書法史教席;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等國內外高等學府、全國各地文物博物館系統內開設講壇,得以將他多年積累的心得,直接傳授給青年一代。
八九十年代兼在北京大學、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講授"中國陶瓷史"、"中國書法史"課,並赴日、英、美、意、印尼、香港等地十所著名大學講學,同時考察所藏中國古陶瓷、書畫藏品。
現受聘擔任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硅酸鹽學會古陶瓷委員會顧問、中國古陶瓷學會顧問、北京中國書畫研究社顧問等職務。
被國家民委評選為"民族優秀藝術家",2008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評選為"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多年來,除在校培育中外學生外,還多次為國家文物局培訓中心、文博單位及社會培育了大批古陶瓷與書畫研究人才。
八十歲後仍主編《中國磁州窯》(2009年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翌年榮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負責《中華大典·藝術典》副主編工作,並為美術院校研究生及中、青年學者們舉辦專題講座,敬業樂群,老而彌篤。
汝窯窯址發現的第一人葉喆民
國寶級的古陶瓷學家葉喆民,為皇族後裔,師從徐悲鴻、孫瀛洲等大師,他不到20歲就成為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多幅作品被海外博物館競相收藏。
他致力於陶瓷研究,用三十多年時間尋找汝窯, 1987年,他終於找到了已經消失700多年的中國陶瓷的巔峰汝窯窯址,以一己之力改寫了中國陶瓷史,為世人揭開了千年「國寶」之謎。如今保存完整的汝窯瓷器,全世界不過60多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他獨自一人撰寫了《不列顛百科全書中》中全部的「中國古陶瓷」條目,並為考古和陶瓷學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他制定了中國陶瓷的鑑定標準和方法,但他卻拒絕參加鑒寶類的電視節目,拒絕參與任何商業性的陶瓷文章。
就是這樣一位國寶級的泰斗,卻過着非常簡樸生活。一件衣服穿數十年,常年住在狹小的老破小屋,屋子門窗破敗,家具陳舊,一張小圓桌既是飯桌也是書桌。
2018年1月2日,葉喆民先生靜悄悄地走完了一生。但他留下的寶貴財富,卻流芳萬世。
作品
自1960年始著有《中國古陶瓷科學淺說》、《中國陶瓷史綱要》、《中國古陶瓷文獻備考》、《尋瓷訪古漫記》、《汝窯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論》、《中國書法史通論》、《飲流齋說瓷譯註》、《中國陶瓷史》(增訂版)等十餘部專著及論文百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