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存直
史存直(1904~1994),語言學家,安徽省合肥市人。早年留學日本,入京都大學土木工科。後曾歷任中學教員,出版社編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文字改革研究室主任[1],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全國高等學校文字改革學會顧問等。
史存直 | |
---|---|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文字改革研究室主任 | |
出生 |
1904年 安徽省合肥市 |
逝世 | 1994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語言學家 |
知名作品 | 《中國文字羅馬化運動中的若干問題》 |
目錄
學術成就
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文字改革、語音與語法的研究方面。在文字改革方面,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深受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的影響,並決定終生研究文字改革。是我國文字改革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擁護者[2]。
主要著作
(1949年之前)
著有《中國文字羅馬化運動中的若干問題》(《中華教育》1937年第1卷第6期)、《中國文字改革運動的過去和現在》(《中華教育界》(復刊)1947年第1卷第5期)、《論中國字羅馬化的原則》(1947年)
(1949年之後)
《談談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正式字母和代用式》(《語文知識》1956年第8期)、《從語音教學觀點看漢語拼音方案》(《語文教學》(華東)1958年第2期)。他認為鑽研音韻,是擬訂出好的拼音方案的前提;鑽研語法是將分詞連寫問題解決好的前提。在語音研究方面,著有《語音》(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現代漢語講義》(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58年)、《論漢語語音教學的系統問題和順序問題》(《語文教學》華東1956年第10期)、《關於"元音"和"輔音"的區別》(《華東師大學報》人文科學1957年第2期)、《語言為什麼要用聲音做它的外殼?》(《語文知識》1957年第1期)、《北京話音位問題商榷》(《中國語文》1957年第2期)、《從音位學看漢語的字調(聲調)》(《中國語文》1957年第9期)等論著。其中《現代漢語講義》由"緒論篇"和"語音篇"兩部分組成。書中系統介紹了漢語語音的特點、規律和語音體系等,對語音教學和推廣普通話具有較大助益。在語法研究方面,其代表作是《語法三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該書中堅持傳統語法立場,對我國語法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一些原則性問題如語法研究的根本原則、主語和賓語、詞的分類等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在集中新見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獨特的語法新體系。此外,他還有《論遞系式和兼語式》(《中國語文》1954年第3期)、《"的"字是不是詞尾?》(《中國語文》1954年第4期)、《關於補語》(《語文學習》1955年第2期)、《談表語和敘述句、描寫句、判斷句的劃分》(《語文學習》1956年第7期)、《什麼是詞兒》(《中國語文》1956年第3期)、《再論什麼是詞兒》(《中國語文》1956年第9期)、《論詞兒和判斷詞兒的方法》(《語文論集第一集》時間1957年)、《語法研究的兩個方向》(《上海師大學報》1979年第1期)、《談語法體系中的偏差》(《上海師大語文函授通訊》1979年第2期)、《評幾種新的析句法》(《華東師大學報》1980年第5期)、《句子結構和結構主義的句子分析》(《中國語文》1981年第2期)、《傳統語法和美國自結構主義以來的幾種新語法》(《安徽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等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