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胡桃
台灣胡桃
‧中文名稱: 野核桃
‧英文名稱: Wild Walnut、Taiwan Walnut
‧學 名: 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科 名: 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屬(Juglans)
‧別 名: 野胡桃、山核桃、串桃、華東野核桃[1]
目錄
基本資料
‧原產地: 中國大陸阿穆爾(Amur)一直向南擴展至湖北、江蘇、四川及雲南等地,台灣亦有產。
‧分布: 台灣,生長在全島 1,200~2,400 公尺的森林中,常形成小面積純林,構成中海拔冷溫帶落葉森林主要樹種之一,較常見。
‧莖: 高可達 20 餘公尺,徑 60~100 公分;樹幹通直高挺,樹皮灰白或灰褐色,常呈縱條狀淺裂;小枝有明顯的階段狀髓心,被有腺毛,有時會分泌黏液,觸之有黏黏的感覺。
‧葉: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60~100 公分,葉鞘密生腺毛;小葉 7~8 對,對生或近似對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12~18 公分,寬 6~9 公分,先端有褐色密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11~15 對,隆起於背面;小葉柄無或甚短。
‧花: 雌雄花序同株,穗狀;雄花序長 6~9 公分,懸垂狀,生長於老枝條的葉腋,雌花序生長於當年生枝條先端,直立或斜上昇狀,長 10~30 公分,有花 7~15 枚,有 3 裂性的苞片,花萼 4 裂,較小,長 0.3~0.35 公分,裂片小,覆瓦狀排列;子房單一。
‧果: 果序長 30~45 公分,果序軸上有腺毛,有核果 4~11 枚,疏生或密集狀生長,下垂密生成穗狀;核果橢圓形,長 5~6.5 公分,徑 3.5~5 公分,先端圓而有尖突,密怖腺毛;果核橢圓形,長 1.5~2 公分,徑 1.5 公分,先端有尖突,有數條稜狀突起,不開裂。[2]
用途:
1.木材用途:邊材淺灰色,心材紅褐色,邊心材區分明顯;木理通直,常做各種器具材、槍桿或箱板材用;幼株則作胡桃砧木。
2.藥用:性味:種仁:甘、溫。效用:種仁:補養氣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咳嗽,下肢酸痛。
根皮、果皮:殺蟲止癢,潤肺止咳,溫腎助陽,潤膚通便。治燥咳無痰,虛喘,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皮膚乾裂。[3]
台灣胡桃種子圖片
植物生態:
台灣胡桃為落葉性大喬木,幹皮淺灰褐色,有縱向淺溝裂,其木材頗堅實,心材呈紅褐天紫黑之紋路,是很著名的傢具工藝材料。
小枝具有階段狀髓心,葉為大型之奇數羽狀複葉,叢生於枝端,總葉柄有密毛。小葉對生,13-17枚,長橢圓形,先端尖,長約6-15公分,細鋸齒緣。雄花腋生,葇荑花序,下垂如一條條小蟲,雌花生於幼枝頂端,簇生為穗狀花序。核果橢圓形,長約5-6公分,外果皮肉質,內果皮堅硬,具縱溝與皺紋,先端尖,淺褐色,內藏種仁,味香可口。果皮、枝葉皆可染色。[4]
相關歷史記載:
胡桃之稱羌桃、核桃。《本草鋼目》記載「頌曰:此果本出羌胡,漢時張騫使西域,始得種還,植之秦中,漸及東土,故名之。
時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或作梵書,名播羅師。……胡桃樹高丈許,春初生葉,長四、五寸,微似大青葉,兩兩相對,頗作惡氣,三月開花如栗花,穗蒼黃色,結實至秋如青桃狀,熟時漚爛皮肉,取核為果,人多以櫸?接之……。」已將胡桃來源及其主要生態介紹得很深入,同書並記載許多方劑而外,還有「青胡桃皮苦、濇、無毒,染髭及帛,皆黑。」及「皮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頭至黑,煎水可染褐。」可見當時已有使用核桃果皮、樹皮取汁來染鬍鬚及布帛的事實。趙豐在《紡織與礦治志》書中,關於古代染料植物裡也列有「胡桃」一項,其「色素存在於皮,所染色澤為黑。」[5]
胡桃木作品
視頻
關懷台灣森林行腳
武陵農場~好一顆核桃
【愛注意】吃核桃也有禁忌?別搭配這三種食物 | 台灣蘋果日報
參考資料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