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玉葉金花
台灣玉葉金花英文名稱:Buddha's Lamp,Mussaenda 台灣原生種[1]。,別名:毛玉葉金花、白紙扇、白紙角、白頭公、白甘草、野白紙扇、山甘草、土甘草、涼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黃蜂藤、白葉子、涼藤子、涼茶藤、大涼藤、小涼藤、黏滴草、白茶、白梅、臺北玉葉金花、紅心穿山龍、Bantsarisun(排灣)。其他產地: 亞熱帶地區,中國大陸南部、琉球、日本。
目錄 | 名稱 |
---|---|
學名 | Mussaenda parviflora Matsum. |
界名 | 植物界 |
門名 | 雙子葉植物門 Dicotyledon |
目名 | 茜草目Rubiaceae |
科名 | 茜草科Rubiaceae |
目錄
型態特徵
分佈於山麓至低海拔山區灌叢中或路旁,以台灣本島中北部地區較常見。
- 莖:藤狀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時被柔毛,成長後脫落。
- 葉:單葉互生,有短柄,卵狀矩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 5~8 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嫩尖,邊全緣,上面無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葉 2 深裂,裂片條形,被柔毛。
- 花:夏季開花,聚繖花序,密集多花,著生枝頂;花黃色,無柄;花萼鐘形,被毛,裂片長 0.3~0.4 公分,其中常有 l 片擴大成白色葉狀,闊卵形或圓形。花冠長約 2 公分,黃色,外被伏柔毛,裂片5,鑷合狀排列;雄蕊 5 個,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極短;子房 2 室,胚珠多數。
- 果實:漿果橢圓形,聚集一團。種子繁殖。屬陽性植物,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
- 特性:聚撒花序預生,單性花,雌雄同株;花冠漏斗形,雄花中具有雄蕊5枚及短短的退化花柱,雌花中具有細長的二叉狀花柱,但沒有雄蕊,常具 1~2 枚大型葉狀苞片;圓形或廣卵形,長 3~5 公分;白色或淡黃白色,而最醒目的就是那片由花苞片增大變成的白色葉狀瓣。[2]。
文化
玉葉金花在魯凱族花飾文化規範裡,視為特別的被稱為神聖的花飾,部落落的族人喜歡用來美化自己的庭院。叢林中的玉葉金花如同百合花般的尊貴,並非每個女子都可以佩戴。玉葉金花佩戴規範,除了經有定情儀式之外,另一種方法,是男方下聘時,視有沒有附加相關玉葉金花的聘禮。玉葉金花有資格佩戴的女子有兩種條件,佩戴方法也有兩種。玉葉金花花瓣色澤白白圓圓的形狀,雖然聞不其名,可是在魯凱的文化花飾規範,能夠佩戴玉葉金花的女子不僅是一個榮耀的標誌,更是像徵著女子的純潔。
在魯凱族佩戴植物的花飾規範,每一種花飾是都有不同的意涵,例如百合花文心蘭玉葉金花等等,都必須經有佩戴儀式才能佩戴的,而玉葉金花的規範是比較特別,除了小時候有定情儀式的女子可佩戴之外,另外結婚當天男方下聘禮有附加圓圓小小的貝殼做為聘禮時,該女子就可以佩戴玉葉金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