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都明珠南鑼鼓巷(周樂凱)

古都明珠南鑼鼓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古都明珠南鑼鼓巷》中國當代作家周樂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古都明珠南鑼鼓巷

許多外國或外地遊客到北京旅遊,除了遊覽舉世聞名的天安門廣場、故宮之外,還有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南鑼鼓巷。今天的南鑼鼓巷,給人的第一感覺似乎是一條時尚的酒吧街。裝有紅色氈棚的「胡同游」人力三輪車穿行於巷內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沿街各個店鋪門前掛着明清時代傳統造型的大紅燈籠,喜慶、熱鬧,仿佛天天在過節。這裡有各種民間小吃、燒烤、甜品,也有或傳統或時尚的各種藝術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每當夜幕降臨,巷內燈火通明,酒吧、演藝吧、咖啡廳同時開放,展現着盛世北京安定祥和、歌舞昇平的繁華氣象。然而,當你透過繁華,在古老深巷中靜靜漫步、潛心觀察的時候,又能深深品味到老北京近800年歷史積澱下來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華。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始建於元朝,是北京最古老胡同之一。這條街巷呈南北走向,南北長將近1000米,東西寬8米,胡同里的建築灰牆灰瓦,紅色大門古色古香。兩側各有對稱性的8條胡同,從南向北,東側依次為: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後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西側依次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

我們現在見到的格局是元朝初年形成的,仍舊保存元朝時期的大都風貌。因為這條街巷南北低中間高像一個「駝背」的人,所以起初稱為「鑼鍋巷」, 又因兩側胡同排列整齊對稱,形似魚骨因此也叫「蜈蚣街」。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5年——1799年),巷子裡搬來一家賣鑼鼓的商人,大家便以他經營的商品——「鑼鼓」為名改稱「鑼鼓巷」,廢除了以前不雅的稱號,並一直延續至今。

從元朝初年(公元1279年)到民國時期(公元1911年——1949年),歷經元、明、清三朝,在這裡居住的一直都是達官顯貴和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北洋政府總統到國民黨總裁,從文學大師到畫壇巨匠,都在南鑼鼓巷中留有歷史的痕跡,因此巷子兩側的胡同內布滿了深宅大院。

從南面進入街巷的第一條胡同是炒豆胡同,胡同內77號是清朝王爺僧格林沁的王府和祠堂,僧格林沁本是蒙古科爾沁旗人,1825年封為郡王,1855年晉封為親王。他能征善戰,但在歷史上卻是個毀譽參半的人。原來的王府面積很大,縱跨到北面的板廠胡同,現在僧格林沁的祠堂已成為賓館。

再往前行是東棉花胡同,著名的中央戲劇學院坐落在此處。這裡曾經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陸軍總長段祺瑞和國務總理靳雲鵬的舊宅。作為中國戲劇影視表演藝術的頂級學府,從這裡走出了一代代話劇與影視明星:陳道明姜文鞏俐章子怡陳寶國]等等……

北面是後圓恩寺胡同,不遠處13號既是文學大師茅盾故居。這是一座不大的兩進四合院,前院的中間位置矗立着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圍的房間是茅盾的生平展覽室,後院是臥室、起居室、書房等。茅盾先生1974年搬到這裡,直到1981年病逝,在這個小院中在此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7年歲月。往東的7號是一個很大的院落,最早是清朝慶親王奕劻的次子府邸,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後面有很大的花園。抗戰勝利後,改為蔣介石的行轅。解放後曾經是中共中央華北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機關的辦公地點,現在是友好賓館。

再往後是菊兒胡同,因著名建築大師吳良鏞先生親自主持設計了菊兒胡同改造工程而名揚中外。在胡同中部,有一片二至三層的樓房,黑瓦白牆,圍合成一個個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麗,又有老北京的神韻。現在的3號、5號、7號則是清代直隸總督、兵部尚書榮祿的宅邸。

街巷西側的雨兒胡同13號原為清朝內務府總管大臣的宅邸,由文化部購買贈給畫壇巨匠齊白石居住。各房墀頭均有精美的磚雕圖案,西耳房南側西牆裝飾着刻有「紫氣東來」四個大字的磚刻,凸顯出這裡的文化氣韻,現為北京美術家協會。胡同內31號是新中國開國元帥羅榮桓故居,33號是開國大將粟裕故居。

再往北是帽兒胡同,這裡的11號原為北洋政府總統馮國璋的故居,後來又作為朝鮮駐華大使館。35號—37號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可是門前卻寫有「謝絕參觀,請勿打擾」的字樣,想必是為保護末代皇后故居考慮的吧。據當地的居民講:西路為四進院落,東路為五進院落,可見當年主人地位的顯赫。7號—15號叫「可園」,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園,它是模仿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獅子林」建造,建築極其雅致秀麗,是北京城中最有代表性的私家園林。

緊接着來到黑芝麻胡同,這裡的13號是清末四川總督、兵部尚書奎俊的府邸。院分五進,大門內高大的彩繪影壁牆及垂花門保存依然完好;東為花園,西為住宅,院子裡抄手遊廊依稀可見,現在已經做了民宅,但仍舊能顯現出當年的氣派。

南鑼鼓巷承載了近800年厚重的歷史。不僅是城市脈絡的重要交通渠道,更是北京歷史文化發展演變的重要舞台,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都體現在這裡。每一條胡同都有着不尋常的歷史,每一座建築都極度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現在,它以嶄新的姿態融入了當今社會,稱它為古都中的一顆「明珠」,應該是恰如其分的吧。[1]

作者簡介

周樂凱,男,喜歡文學寫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