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建彩繪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建築繪畫藝術

在古代建築中,古建彩繪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彩繪就是俗稱的丹青,而古建彩繪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古建築物上繪製裝飾畫,不僅美觀,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築物壽命。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古建彩繪

外文名;colored drawing of old buildings

分   類;旋子彩畫、和璽彩畫、蘇式彩畫

特   點;觀賞性、防水性

彩繪分類

恩澤古建彩繪是中國獨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名目繁多,一般分為三類:旋子彩畫、和璽彩畫和蘇式彩畫,其它的還有一些技法這裡就不過多研究了。按畫題不同,可以分為兩大式:殿式彩畫和蘇式。蘇式彩畫是原有的名詞,「殿式」兩字是臆造來與「蘇式」對稱。

一,旋子彩繪

旋子彩繪經考查來自旋花變形圖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莖細長,纏絡他物之上,葉互生、戟形、有長柄,夏天開漏斗狀合瓣花,色淡紅,又名鼓子草。漢《神農本草圖經》上有「鼓子革,又稱"旋子花」之說。可見旋子花的名稱來歷頗早。旋子彩畫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為簡單不成熟,如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的梁枋彩繪,但對下一代的明清建築旋子彩畫起到了奠基作用。旋子彩繪在等級上次於和璽彩繪,在構圖上也有明顯區別,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得很華貴或很素雅。這種彩繪用途極廣,一般官衙、廟宇、牌樓和園林中都採用。

清代在明代建築旋子彩繪的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革、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進一步加強了規制。無論是圖案的線路、做法、設色,題材以及用金最多寡都有嚴格的等級標準,因此多年來畫作工匠稱旋子彩畫為「規矩活」。

二,和璽彩畫

和璽彩繪是彩繪等級中的最高級,用於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個部位是用特別的線條分開,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金線一側襯白粉和加暈。用青、綠、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看起來非常華貴。

和璽彩繪有金龍和璽、龍鳳和璽及龍草和璽之分。

金龍和璽的整組圖案以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內容。枋心是二龍戲珠,找頭中青地畫升龍(龍頭向上),綠地畫降龍(頭向下)。盒子中畫坐龍。如果找頭較長,可畫雙龍。降龍之處,再襯以雲氣、火焰等圖案,具有強烈的神威氣氛。 龍鳳和璽的級別低於金龍和璽,枋心、找頭、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龍鳳二種圖案組成,一般是青地畫龍,綠地畫鳳。圖案中亦有雙龍或雙鳳。龍鳳和璽中有「龍鳳呈祥」、「雙鳳昭富」等名稱。

龍草和璽的級別又低於龍鳳和璽,主要由龍和大草構圖組成。綠地畫龍,紅地畫草

三,蘇式彩畫

蘇式彩繪多用於園林和住宅四合院。蘇式彩繪除了有生動活潑的圖案外,「包袱」內還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頤和園中的長廊,應是蘇式彩繪的樣板畫廊。

金琢墨蘇畫是蘇式彩繪中最華麗的一種,用金量大,包袱內的畫面很精緻;金線蘇畫則是一種常用的蘇式彩繪,主要線條用貼金法。其他還有海漫蘇畫等。這些蘇畫內均無大型包袱,花型、圖案等也較簡單。

四,地方彩畫

地方彩畫是根據國內局部地方習俗審美的一種彩畫技術。多由蘇式,旋子,和璽彩畫演變而成。其美觀程度與其他彩繪效果大致一樣,卻體現了當地的特色習俗與審美。地方彩畫的規矩性模糊,並不與其他彩畫的規矩性強。

批灰打底

處理方法是先將基層表面清理乾淨,滿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釋的生桐油,使其滲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層的作用,乾燥後打磨掃淨,然後用較細的油灰膩子滿批一遍,不要太厚,但要密實,平面用薄鋼片刮,曲面用橡膠板刮。干後滿磨,要將板跡和接頭磨平,掃清撣淨。隨後用更細的油灰加入少量光油和適量水調成的材料滿批一道,厚度約2毫米。干後磨至表面平整不顯接頭,掃淨浮灰,接着滿刷沒有加過稀料的原生桐油,並滲進油灰層中,達到加固油灰層的目的。表面如有浮油及時檫淨,等干透細磨、掃清撣淨。

繪圖放樣

基層處理完成後,即可測量尺寸繪製圖樣。先準確量出彩畫繪製部位的長寬尺寸,然後配紙,以優質牛皮紙為好,長寬不夠可以拼接。彩畫圖案一般上下左右對稱,可將紙上下對摺,先用炭條在紙上繪出所需紋樣,再用墨筆勾勒,經過扎譜後展開即成完整圖案。大樣繪完後用大針扎譜,針孔間距2、3毫米左右。扎孔時可在紙下墊氈或泡沫等,如遇枋心、藻頭、盒子等有不對稱紋樣時,應將譜紙展開畫。在對構件放樣前,用砂紙將生油地仗滿磨一遍,用水布擦淨。接着定出構件的橫豎中線,將紙定位攤平,用粉袋逐孔拍打,使色粉透過針孔印在地仗上,則彩畫的紋樣便被準確的放印出來。

設色塗刷

傳統彩畫是程式化的圖案,其設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以明間為基點、上青下綠、青綠相間為原則。水平方向是:明間上青下綠,次間上綠下青,再次間又是上青下綠,以此類推。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的設色規律基本相似,新式彩畫則沒有固定的設色規定。彩畫着色是一項關鍵的工序,不能有半點差錯。工匠們為不同顏色設定了代號,一米色、二淡青、三香色、四硝紅、五粉紫、六洋綠、七佛青、八石黃、九紫色、十黑煙、十一紅等。將代號直接寫在地仗上,然後根據色號將各種色料對號入座,塗刷着色一、二遍,待干後再刷一遍光油罩光,以起保護作用。彩畫所用色料一般均為各色成品油漆。

歷史演變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古建彩繪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在木結構建築上施紅色塗料的記載;秦漢時期在宮殿的柱子上塗丹色,在斗拱、梁架、天花等處施以彩繪,其裝飾圖案多用龍、雲紋,並且逐漸採用了錦紋;南北朝時期,由於受佛教藝術的影響,又產生了新的建築裝飾圖案;宋代彩畫多用疊暈畫法,使顏色由淺到深或由深到淺,變化柔和沒有生硬感,表現出淡雅的風格。元代又出現了旋子彩畫,但此時還不成熟。到了明、清時期,彩畫發展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取材和製作方面又有了新的變化與發展,集歷代彩畫之精華,新的品種不斷湧現;題材不斷擴大;表現手段不斷豐富;法式規矩更加嚴密規範;等級層次更加嚴明、清晰。這時期的彩畫,可分為官式做法和地方做法兩種。下面就講解一下明代和清朝時期的古建彩繪。

一、明代

明代遷都北京以後,開始大興宮殿及寺廟建築。從此彩畫工藝在建築上的應用逐步擴大、圖案題材多變,為建築彩畫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明代建築彩畫的施用雖較廣泛、但在文字上記載不多,僅從保留的實物來看,大體可分為兩種圖案形式,一是金雲龍彩畫,用金量較大,多繪於宮殿及與皇帝有關的建築上,如故宮乾清門內檐大梁及西山潭柘寺大殿內粱等彩畫,這種彩畫圖案在北京地區保留的不多了。二是旋子彩畫,用金量較小,圖案較簡單,為一般廟寺祠堂建築彩畫,北京西山法海寺,東城智化寺,以及府學胡同文天祥祠等建築都屬於這個時期的旋子彩畫。 明代旋子彩畫具有四大特點。

  • (1)在梁枋的中心(枋心)部位一般不繪製圖案,大多採用青綠疊暈的空枋心。
  • (2)梁枋的兩端藻頭之旋花心面積大,形狀突出,富於變化,表現了花朵盛開的壯麗姿態。
  • (3)旋花瓣的層次較多,每隻花瓣大多帶有翻卷摺疊的小包瓣,表現了強烈的藝術性與真實感。這種花瓣的外形近似於鳳的翅膀,所以畫作工匠俗稱「風翅瓣」。
  • (4)所有各部圖案,包括箍頭、藻頭及枋心等部位一律認色加暈,使每組圖案都能明快的顯示出深淺白黑四個色級。

二、清朝

清代在明代建築旋子彩繪的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革、發展。

使建築彩繪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旋子彩繪頗為盛行,成了當時廟寺建築彩繪的主要形式。清代的官式彩畫是按照當時的等級制度組織工匠製作的一種定型彩畫,它的服務對象是皇家御用建築、王公大臣府第、衙門等。地方彩畫是工匠在不違背當時等級制度的前提下施繪於地方衙署、廟宇和居民建築上的一類活潑、自然、不拘泥程式的彩畫。官式彩畫非常豐富,從紋飾的主體框架構圖和題材方面分類可分五大類。即:和璽類、旋子類、吉祥草類、蘇式類和海墁類。

古建彩繪之鄉

河北保定市唐縣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建築之鄉,尤其以古建的修建和彩繪而聞名。唐縣古建彩繪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彩繪人員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為我國各地許多的古建名苑進行了彩繪裝飾。在人們在這些古建名苑遊覽參觀的時候,欣賞的不僅僅是秀美的風光,同時也欣賞了中國古建彩繪的傳統技藝。

唐縣古建彩繪作為中國傳統的一門技藝,包含的彩繪內容特別繁雜。不僅要講究古代彩繪流傳至今的一些規定還有不斷創新,這樣唐縣古建彩繪才能更好的發展。現如今唐縣有不少的古建彩繪隊,但其技藝水平卻參差不齊。古建彩繪作為一種傳統技藝,隊彩繪人員不僅要求有深厚的美術功底,還要有多年的彩繪經驗。一些簡單的描邊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聯繫後基本上就能掌握,但一些主要的山水、人物、花鳥等方面的主畫卻非一般人員所能熟練的掌握,必須有多年的繪畫經驗的師傅來完成主畫的創作和繪畫,尤其是有時候會臨時要求彩繪人員現場繪畫一些指定題材的作品,所以這就對彩繪師傅的要求更高,必須具備現場創作的水平。

如今在唐縣仍有一些從事多年古建彩繪的老師傅奔波在全國各地的古建工地繼續着他們的古建彩繪事業,他們不僅自己為了古建彩繪事業奮鬥了一生,而且還帶出來了一批批的古建彩繪專業人員,為唐縣古建彩繪注入了新鮮的血液[1]

參考文獻

  1. 古建彩繪,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