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反共產國際協定

反共產國際協定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反共產國際協定 (又稱防共協定Antikominternpakt防共協定)是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在1936年11月25日簽訂的反對共產國際蘇聯的協定。此協定後來陸續有其他國家加入。1941年時,這個協定的簽署國包括了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1]汪精衛國民政府克羅地亞獨立國丹麥保護國政府芬蘭匈牙利王國滿洲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泰國維琪法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西班牙

協定包括3條正文、附屬議定書和秘密附屬檔案。主要內容有:締約國相約互通關於共產國際活動的情報,並緊密合作,協定和採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對「受共產國際威脅的第三國」採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請其加入本協定;設定常設委員會,協定反共事宜。秘密附屬檔案規定:當締約國一方遭到蘇聯進攻或進攻威脅時,另一方不得採取任何有利於蘇聯的行動並立即商討「保護共同利益」的措施;未經雙方同意,不得與蘇聯締結違背本協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條約。該協定的簽訂是德、日、意法西斯為擴大對外侵略相互借重力量的產物,標誌著軸心國的初步形成。

目錄

背景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德國柏林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根據協定的規定,在反對共產國際方面,兩國必須「交換情報」,「緊密合作」。這是德、日兩個法西斯國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這個協定的簽訂,使日、德兩國法西斯在反蘇反共的旗幟下建立起公開的軍事聯盟,以聯合起來實現其重新瓜分世界、稱霸全球的野心。發動侵略戰爭,重新瓜分世界,這是日本和德國法西斯政權早已確定好了的方針。1933年1月份,希特勒上台後就着手於侵略戰爭的準備,在「大炮代替黃油」的口號下,瘋狂進行擴軍備戰,把經濟迅速推上了軍事化的軌道。1933年,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內瓦國際裁軍會議,並於1933年9月19日又退出了國際聯盟,擺脫了國聯對他擴軍備戰的一切限制。1935年,希特勒進一步頒布了「國防法」,規定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擴大了他的兵員額,使德國成了歐洲的戰爭策源地。在東方,日本法西斯化的步伐也很快,自從占領了中國的東北以後,1936年3月份,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廣田弘毅的組閣,就表明了日本軍事法西斯專制體制已經完成,當時他們就公開提出對外擴張的要求,把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作為謀求「帝國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國策。

參考文獻

  1. 保加利亞王國,中華民國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