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雙港鎮位於桐城市的東南部,東臨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南與懷寧縣金拱鎮以人形河為界,西面與本市雙新經濟開發區、新渡鎮相連,北面與金神鎮、嬉子湖鎮隔掛車河相望。鎮域面積100.71平方千米,現轄18個行政村,鎮域總人口53992人(2017)。雙港鎮是桐城的經濟要鎮,工業重鎮,號稱「小香港」,素有「塑料之鄉」,「魚米之鄉",」教育之鄉「之美譽,是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省中心建制鎮。省級特色軟包裝特色小鎮。雙港鎮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雙港工業集中區,練潭工業集中區,華貓工業集中區,浙江蕭山工業集中區,長楓工業集中區。五大集中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潘氏宗祠、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大橫山等。[1]

中文名稱: 雙港鎮

外文名稱: shuang gang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安徽.桐城

下轄地區: 18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56

地理位置: 桐城市東南部

面 積: 100.71平方千米

人 口: 53992人(2017)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

著名景點: 潘氏宗祠、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大橫山

車牌代碼: H

目錄

概況

雙港鎮位於桐城市東南部,毗鄰省級雙新經濟開發區。雙港歷史悠久,北宋時為全縣古鎮之一,南北均可泊船,故名雙港。所屬練潭為古驛站,清代列為桐城四大名鎮之一。雙港交通便捷,滬蓉高速、楊新公路(省二級公路)穿境而過,206國道、京九鐵路近在咫尺,距合肥經濟圈僅1小時車程,全鎮鎮域面積100.71平方千米,現轄18個行政村,鎮域總人口53992人(2017)。

行政區劃

雙港鎮下轄18個行政村,分別為雙鋪村、龍山村、天城村、鴨子村、長楓村、潘賽村、福塘村、福華村、福橋村、唐興村、練潭村、徐杉村、山明村、青城村、鄭圩村、白果村、民畈村、南河村。

社會事業

集鎮建設

城鎮品位正在提升。雙金戰備公路開工建設,征地和拆遷工作全面完成;雙白大橋另址重建工程進展順利,基礎澆鑄已經完工,大橋引路及雙白新路建設也將啟動;投入資金完成8000多平方鎮區道路修補;投資380餘萬元修建1.2公里貫穿銀杏花園的西濠路;政務新區主幹道路建成並進行了綠化。

教育

教育事業成就輝煌,境內擁有高中一所、初中三所、小學十八所;其中有安徽省示範高中天城中學、安慶市示範初中練潭中學,每年中高考錄取率和推進素質教育成果名列全市前列,雙港籍在外各行業建樹者不勝枚舉。

經濟發展

雙港鎮是桐城的經濟重鎮,素有「塑料之鄉」、「魚米之鄉」、「教育之鄉」之美譽,是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省中心建制鎮,2009年被列為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雙港鎮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雙港工業集中區、練潭工業集中區、華貓工業集中區、長楓工業集中區和浙江蕭山工業集中區五大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面積有2000餘畝。形成了以醫藥食品包裝生產、工程塑料生產、無紡布生產、機械製造等行業為基礎的產業集群。2012年,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5.2億元,比上年增長40%;財政收入6267萬元,比上年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9582元,比上年增長1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工業投資8.2億元,比上年增長32%。2013年,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9.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220萬元,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比上年增長48.8%;規模以上企業28家,總銷售收入達35.67億元。2014年在桐城市促進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被評為先進單位。當年完成財政收入5512.1萬元,增長5.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43億元,增長7.5%。目前雙港鎮擁有工業企業25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8家。201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9.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總產值66億元;全年實現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220萬元。

文化旅遊

潘氏宗祠

在桐城《木山潘氏宗譜》上記載:「明之初自鄱陽湖瓦屑壩來止桐之木頭山愛其土風淳樸」。這說明本族是元末明初從瓦屑壩遷移到桐城。由此可推算出此支潘姓極有可能是由江西婺源,自發地經官方渡口饒州瓦屑壩,遷至安徽桐城雙港潘家祠。潘氏得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來歷有三:一是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子伯季食采於潘地,其子孫因此以潘為姓,距今亦有3000年之久。二是春秋時期楚公族氏之後,以字為氏而姓潘,距今亦有2500餘年。這一支就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三是南北朝和清代一些少數民族相率歸化,而被朝廷賜姓為潘,今天台灣高山族的潘姓就是如此。潘姓原本周楚王室,賜姓亦屬高貴尊榮,歷代人才濟濟,史書不絕。楚有穆王大臣潘崇,三國東吳名將潘浚、潘璋,晉有世稱「二潘」的文學家潘岳和潘尼叔侄,宋有戌邊大將、同平章事潘美,明有清廉勤政的名臣潘府,清有大學者潘耒,當代有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桐城木山潘氏屬於周楚貴胄,才彥俊傑,代不乏人。明代兵部左侍郎潘汝楨,明末清初文學家潘江,清末津京道台潘照,現代學者潘田,民國安徽警察廳長潘晉華、知名人事潘贊化等則是其中的名楚。桐城木山潘氏簡介:自一世祖明代洪武初年由江西瓦屑壩遷徙而來,至今已歷600餘年,二十多代,歷代祖先篳路藍縷,開田拓地,含辛茹苦,繁衍生息,在使家族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創造出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寶貴的歷史文化。潘氏宗譜便是這一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寫照。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主要由國史、方志和家乘三部分組成。家乘也就是家譜、宗譜、族譜,可見它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於一個家族而言,纂修宗譜為的飲水思源,為的是積累共同的記憶,凝聚共同的情感,珍惜共同的創造。對於每個族人而言,宗譜可以把我們與先人的生命聯結起來,繼而把一個家族的生命與後人聯結起來,在享受聯結過去與未來的愉悅中,以安然的心情揚起生命的風帆。潘氏十分重視修譜這一維繫與傳承工程,自一世祖遷桐以來,已九修宗譜,多次成書,最早創修於明末,最近的一部則是修於民國17年(1928)的《桐城木山》,該譜結構嚴謹,內容宏豐,洋洋百萬餘言。

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位於雙港鎮練潭村,據稱因明代學者在此遊歷而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而得名。練潭在元明清時代是桐城東南名鎮,水陸交通方便,練潭河、菜子湖與長江相通,使練潭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舟楫往來、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成為區域性的商業集散地,老街因而成。 在明成化以前.練潭只是一個驛站.以前老街上供銷社就是驛站.街後有一塘叫馬飲塘.是馬喝飲水的地方.練潭街是袁氏第七代祖上兵部侍郎袁宏在明成化年間從楓樹窯遷來的.並在現在糧站處.建貨運碼頭和袁家祠堂.袁宏在滿蒙平野正使時回家在張壕創辦一所學校.明文學家齊之鵉就是他學生.後來袁宏把自己的三女兒許配給齊之鵉.袁宏用當地地名對了許多經典的對子.如.鴨子湖裡湖鴨子.龍頭石上石龍頭.秋月亭中觀秋月.花朝嶺上耍花朝.離別紅土墈.相逢白玉階.等等.練潭一名是明代詩人王守仁一句寒潭淨於練得名.袁宏死後葬於練潭街通往謝家咀頭路上張壕左邊.希望每一個練潭人記住有一人袁宏。始祖方二公自豫章(今江西),經鄱陽遷皖,方二公之子受一公遷至練潭,後裔在此建立宗祠,名曰:仁風堂。袁宏公,桐練一帶袁氏七世祖,明成化年間甲午科進士,累任至太僕寺少卿。座落在現練潭糧站處的袁氏祠堂始建於乾隆,後由我四曾祖父文卿公(民國初時湖南副總督,陸軍少將)復修重建,祠宇落成後,民國臨時總統曹昆贈送刻有「光大仁風」四大金字的紅匾,當時諸多達官顯貴,社會名流紛紛來賀。更為珍貴的是宗祠中敬奉着朝廷御賜的半幅鸞駕,有了此半幅鸞駕,袁氏家族可鳴鑼十三響開道(百姓只能鳴鑼五響,故有:「民打五開鑼」之說)可惜的是這半幅有百餘公斤重的錫制鸞駕,後來被練鎮劇團變賣購置服裝道具之用。昔時的練潭,因有水陸交通,環境優特,所以各地商賈雲集。河面上,漁舟商船往來其間,十分繁華,在古鎮和袁家祠堂門前添增了一道靚麗的景色。故而先祖袁宏公稱頌練河潮水季節百舸竟發的情景為:日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隨着時代的發展,公路、鐵路取代了水路和驛道,昔日繁華的練潭也漸漸清冷了。如今的練潭只是一個村的編制。練潭老了,老街老了。然而練潭、老街仍鮮活在歷史的書里,它們以寬大的胸懷承受着歷史的沉浮,承受着日新月異的變化,這種變化讓故鄉人的記憶更加豐富多彩。例如: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於1945年春天在練潭老街張家祠堂第一次登台演出,參演的劇目是《二龍山》。雖然她在劇中扮演的是一個不重要的角色-女寨主佘素貞的丫環,但卻是她黃梅戲舞台表演的起點。

練潭秋月

練潭位於菜子湖西畔,清代為桐城四大名鎮之一,屬桐城西鄉。河灣有一巨石,奇偉崢嶸,形如臥龍昂首,名龍頭石,因突入河心,由是河水回漩激盪,形成深潭,澄淨如練。每當秋月在天,夜空如洗,水光月色,銀海浮華。因名「練潭秋月」。

視頻

安徽桐城市雙港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