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回門
雙回門 |
中文名稱;雙回門 演唱;徐小二 小月 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 代表作;《回娘家》 |
雙回門,傳統婚俗。民間把新娘從娘家嫁到婆家稱為"進門",所以才把新娘從婆家回娘家省親稱為"回門"。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成雙成對,又稱為"雙回門"。[1]
目錄
東北二人轉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表現形式為:一男一女,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盟一市(現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
東北二人轉小帽
即二人轉唱正戲前加演的民間小調。小帽,唱腔源於東北民間小調,特點是邊舞邊唱、載歌載舞。即使是名角、大蔓,上台通常也不馬上演正戲,而是先唱一段"小帽兒",既溜溜嗓子、熱熱身,為正式演出製造氣氛。
東北二人站小帽雙回門的來源:
唱詞
正月也是里(兒),正月初三四(兒)社裡頭放年假。我們兩個去串門(兒)
轉回身來。叫了一聲他(呀)
你過來,有點事(兒),
看看外面有沒有風絲(兒)
咱們兩個人 抱着孩子(兒),去串門(兒)。
當天去(哪個)當天回(兒)(呀)
看一看我爹我媽你的(那個)老丈人(兒)
小伙(我)心中想(啊)
拿點啥東西(兒)(呀)
曹子糕上八件(兒)
一樣拿一斤(兒)
轉回身來,打開箱子櫃(兒)(呀)
拿出來(呀)新上衣(兒)
褲子本是呢倫的(兒)(呀
也沒粘泥也沒掛灰(兒)
勞模會上(我)穿一回(兒)
娶我那年你新買的(兒)(呀)
現如今你穿上試試還是正合身(兒)
二人收拾好(哇)出門奔正西(兒)(呀)
路過了西下窪,來到(了)楊樹林(兒)
西下窪也不窪。變成溜平地(兒)
楊樹林,蒙上泥(兒)
地里跑開拖拉機(兒)
想起來(呀)笑死個人(兒) 咱們兩個在這談過心(兒)
一晃都過去了
孩子抱出門(兒)
說笑來的快(呀)
來到丈人(兒)門(兒)(呀)
七大姑八大姨(兒)
迎出了人一群(兒)
丈母娘接過外孫親了一個嘴(兒)(呀)
看一看我的小外孫(兒)
肥頭大耳有精神(兒)
高鼻樑(兒)雙眼皮(兒)
不象他舅象他姨(兒)
這孩子活蹦亂跳好象個虎羔子(兒)
二人吃完飯(哪)太陽偏拉西(兒)
小兩口收拾收拾要回家門(兒)
丈母娘留(哇)留也留不住(哇)
我們回去(兒)要開會(兒)
研究生產大問題(兒)
選種子(兒)買化肥(兒)
在買一台拖拉機(兒) 等社裡在放假
我們兩個在串門(兒),
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