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臥龍山寺位於貴州省綏陽縣鄭場鎮萬里村的臥龍山上,又名川祖神祠。始建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距離縣城15公里,占地面積約5400平方米。

中文名 臥龍山寺

位 置 貴州省綏陽縣鄭場鎮萬里村臥龍山

別 名 川祖神祠

始建時間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

目錄

簡介

臥龍山山清水秀,鶯鳥成群,古木參天,怪石如林,臥龍山寺屹立於碧波蕩漾的萬里水庫之前。賀龍元帥曾到此遊覽,寺內有碑石記載其事。該寺在清乾隆二年(1737年)和十五年(1750年)再次重修。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在當地及十方信眾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開始對臥龍山寺進行修整。已修復的建築主要有天王殿、藥師殿、接引殿、伽藍殿、三聖殿、地藏殿、客堂、禪堂等。臥龍山寺為柏樹掩映,鐘聲十里相聞。臥龍山南麓,溪水潺潺,有小石拱橋跨溪上,石徑空穿石牌坊下過,緣石級而上達山門。

旅遊特色

臥龍山寺坐北向南,中軸對稱。由山門、戲樓、正殿、後殿及東側廚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5.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米,高7.6米,歇山青瓦頂,寺內天井壩存明、清兩代建廟石碑7通。寺周磚砌牆垣,高約十米,長約百米。寺門頂牆上有高1米,寬0.6米的石刻匾額,顏體書刻「臥龍山寺」四字。前殿供奉二郎神,左右配殿供「四賢」,正殿供奉十八羅漢,山門後是戲台。前殿、正殿中間是石板鋪砌的院壩。院中置石獅、鐵鼎、石香爐。左右山牆上有壁畫和碑刻。碑刻中有乾隆二年(1737年)和十五年(1750年)兩次建寺的記載。正殿後面是花園、菜圃和僧房。整個寺宇依山建造,占地八百多平方米。現佛像、神像盡毀,石牌坊、鐵鼎等無存。寺後「龍額」峭壁上,建有玉皇閣。閣為三層,重檐四角攢尖頂。玉皇閣上可俯瞰寺宇全景。寺後的山即「龍頭」,全山大小不一的石片狀如鱗甲,活像一條蒼龍,臥龍山名緣於此,因而人們說:「遠眺臥龍山,一條活龍臥高灘。」現佛像、神像盡毀,石牌坊、鐵鼎等無存。寺後「龍額」峭壁上,建有玉皇閣。閣為三層,重檐四角攢尖頂。玉皇閣上可俯瞰寺宇全景。寺後的山即「龍頭」,全山大小不一的石片狀如鱗甲,活像一條蒼龍,臥龍山名緣於此,因而人們說:「遠眺臥龍山,一條活龍臥高灘。」玉皇閣現已圮廢。

其它相關

臥龍山寺近年組建了民主管理小組,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使寺院建設納入了正規軌道。諸僧眾愛國愛教,弘法利生,為信眾群眾創造了一片清靜修持的淨土[1] 。臥龍寺現任方丈通靈法師,59歲,貴州遵義人,1981年出家,師從慧海法師,兼任貴州省佛教協會理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