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航空學校
歷史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聘請法國駐華公使館武官白里索為總統府軍事顧問。1913年春,白里索提議開辦一所航空學校,為袁世凱所採納。之後,北洋政府籌款27萬銀元從法國購進了12架高德隆(Caudron)G.4雙翼教練機,後又撥款6萬銀元將南苑陸軍練兵場改建為飛機場,同時建立維修廠與宿舍。同年9月,南苑航空學校正式開學,秦國鏞任首任校長,佟濟煦任副校長,王鄂任教育長,厲汝燕任飛行主任教官。課程有學科與術科兩大類。學員大都是陸軍學堂畢業生,第一期學制為一年,後改為兩年,設有初級班與高級班。[1]
1919年,學校脫離參謀本部,隸屬於新成立的航空事務處,並改稱航空教練所。1920年,開始採用英國艾佛羅(Avro)504式教練機與維克斯公司小維梅式教練機(Vickers VIM)進行訓練。1919年至1923年間,教練所先後有過五任所長,分別為王鄂、厲汝燕、鮑丙辰、沈覲宸、周家澍;同時有過三位教育長,分別為姚錫九、王季子、蔣逵。[2]
1923年,學校又更名為國立北京航空學校,隸屬於由航空事務處擴組而成的航空署。1923年至1928間,學校共有過三位校長,分別為趙雲鵬、金世中(兩次任期)、曹寶清;及兩名教育長,蔣逵與金巨堂。
1928年,北洋政府覆滅,南苑航空學校也因此撤銷。該校辦學共15年,培養了四期共158名飛行學員。
參考文獻
- ↑ 盧濟明、田鍾秀. 南苑航空學校. 中國飛虎研究學會(摘自中國的空軍).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 ↑ 杜裕源(原南苑航空學校第一期畢業學員). 北京文史資料精選·大興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大興區委員會. 2007-11-14 [2010-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