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燭子杜鵑花科烏飯樹屬植物烏飯樹的果實。8~10月間果實成熟後採摘,曬乾。又名為烏飯果、烏飯子、南天燭子、南蠟燭。[1]

目錄

形態

烏飯樹,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m。多分枝,幼枝被短柔毛,老枝紫褐色。葉柄長2~8毫米,通常無毛或被微毛。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銳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平坦有光澤,側脈5~7對,斜伸至邊緣以內網結。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4~6厘米,有多數花,花序軸密被短柔毛;苞片葉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宿存或脫落,小苞片2,線形或卵形,密被微毛或無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萼齒短小,三角形,長1毫米左右;花冠白色,筒狀,有時略呈壇狀,長5~7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內藏;花絲細長;花盤密被短柔毛,漿果直徑5~8毫米,熟時紫褐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產地

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台灣等地。

性味

味酸、甘,無毒。

歸經

經。[2]

功效

強筋骨,益腎氣。用於身體虛弱,脾虛久泄,夢遺滑精,赤白帶下。

參考文獻

  1. 南燭子,天林中藥材網
  2. 南燭子,中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