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安寺位於梅州市大埔縣桃源鎮新東村水口。南安寺始建於明朝萬 歷九年,清道光五年重修,歷經多年,1988年旅泰華橋郭瑞蘭先生倡儀, 海外人士熱烈響應,再次修復南安寺,迄今長垂420餘載,可謂歷史悠久。 雖歷朝興替,戰火紛擾,古寺仍然香火鼎盛,長盛不衰。南安寺是長垂 四百多年的文物古蹟,有「我鎮之中華文化寶庫」之說,也因此得以聞 名海內外。 大殿供奉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消災延壽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三世 佛聖像及文殊、普賢、觀音和地藏四大菩薩聖像,還有目蓮尊者和十八 羅漢從高陂驅車沿傍溪的水泥公路前行15公里,屹立在公路上的雄偉的「桃源」牌樓出現在眼前,這就是桃源水口。牌樓前方豁然開朗的盆地,構成桃源「仙境」。牌樓左側,一灣清澈流水從古老的石拱橋和新建的與之並排的村道公路橋下潺潺流過。從尖山奔騰而來的峰巒宛若雄獅在水泥公路右側俯伏下來。公路左側石拱橋畔,溪流之上歷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從天門崬逶迤而至的奇峰猶如大象,亦在此停住了腳步。金象雄獅分踞溪流兩側,遙相對峙形成了獅象緊護水口的雄姿。徑由牌樓下車步過石拱橋僅百十步之遙的象山腳下,一座壯觀雄偉鎏金滴翠的古剎,巍然屹立其間,「南安寺」三個大字熠熠生輝,寺前古楓參天,尤其那挺拔茁壯的二株古柏翠綠欲滴,寺前那一灣流水前面,栩栩如生的木魚山丘與古剎遙遙相對,古剎背後嶙峋的奇石突兀陡峭,更襯托出古剎的端莊、清淨、幽雅、秀麗。這就是桃源鎮的水口古剎——南安寺。

中文名 南安寺

外文名 Nanan Temple

地理位置 大埔縣桃源鎮新東村水口

開放時間 早8:30-晚18;00

門票價格 無

著名景點 古寺、百年迎客松

始 建 明朝萬曆九年

目錄

結構

雖歷朝興替,戰火紛擾,古寺仍然香火鼎盛,長盛不衰,到今已發展建築面積五百四十多平方米,分上下殿堂,左右橫宇,計僧房五間,大廳一間,小餐廳一間,廚房一間,倉庫一間和集福專用廚房一間,寺周圍尚有空地四百八十八平方米。 寺宇重檐飛翬,畫棟雕梁,巧奪天工。朱紅色的外牆,琉璃攢頂,金碧輝煌,古雅秀麗,蔚為大觀。寺內正殿兩側由四支渾圓花崗岩柱石作殿堂支柱,上承左右四大木雕金瓜,寓長生歲稔之意,瓜之上端三層幾何級斗架,杠梁分別相承其間,梁與梁之間鑲嵌木雕圖案畫屏,十分有序,莊重可觀。正棟高五點五米,由數十支上乘良木作扎錦棟樑、副梁、橫樑和檐梁,柱頭斗拱悉是古雕刻,彩畫眉枋直套牆垣。正殿重檐下,另豎兩支六角形柱石,主負左右龍頭木跳,四隻金獅鑲入兩跳之間,栩栩如生。置身重檐下,恍若置身玉宇瓊樓之中。下殿由六支方形柱石上承扎錦杠梁,龍頭木跳,斗架,彩畫眉枋,依次十分嚴密地吻合着。寺宇大門悉是木質結構。分正門、副門四扇,既能單獨啟閉,又能同時開關。大門上端鎏金匾額「南安寺」三個大字,遒勁雄朴,莫不嘆為觀止。

景觀

寺內布有天池一局,獨具匠心,既無走水涵道,又無排水顯溝,而用鵝卵石鋪砌成八卦圖案的池底,從不溢漲雨水,一種難以尋覓的小小草,長年稀落生長在石縫之間,據說可以入藥。牆上詩書壁畫,匾額皆出自名家,脈脈流風,因而聞名遐邇。墨寶「眾薌國」堂匾,是清代貢生郭銅君所書,盛傳當時是用舊衣布捻成團蘸墨汁代筆寫就的,鐵畫銀鈎,蒼勁飄逸,稱之為神來之筆。清代首任日本公使何如璋是郭銅君的同窗好友,壯年時曾來此探勝,為南安寺揮題「苦海慈航」四個大字匾額,為佛門增輝。廩生郭芹甫,當時受鄉眾之請,為南安寺寫下兩副楹聯:門聯:大地回春生萬物,人心樂善獲千祥。殿堂聯:不知報應幾時,人慕慈悲參大士;只為因緣兩字,我來歡喜問先生。寫出了人理、地理、物理,人神心態十分富於哲理。以「春生萬物」,「人心樂善」淨化眾生心靈,不失為警世之聯。他又為南安寺寫了一首贊詩,雖未留跡與寺內,卻為鄉人所傳揚。其詩曰:何處洪鐘向曙鳴,南安寺內罄音清,一聲響徹千門戶,佇看家家煙火生。暮鼓晨鐘,催人奮進,作者的清淨意境,寄寓着深深的禪意。在殿堂牆上一幅壁畫兩旁有對聯一副,聯曰:細堪禪機空四大,靜窺法藏悟三乘。 此聯雖沒有留下作者姓名,但因其道出禪機佛法的真諦而被廣為談資。行善舉天地知,鬼神敬欽,禪機佛法,人生真善美,正所謂做為人心身正,魂夢安穩,精闢不破的佛家道理。 大殿佛壇寶座正中安坐觀世音菩薩,金身玉顏莊嚴可掬,宛若給芸芸眾生樂施普善,頂旁三尊如來法像: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消災延壽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令人虔敬。兩旁地藏菩薩,目挺連菩薩,韋馱菩薩悄然使人默默祈禱。大殿兩旁排列不同形態十八羅漢,栩栩如生,神威顯赫,油然而生虔敬肅穆之感。下殿兩旁四大天王,威嚴雄偉。手持寶劍增長天王,寓劍有鋒,意為「風」;手調琵琶持國天王,寓為琵琶能撥出音調,意為「調」;手持寶傘多聞天王,寓意為「雨」;手托青龍廣目天王,寓為順着龍身撫摸,意為「順」。合謂「風調雨順」。置身於彌勒佛之前,令人心曠神怡,頗有慈善為懷,富貴吉祥之愜意。還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法像,莊嚴秀麗。精湛的雕塑藝術無不嘆為觀止,只要置身於寺宇門前,或上下殿之中,就能賞覽到一列列堯瓷鑲嵌雕塑。上殿屋脊「雙龍戲珠」形態儼然,下殿屋棟「八仙過海」工藝鬼斧神工,寺內古灰塑「斷橋流水」人物形態萬千,惟妙惟肖,古詩聯壁畫,精湛的藝術,精闢的佛家性相,超凡脫俗。還有飛禽走獸,蟲魚花卉以及現代灰塑「華夏之光」中古代先聖塑像,令人景仰。由於寺宇清淨,環境優美。昔日不少騷人墨客,在此談經作畫,論詩作對。為興教育鍾台秀士(敏彝公)曾在南安寺授生講學,明代大埔縣令張思調第十一公子,亦曾在此就讀。寺宇寬曠偌大,又是練功習武之地。據查考,清朝廩生張普禪大法師,是出家南安寺住持,他既是高僧又身懷武術奇功,曾與是時桃源武林高手郭廉大老先生,談經論武,並作比試飛檐走壁和腿、臀之功,技藝各有千秋。此外據潮州市開元寺志上冊384頁記載,宣統三年,復任潮州鎮國開元寺住 持法師「性情達朗」,曾出家大埔桃源南安寺。再者八十餘年前范經通師傅,也出家於桃源南安寺。 歷史進入五十年代,由於種種原因,一座古色古香、壯觀典雅、富麗堂皇的古建築,無可倖免地遭受一場災劫。上下殿堂分別給大北坑、東瓜坪、鯉魚石等地農會小組作會址,爾後又作陶瓷彩繪工場,寺前寺後堆放乾柴枯草。左右橫宇,當時桃源中學充作伙房、宿舍和浴室。

歷史

南安寺始建於明朝萬曆九年,清道光五年重修(上殿柱石勒有「明萬曆九年鍾子明立、清道光五年重修」字樣足資證明),迄今長垂四百二十餘載,可謂歷史悠久[1] 。因年久失修,破漏不堪。諸佛菩薩法像無一遺存,椽木叢檐腐朽,牆垣斑駁陸離,搖搖欲墜之狀,令人望寺興嘆。 1988年,旅泰華僑郭瑞蘭先生倡儀修復南安寺,同時得到了海外人士熱烈響應,共捐人民幣三十多萬元。大北坑、東瓜坪、鯉魚石三村村民,樂捐上下殿堂舊址。是年九月開始動工修葺,到1990年春基本竣工,達到了恢復原來面貌的要求。由於當時桃中管用南安寺左右橫宇,經協商籌建會以五萬元人民幣異地新建共一百多平方米的食堂、廚房、浴室歸桃源中學。南安寺是長垂四百多年的文物古蹟,它在漫長歲月中,幾經周折,幾度衰榮,除尚存部分古藝術佳品外,經過修復還原來的真面目,使古建築、古文化得以保存下來。古文物以其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有效地昭示出歷史的精華,其所蘊藏之偉大文化典籍,可啟迪人們推崇和陶冶高尚情操,激發鄉土文化精神。故有「我鎮之中華文化寶庫」之說,南安寺也因此得以聞名海內外。

視頻

河北蔚縣南安寺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