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南剧

中文名称;南剧

地理标志;恩施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戏曲

别名;南戏、施南调

代表曲目;《封神》《三国》《花开时节》

遗产编号;Ⅳ-125

申报地区;湖北省来凤县、咸丰县

南剧湖北省来凤县、咸丰县的传统戏曲,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主要流行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南剧是巴、楚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又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对于研究巴、楚文化及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

2008年6月7日,南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发展历史

明末清初,以秦腔、川曲为主的外地文化相继流入鄂西,在与地方歌舞有机结合下,南剧的音乐曲牌和旋律风格更趋丰富,这是南剧音乐的成熟、完善时期。

南剧形成后,开始在鄂西南各地各民族中广为流行,逐渐成为鄂西南土家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大地方剧种。同时,它还向毗邻的湘西、川东等地传播,成为跨湘、鄂、川三省的地方剧种。[1]

据鄂西府、州、县志记载:"咸丰县在乾隆年间由湖南常德、辰州、桃源、贵州、思南、安化等地百姓迁入咸丰县各乡镇,先经商后置田。东乡里蒲草堂邓氏原籍湖南辰州人,乾隆时由商至咸,道光初起家富饶,咸同以后,人文蔚起,今为咸望族焉"。由此可知,在南剧发展史上,咸丰自始至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改土归流后,在清代嘉庆年间,农村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庙宫戏楼相继增多,咸丰富裕阶层开始兴办南戏科班,职业和"玩友"班社蓬勃兴起。

道光末年,咸丰县蒲草堂(今龙洞湾)的富豪邓小池创建南戏"天元"班。之后,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又创办了南戏"连升"班。

清末民国之初,南戏流传遍及咸丰城乡,县城、清水塘、老里坝等地均有职业衣箱演出。南戏玩友,围鼓坐唱,更为普遍。咸丰县城的聂介轩、聂祖廉、李德兴、唐会云、杨春轩等人,拼凑班底,艰难创业。因无家底,群众称之为"可怜班"。"可怜班"三起三落,历尽艰辛,完整地传承着南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及至解放初期,咸丰唐崖河流域仍有30多座庙台,每逢会期便有南戏戏班唱戏,重建、维修庙台也必邀戏班"踩台"。县城350户,就有4家有戏台。独特的庙会文化,为南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咸丰县流传至今的"天元进城来,花子闹戏台,踢个二提子,现出个邓秀才",说的就是邓小池"天元"南戏班在县城万寿宫演出的情景。

中国成立后,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再度组建南剧戏班。戏班成员白天劳动,晚上演出,完全属业余性质。时任咸丰县县长肖继何干脆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对南戏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1957年,湖北省戏剧研究工作室专门派人到恩施地区挖掘整理南剧传统剧目,咸丰县南剧老艺人聂介轩记忆惊人,经三年时间,他个人就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陆续刊登。其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得到全省戏剧界的高度重视,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现场观摩的全国戏剧协会主席田汉,全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可等对南剧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2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咸丰南剧专题节目。[2]

2003年,咸丰县将县南剧团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在黄金时间滚动播出了"延边、恩施、湘西三地民族文艺节目",对咸丰南剧进行了重点报道。

2005年9月,咸丰县南剧团与县成人中专联合开办了培养南剧人才的南剧艺术中专班,从全县中小学择优选拔了48名学员进行系统的南剧培训;同年10月,咸丰县成立了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

2006年7月,咸丰县政府决定将全新演绎土家族大型民间故事剧《女儿寨》,将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2007年,咸丰县南剧被纳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艺术特色

角色行当

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

净角、小生、生角、老旦、摇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边音。

有专唱登场生,开演正戏之前,由登场生出场唱帝王传,介绍当天所唱正戏剧目剧情、定音等。

舞台美术

南剧表演着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表演总体是"大手大脚"。

南剧在化装和人物造型方面,"首重扮装,所谓扮贫像贫,扮富像富",在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声腔曲牌

咸丰南剧声腔曲牌。

1、南路声腔(唱腔板式):

[正南路]:导板(散板),一流(4/4拍节),二流(1/4拍节),三流(散板),滚板(散板),慢三眼(4/4拍节),跟腔(4/4拍节),垛子(4/4 1/4拍节),哀子(1/4拍节)等。

[反南路]导板(散板),跟腔(4/4拍节),反一流(4/4拍节),反垛板(4/4拍节),反二流(4/4拍节),反三流(散板),垛三眼(4/4拍节)等。其中,反三眼(又名"反八宝")为8/4拍节,阴调二流(1/4拍节)。

[南北杂]导板(散板),一字(4/4拍节),二流(4/4 1/4拍节),三流(散板),哀子(1/4拍节)等。

[四平调](4/4拍节),垛板(1/4拍节),四平夹安庆(4/4拍节),清水冷(散板)等。

2、北路声腔唱腔板式:导板(散板),一流(4/4拍节),起板(1/4拍节),慢二流(2/4拍节),快二流(1/4拍节),流水(1/4拍节),三流(散板),哀子(1/4拍节),飞僚子(1/4拍节),数板(1/4拍节),垛板(1/4拍节)消眼板(1/4拍节)等。

3、上路声腔唱腔板式:导板(散板),一字(4/4拍节),二流(1/4拍节),消眼板(1/4拍节),三板(散板),哀子(1/4拍节),垛板(4/4 1/4拍节),起板(1/4拍节)等。

4、杂腔,由彩腔、彩调(即小调)所组成,有下列唱腔板式:

[九腔十八板](4/4拍节),[家住在](4/4拍节),[催命鼓](2/4拍节),[幽冥钟](散板),[清官头](2/4拍节),[梭钢](2/4拍节),[三更天](4/4拍节),[倒板浆](2/4 1/4拍节),[叠断桥](2/4拍节)等。

南路有14个,北路有12个,上路有6个,南北杂有7个,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间奏)有20多个,另外还有诸如草鞋板等10多个小调。

伴奏乐器

南剧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

弦乐是伴奏音乐之一,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唢呐和盖板子。

南北路戏以京胡为主奏乐器,上路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

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冲子钹、马锣、钩锣、可子、边鼓、尺板。

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凡唱、做、念、打,击乐都紧密配合,贯彻始终。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所谓"半台锣鼓半台戏"即此意。

乐队由司鼓指挥,锣鼓牌子近百余支,常用的有"望家乡"、"倒脱靴"、"僚子"、"下山坡"、"大出场"、"小出场"、"鸡头"、"豹子头"、"收头"等。

唱腔

南剧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

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戏有直接渊源关系,其南路声腔温柔婉转,北路声腔高亢舒展;

上路系弹戏、川梆子,声腔由秦腔(梆子腔)演变而成。

三大声腔同台演出,长期流传,与地方艺术、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据咸丰县南剧团统计,咸丰南剧的唱腔板式,南路有14个,北路有12个,上路有6个,南北杂有7个,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间奏)有20多个,另外还有诸如草鞋板等10多个小调。

传统剧目

南剧"剧目多是传奇戏和历史故事戏,传统剧目有近千个。

南剧"连本戏有《封神》、《吴越春秋》、《楚汉相争》、《三国》、《隋唐》等二十多部。

传统南剧:《秦湘莲》、《二度梅》、《王宝钏》、《御河桥》、《凤仪亭》等。

戏坛泰斗誉为"峡谷之音"的《八义图》。

现代剧目:《张二嫂做中》、《窑场风波》《彩礼还家》、《伤脑筋的人》、《捉新郎》、《土司夫人》、《唐科长祝寿》、《会喝酒的女人》、《女儿寨》、《走过风雨桥》、《穆柯寨》、《辕门轿子》、《西兰卡普》、《武家坡》等。

移植剧目:《小二黑结婚》、《江姐》、《三里湾》、《刘三姐》等。

保护措施

传承意义

南剧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其剧目繁多,经挖掘整理的南剧剧本上千个。其内容从封神、列国、三国,到水浒、杨家将、说岳传等历史演义无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传承人物

聂介轩:对咸丰南剧的发展贡献巨大,谙熟南剧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创办、经营业余戏班。解放后,他又为创办"劳动剧团"立下汗马功劳。特别从1957年起,他在塾师冯今僧的协助下,经过3年时间,共回忆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他所整理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填补了其他剧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于继明:武汉市戏曲学校第一届专科毕业生,1974年调到咸丰。在随后的22年间,于继明共导演了100多台南剧,其中有10余部获得了各级奖项,包括《唐科长祝寿》、《张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还与省戏校联系,并带队伴读,培养了20多名南剧后起之秀。1983年,南剧《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参加全州创作剧目汇演,分别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接着赴省演出,又分获演出和创作一、二等奖。

传承现状

南剧行当严谨,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均文武兼备、表演上文戏武唱、大手大脚、尤重做功,人物造型注重扮装。但鉴于各地南剧艺人的去世和戏班消失等现状,急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传承保护

解放后,贯彻"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方针,政府先后在恩施、宣恩、咸丰、来风、鹤峰组建5个职业南剧团,加强领导,培训学员,继承、改革南剧艺术。

咸丰县南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一批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组建南剧戏班。时任县长肖继何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

1956年,咸丰"劳动剧团" 拿到了由省文化厅签发的以南剧署名的专业剧团营业执照,咸丰职业南剧团正式成立。[3]

来凤县南剧团

来凤县南剧团于1952年3月1日在湖北恩施翔凤镇注册成立。

主要从事创作、演出剧目,传统艺术整理加工与保护,送文化下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工作。


社会影响

南剧从产生一直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南剧在咸丰县、来凤县等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南剧具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南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它是在鄂西地区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戏剧,是土家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南剧具有广泛认可的大众性。

南剧在传承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土司阶层,到改土归流后的地主阶层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咸丰县内乃至恩施州内大众喜爱的主流剧种。南剧的剧本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词多杂有鄂西地方方言,通俗易懂,人民群众耳熟能详。

南剧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其剧目繁多,经挖掘整理的南剧剧本上千个。其内容从封神、列国、三国,到水浒、杨家将、说岳传等历史演义无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南剧具有外延的可塑性。咸丰南剧在继承传统衣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不仅移植了大量其他剧种,而且在乐器伴奏上,还加入了扬琴、琵琶、笙甚至西洋乐器。南剧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

南剧表演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爱憎分明,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相关视频

南剧《穆桂英招亲》

来凤南剧之拼命书记02

参考资料

  1. 土家族艺术之花——南剧 , 搜狐 2018-07-09
  2. 恩施南剧 , 党政机关 2019-09-11
  3. 咸丰南剧《唐崖土司夫人》备战晋京展演 , 快资讯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