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千首唐人絕句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千首唐人絕句》,劉拜山,富壽蓀,評解 著,富壽蓀,選 注,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1]上海編輯所。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11月,1958年3月,與中華書局上海辦事處合併改組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成為上海地區整理出版古籍[2]的專業機構。1978年1月改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目錄

內容簡介

此書是大型唐人絕句選本。共收五言、六言、七言絕句共1072首,包容各時期、各派、各家的傑作,表現各種風格特徵和重要作家的藝術成就。此書在注釋、集評和評解等方面均富特色:注釋言簡意賅;集評廣輯唐以後詩話筆記中對唐人絕句的評語,闡微抉隱;作者評介,論述警辟。書末附《唐人絕句輯評》和《唐人絕句輯評書目》,有很高參考價值。此書初版於1985年,今改豎版繁體為橫排簡體,以便於閱讀。既可作為愛好者誦讀和研究唐代絕句的優質選本,又因為全是絕句,簡單易誦,也是中小學生國學學習與課外閱讀唐詩的上佳選擇。

作者介紹

富壽蓀(1922-1996),浙江海鹽人。1957年初進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後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直至退休。經他校點、編選、注釋的專集包括《范石湖集》《唐詩別裁集》《全唐詩簡編》《清詩話續編》《唐人絕句注評》《千首唐人絕句》等。

劉拜山(1909-1965),江蘇靖江人。曾任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審。

前言/序言

弁  言

絕句產生於南北朝,而完全成熟並臻於醇美之境則在唐代。絕句是唐代新體詩歌,形式簡短,音節和諧,韻味雋永,便於歌唱吟誦,其傳播之廣,感人之深,遠非其他各體詩歌所能企及。唐代絕句名家輩出,絕句創作繁榮,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名篇,其藝術成就,亦非以後任何一個朝代所能企及。唐人絕句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瑰寶,千餘年來一直為廣大讀者傳誦不絕。

編選唐人絕句,在宋代即已開始。今天能看到的,有南宋趙蕃、韓淲合選的《唐絕句選》(宋末謝枋得為之評解,世稱《唐人絕句註解》),明代敖英的《唐詩絕句類選》,清代王士禛的《唐人萬首絕句選》和姚鼐的《唐人絕句詩鈔》,近代邵裴子的《唐絕句選》等等。這些選本,從不同的角度採錄唐人絕句中的佳作,體現了某種藝術觀點和主張,無疑對後人都是有其啟發意義的。但由於編選者的主觀愛好和時代局限,它們都存在着某些缺點或不足之處。

本書是大型唐人絕句選本,要求廣泛選錄各個時期各派各家的代表性作品,體現各種風格特色和重要作家的藝術成就,並力求題材豐富多彩,儘可能地反映唐人絕句的全貌。為此,在編選時曾反覆研讀全部唐人絕句,並參考各種古今選本,斟酌損益,至於再三,最後選定五言絕句三百二十二首,六言絕句十四首,七言絕句七百三十六首,共計一千零七十二首。唐人絕句的精華,可說大致已備於此了。

下面略述本書有關校勘、注釋和集評、評解等方面的情況。

在校勘方面,作品原文依據《全唐詩》,並以《萬首唐人絕句》和各家唐人專集、各種唐詩選本參校異同,擇善而從;足資參考的異文,則擇要注出。

在注釋方面,力求簡明確切地註明本事、典故、成語和比較艱深的詞彙,習見的典故注釋從略,引文過長的則予節錄、改寫而註明出處。在注釋的同時,扼要說明典故、成語的意義和作用之所在,並對某些比較費解的詩句作必要的疏解,有時也引證前人或後人意境相似的詩句,以資比較,藉使加深理解。

在集評和評解方面,鑑於有悠久歷史的詩評是值得重視的文學批評傳統,對闡幽發微、拓展思路和培養欣賞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從數百種詩話、筆記和各種唐詩評註本中輯錄出大量評語,經過抉擇,去蕪存精,闢為「集評」一欄,附於每首的注釋之後,作為注釋的重要補充。其列於「集評」之後的「評解」,則為試用這一傳統形式所寫的新評,以進一步闡明詩意,充實舊評。

此外,本書還分類選輯前人對唐人絕句概論性的評述,名為「唐人絕句輯評」,作為附錄,使讀者和研究者能集中地掌握這部分資料,而免搜檢之勞。這些評述,對研究唐人絕句,是極有用處的。

本書的編寫,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階段軔始於一九五九年,是我和劉拜山同志合作進行的。其中評解由拜山同志執筆,選注、輯評及撰寫作者小傳等工作由我擔任,到一九六三年完成。此稿曾於一九八○年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書名為《唐人絕句評註》(共選詩六百十六首),但未在大陸上發行。後一階段的編寫,從一九八一年初開始,由我單獨負責,對選篇、注釋作了大量的增訂,並廣輯舊評,補寫新評,成為現在這個新的本子。

本書蒙葉蔥奇、陳九思、馬茂元諸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同志精心審閱,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受益良深,謹致謝忱。但由於學殖淺薄,錯誤仍恐難免,殷切期望讀者和專家指正。

本書蒙王蘧常、錢鍾書先生題簽,謹此致謝。

非常遺憾,拜山同志不幸於一九六五年謝世,未能看到本書的出版。回憶二十餘年前,為編寫此書,和拜山同志往復商討並承其指導的情景,至今猶歷歷在目,不禁感慨系之。

富壽蓀

一九八三年六月於上海

參考文獻

  1. 中華書局的名士范兒,荊楚網,2020-08-02
  2. 古籍目錄分類及演變,豆丁網,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