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名詞解釋
千里遠的行程,要從邁第一步開始。比喻遠大目標的實現,要從小的、基礎的事情做起。足下:腳所站立的地方。語出《老子》。《老子》以大樹、高台、千里之行一方面說明在問題或禍亂發生之前一定要提前防範或處置妥當,以免量變引起質變;另一方面說明任何事情都需要從頭做起,一個好的開始往往是事情成敗的關鍵,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需要腳踏實地地推進,才能在一個個具體目標的實現中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引例1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一筐筐土築起來的;千里遠的行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是指由中華民族所創造或構建,凝練、濃縮了中華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詞或短語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詞。這些術語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表達之中,諸如,「天下為公」「民惟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這些術語構成了中華民族思想的基礎和表達方式。
人類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點,這些特點也反映在其語言、文化傳統、思想和觀念上。面對不同自然條件的挑戰,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產和生活形態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差異。譬如,在人們生產活動和生活樣式上,熱帶和溫帶肯定不同,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巒地區當然有差異,沙漠地帶和沿海地區顯然有別,牧區和農業區也會有許多迥異之處。這些生產活動和生活樣式的特點逐漸積澱凝結並且通過詞語即術語的方式固定下來,就必然影響到民族的文化樣式、行為習慣和精神特質。這些術語所表達的民族文化樣式、行為習慣和精神特質,反過來又闡釋、維護和強化着其賴以出現和發展的特定生產和生活形態。
參考文獻
- ↑ 漢字與中華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漢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