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镇双塔

北镇双塔(又名崇兴寺双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区东北隅,是两座风格一致,秀丽挺拔的辽代古塔。

中文名 北镇双塔

又 名 崇兴寺双塔

位 于 辽宁省北镇市区东北隅

类 别 辽代古塔

目录

文物保护

[1] 北镇双塔,历千年沧桑风雨仍保持完好,堪称中华一绝。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乏详实的文字记载,想探究古塔的身世及来历,难题着实不少。诸如,哪朝哪代何年何月?由什么人?出于何种目的而修建的?迷雾重重,众说纷纭,令人困惑。 早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双塔建于唐代。持这种说法确有一些史料旁证,如清康熙年间广宁(今北镇)知县张文治在《广宁崇兴寺复修记》碑文中写道:“寺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太宗征高丽旋师命尉迟敬德监修,并建浮图二座。”我少年时见过此碑。

玲珑宝塔

幼年,我在北镇双塔小学读书。学校在双塔的眼皮底下。小朋友课间活动在操场上玩耍常常一群一伙拍手高声吟唱:“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读书、游戏,默默中有高大洁白的双塔呵护,总感到有一种母爱般的关切,那感觉纵使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依然还是浓浓的。两座白塔一东一西亭亭并立,挺拔而秀丽。八角塔身、十三层迭涩式砖挑密檐,全封闭结构以及直刺苍穹的钢鞭式塔刹,无一处不充满着神秘。契丹人造塔有其独特之处,十分注意装饰美。除了塔座、塔身上的大量砖雕以及铎铃外,塔上还嵌满铜镜。从塔顶的仰莲花开始,塔檐各层中间,到塔身宝盖上下嵌有许多铜镜,每座塔的铜镜竞达272枚之多。今天这些铜镜由于空气、酸、雨的上已变成黑漆古色,仍然可以想见当年的壮丽辉煌。浑身上下嵌满铜镜,金光闪闪光芒无际,眩人眼目。那绰约风姿美丽倩影让人不禁想到当今身着满贴“亮片”演出服的当红歌星。千年古塔竞具有如此超前的新潮创新实在令人惊讶不已。 几年前借维修东塔之机接触到塔上的几枚铜镜。见到有唐代的海兽纹葡萄纹镜,也有典型的方形宋镜,还有铜镜背面刻有产地在湖洲的。为什么这些铜镜规格不一?是后代维修更补造成?还是由于初建时众多善男信女的分别敬献?不得而知。 全塔轮廓丰满有力,挺拔秀丽,每层“收分”甚为恰当,构成一种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轮廓线。“禅塔双标”旧为广宁八景之一。老北镇有句话:“若想俏,一身孝。”瞧那洁白塔身,青黛重檐,这一白一黑不正是极其标准的俏色?双塔高耸挺拔身着俏色,上面缀满铜镜,在蓝天、白云、骄阳的映衬照射下该是一种何等的神韵!雍容华贵、典雅清秀而又落落大方,多么像一对挛生的姊妹啊!如此辽代仿木构件的砖塔只见于黄河以北到辽宁、内蒙古一带。从年代和地区的分布,说明它是在唐塔基础上的一个新发展。 小时候,没少听老辈人讲“塔飞辽阳”的神话传说。说崇兴寺原本有三座塔,是天宫三个仙女的化身。三个仙女羡慕人间偷偷结伴到医巫闾山游玩,多日不归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罚到北镇镇海眼:三姐妹,三座塔。这年四月初八崇兴寺庙会,大姐看上了一位英俊书生,顿生爱慕之心。从此,她朝思暮想割舍不下。后来,大姐得知那书生去辽阳府当官赴任去了。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 她独自飞到辽阳城去会意中人。玉皇大帝听说后龙颜大怒,一气之下用铁链把大姐牢牢锁住,不得化做人形。从此,辽阳城平添了一座玲珑宝塔。两个小妹妹由于知情不举受牵连遭惩罚也被锁定。从那时起塔刹杆到檐脊角锁上八根大铁链,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撤除呢。

匠心独运

北镇市老北镇城位于医巫闾山东麓,东西宽约1.6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呈豆腐块形状。这城自古就有“幽州重镇”、“冀北岩疆”的称谓。唐、辽、金、元各代在此均建有土城。到了明代才开始建筑外砖内石中间夹以夯土的城垣,于是有了“朱修圈”的说法,朱是明朝皇姓,圈即城墙。明城墙高约三丈五尺,有五门:东门永安门、北门靖远门、西门拱镇门、大南门迎恩门、小南门大安门。各城门上均修有望楼。站在大南门望楼上向北望去,忽略掉纵横的街道及栉比鳞次的民房,见到的则是“五门不正鼓楼偏,玲珑宝塔立两边”的奇观。五门不正是出自军事上的考虑,可以避免敌方“长驱直入、横行无阻”。翠飞式屋顶的鼓楼位于城的中心,双塔矗立在城的东北隅,大南门偏西。这三点连成一条线构成一道如画的人文景观,点缀着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将这一绝佳布局说成独具匠心绝非过誉,塔称为建筑上的一大手笔。如此风光恐怕在国内大大小小古城中难找到第二家!如果把鼓楼看做是座硕大无比的香炉,那么双塔则是一对排列在香炉两侧的高大烛台。统观塔的造型美观大方,主要用上下两部分的繁密来衬托中部平整的塔身,使塔身显得刚健有力。十三层密檐的出檐长度逐渐递减,其递减率越上越多,形成外轮廓缓和而优美的曲线。如此巨型供器祭奉谁呢?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青天!塔接天通地,契丹人同北方游牧民族一样对天的崇敬是无以复加的。契丹的大贵族们,辽代帝王、帝后无不自认是佛爷的化身。其皇权天授思想根深蒂固,这可以从辽国尚存的遗物中找到明证。比如从小小辽钱上便可见端睨。辽代铸钱数量不多品种不少。早期有契丹文的“天朝方顺”,年号钱有“天赞通宝”、“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后期有“干享元宝”、“乾统元宝”、“大辽天庆”、“天庆元宝”等等。钱文都有天字,而干也是天的意思。我想契丹大贵族之所以不遗余力大筑特筑佛塔不仅是为敬佛.而且也有其本民族崇天的心理需要。 修造双塔是皇家一项重点工程,按建筑的工程量计算,考虑当时施工技术条件,既便是倾全国财力、人力、物力,起码需十年八年的时间。这么大工程没有皇权支撑是办不到的。辽国修造佛塔劳民伤财耗尽国力,后被金人所灭。难怪后人咏叹:“敬佛造塔祈国运,只余宝塔空悠悠!” 老北镇城原为辽代显州,是显陵的奉陵邑。城西同山脚下龙岗子村是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存有辽陵遗址。从这山沟里流出一道小河,绕过双塔的北面、东面向南流去。那景致可用“青山拥古塔,白水绕孤城”来描述。记得几十年前双塔东北有座文姝庵,庙外有口古,井水清冽甘甜。城内富户商家无不远道来此取水,车拉人挑,络绎不绝。古城里有这么一口清泉,人们说:宝塔镇住龙脉,留下清泉代人享用。

民间传说

又如《盛京通志》载:“广宁县崇兴寺在城东北隅,大殿五楹,大门一楹,相传唐贞观时建,寺虽毁而双塔如新。”二者均提到双塔并指出建于唐贞观年间。在北镇曾流传一首民谣:“唐修塔,朱修圈,大清家修佛殿。”也表明塔是唐朝所修。另外,双塔寺南马家胡同今存一口八宝井,传说是尉迟敬德修双塔时开掘的。住在该院的张先生竞依此称其家为“古井草堂”。

视频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崇兴寺的双塔,为隋代遗迹!堪比大理三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