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區
北辰區,天津市[1]轄區。位於天津市城北,北運河畔。東以北京排污河與寧河縣相鄰;東南隔金鐘河、新開河與東麗區相望;南與河北區以宜白路、宜正路、普濟河道為界,與紅橋區以北運河、千里堤為界;西南與西青區以子牙河為界;西、北均與武清縣相接。南北緯寬20.8千米,最窄處柳灘村南至劉馬莊西北14.4千米;東西經長43.2千米,最寬處東堤頭村東至線河村西46.3千米。
全區總面積478.48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2011年)。轄7個街道、9個鎮:果園新村街道、集賢里街道、普東街道、瑞景街道、佳榮里街道、青源街道、廣源街道、天穆鎮、北倉鎮、雙街鎮、雙口鎮、青光鎮、宜興埠鎮、小淀鎮、大張莊鎮、西堤頭鎮。區政府駐果園新村街道北辰道389號。
目錄
歷史沿革
1953年5月14日,始建津北郊區。1955年6月17日更名北郊區。1958年10月10日撤銷,1962年2月1日恢復建制。1992年3月5日更名為北辰區。
1949年10月,今區境內無鄉建置,各村直屬天津縣七、八、九區(1950年7月,九區改三區,七、八區並為四區),武清縣七區(1950年7月改十五區,9月改三區),寧河縣四區和天津市三區(1952年10月改屬天津縣四區)。
1953年5月14日,始建津北郊區,區域為原天津市屬天津縣三、四區的93個自然村:朱唐莊、張獻莊、南麻疙瘩、北麻疙瘩、小孟莊、小楊莊、大張莊、小諸莊、李辛莊、北何莊、二閻莊、劉招莊、劉馬莊、北孫莊、大楊莊、小淀、小賀莊、溫家房子、趙莊東台、趙莊西台、劉安莊、宜興埠、韓盛莊、小馬莊、辛侯莊、蘆新河、姚莊子、劉快莊、柳灘、天穆、白廟、霍嘴、勤儉村、南倉、馬莊、閻街、王莊、吳嘴、劉園、北倉、三義村、周莊、小趙莊、小丁莊、小閻莊、趙虎莊、李嘴、王秦莊、桃花寺、董新房、桃園口(桃口)、漢溝、小街、胡園、龐嘴、張灣、上蒲口、楊堤、郎園、西趙莊、常莊、下辛莊、屈店、雙街、下蒲口、柴樓、沙莊、前丁莊、後丁莊、平安莊、雙口、安光、後常家堡、前常家堡、郝家堡、徐家堡、趙家圈、岔房子、東堤、線河、上河頭、中河頭、下河頭、楊家河、鐵鍋店、李家房子、雙河、隱賢、劉家碼頭、劉房子、楊家嘴、韓家墅、青光;同月,區境行鄉統村制,始劃8鄉。
1953年7月,全區設33鄉(其中天穆為回族自治鄉)、1鎮(宜興埠)。1955年2月,小丁莊、小趙莊合併為丁趙莊,區轄92個自然村。1958年初,市屬張興莊、東於莊(含席廠)、西於莊、丁字沽(含郭辛莊)4村劃入,區轄96個自然村,時與市區界在北洋橋至西沽一線。1958年4月,全區設16鄉、2鎮(北倉、宜興埠)。
1958年8月,並為幸福(北倉)、興淀(宜興埠)兩大公社,梅廠公社的南王平大隊(1959年3月改為管理區,1961年5月劃歸宜興埠公社)和潘莊公社的東堤頭大隊(1959年1月劃建和平區畜牧場,1960年10月改為和平區衛南公社的堤頭管理區,1961年3月改建為堤頭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撤銷鄉、鎮、村建置。1961年5月,將兩大公社分為北倉、雙街、天穆、雙口、青光、小淀、宜興埠、南王平、蘆新河、朱唐莊、大畢莊12個公社。
1962年恢復區建制時,劉家碼頭、李家房子、楊家嘴、劉房子、隱賢村留屬楊柳青農場[2],趙莊東台與趙莊西台已於1960年合併為趙莊村,原屬武清縣的南王平、喜逢台、仁和營、蘆莊、呂莊、高莊、董連莊、小韓莊、小田莊、張四莊、張五莊、大興莊、大諸莊、大呂莊、下殷莊15個村,原屬和平區的東堤頭、西堤頭、霍莊子、季莊子、東趙莊5個村,原屬紅橋區的郭辛莊村及紅橋漁業隊和原屬河北區的大畢莊等12村及京津漁業隊劃入區域,時轄125個自然村。以舊津霸公路和子牙河北堤與西郊區為界。
1963年2月14日,析青光公社前常家堡、後常家堡、徐家堡、郝家堡、上河頭、中河頭、下河頭、岔房子、東堤、線河、趙家圈、楊家河12村置岔房子公社;2月19日,將宜興埠公社溫家房子村劃歸小淀公社,白廟、東於莊、張興莊3村劃歸天穆公社,將東堤頭公社霍莊子、東趙莊、季莊子3村劃歸蘆新河公社,將蘆新河公社劉快莊劃歸東堤頭公社;同月,將岔房子公社前常家堡、後常家堡、徐家堡、郝家堡、趙家圈5村劃歸雙口公社。
1963年3月4日,析北倉公社李嘴、周莊、屈店、桃花口、王秦莊、董新房、桃花寺7村和雙街公社西趙莊、下辛莊、常莊子3村置李嘴公社(1974年10月撤併);6月,蘆新河公社改稱霍莊子公社。1964年2月2日,將大畢莊公社(12村)劃歸東郊區後,北郊區轄113個自然村;12月24日,劉家碼頭、李家房子、楊家嘴、劉房子從楊柳青林場劃歸青光農場。1965年3月,劉家碼頭等4村從青光農場劃入北郊區,全區轄117個自然村。1966年1月30日,析宜興埠大隊為10個村隊。
視頻
北辰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津市基本概況 ,道客巴巴,2018-04-04
- ↑ 全球十大創意城市農場,絕對叫你尖叫!,搜狐,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