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芒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又名北邙、芒山、郏山等, [25]海拔300米左右,为黄土丘陵地,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邙山主要分布有炎黄故里平逢山、华胥故都宜苏山、道源祖庭翠云峰等三十三峰,是中原腹地的文化名山,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26] 邙山是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都趋之若鹜的葬地,汇集古代墓葬数十万座,素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25]自东周迄五代,有40多个帝王、千余名达官贵人埋骨在此, 号称“东方金字塔”、“中国帝王谷”。 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惠济区,长100多公里。狭义的邙山仅指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 登上邙山可远眺满城风光,而远眺的最佳时间是傍晚,因此“邙山晚眺”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1]

[]

目录

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此外还有散布在邙山各处的名人贵族墓群。 帝王陵 邙山临近京都洛阳,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所以各朝代的帝王都选择魂归此处,邙山帝王陵主要有八座东周王陵、五座东汉帝陵、两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晋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后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另有七座后主皇帝陵,分别是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后主孙皓、南陈后主陈叔宝、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后蜀后主孟昶、吴越国王钱俶、南唐后主李煜。此外,还有四十余座东周、东汉、曹魏、唐、后梁、后唐、后晋、北宋等朝代帝王陵分布在邙山周边的洛阳盆地内,与邙山帝王陵合计八十余座,可见密度之大。 邙山东部是曹魏、西晋帝陵区,魏晋两朝除过葬在洛阳万安山的魏明帝高平陵和洛河滩上的魏废帝曹髦陵外,其他葬在邙山的全部以山为陵,现已基本摸清帝陵位置分布,但各陵身份尚未确认。 中部的邙山东周王陵不封不树,上世纪1928年天降暴雨,冲开了其中一座王陵,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闻讯赶来,胁迫当地农民将周王陵盗掘一空,此后的五年,他们又把周围的几座周王陵全部盗掘,出土文物近万件,全部被运送至国外,国内仅存三件文物分别收藏在洛阳博物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流失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日本、英国等国的博物馆中,另有数千件文物分别在世界各国的私人手中,由于王陵被盗一空,墓主是哪几位周天子难以考证。 西部的东汉、北魏帝陵及帝陵陪葬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存有封土墓900多座,后农民平整土地种田盖房等活动,推平了许多封土较小的墓,到了二十一世纪,仅存封土大墓300余座,多呈覆斗形或圆锥形,最大者直径在150米以上,高50余米,小者直径多在15到40米之间。已发掘的墓葬中,有用大砖黄肠石垒砌而成,形制巨大;也有规模较小的土洞。出土的大量墓志,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关系等,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名人墓 在邙山,除了数量巨大的帝王陵外,还葬有许多历朝历代的名人,著名的有商代伊尹,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东周的苌弘、纵横家苏秦、张仪;秦相吕不韦;西汉文学家贾谊;赤眉军首领樊崇;东汉天竺大师竺法兰、摄摩腾,定远候班超,强项令董宣;曹魏千里驹曹休;西晋文学家石崇;北魏权臣尔朱荣;唐代诗人杜甫、王之涣、孟郊,宰相狄仁杰、刘幽求,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大书法家颜真卿;北宋名臣石守信;明代福王,书画家王铎;另有白居易、邵雍、二程、文彦博范仲淹、姚崇、张说、褚遂良等葬在邙山周边的洛阳盆地。

位置境遇

邙山横卧于洛阳北侧,黄河南岸,属于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又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 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主要山峰

邙山主要有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翠云峰、首阳山等三十三峰,自西向东,一字排开。 平逢山 平逢山海拔451米,位于孟津至新安的邙山一带,是炎黄母族有蟜氏的生活地, 炎黄二帝的诞生地,被称为“炎黄故里”。 [27]黄帝的龙马归葬于平逢山顶,即“龙马古堆”。 宜苏山 宜苏山位于孟津县横水镇,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活动地,被称为“华胥故都”。也是第十世炎帝建都地。山上有华胥庙、炎帝洞等,七夕节便来源于宜苏山的七夕祭活动。 凤凰山 凤凰山海拔336米,是邙山主峰之一, 位于洛阳孟津县平乐镇,其名取自《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周成王定都洛邑后,率群臣宴游,见山上凤凰飞舞,故命名为凤凰山。 北魏时,冯氏家族墓地在这里,其中冯熙、冯诞皆曾封王,因此别称冯王山。 翠云峰 翠云峰海拔150米,其上树木森森,苍翠如云,故名翠云峰。道家始祖老子曾在翠云峰上炼丹养生,道教开山祖师张道陵也曾在翠云峰上修炼,翠云峰因而成为道教发祥地, 有“道源”、“祖庭”之称。 首阳山 首阳山海拔359.1米,为偃师境内邙山的最高峰。其名取自“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二人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绝食而死。

道教文化

相传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宫以奉祀老子。附近还有道教寺观吕祖庵、下清宫等古建筑。

邙山战事

两魏首战 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七月,发生东西魏争夺河南的重大战役。东魏将领侯景围困金墉城,被李弼击败,侯景率兵夜逃。次日,宇文泰带兵追杀侯景,反而陷入侯景在邙山布下的阵中,险些被擒。西魏援军及时赶到,大败东魏军,救出宇文泰。西魏撤军后,东魏权臣高欢却又夜袭金墉城,并成功夺回洛阳,此战以东魏获胜而告终。 两魏再战 东魏武定元年(543),高仲密因妻子被高欢之子高澄调戏,叛降西魏,虎牢关落入西魏手中,宇文泰大军抵达洛阳,高欢领兵10万到黄河北岸。宇文泰放火船东下烧河桥,没有奏效,高欢渡黄河,据山布阵,宇文泰主动进攻,被高欢探知。东魏大将彭乐率骑兵深入敌营,俘获5个亲王和各级官员共48人,东魏军乘此全线出击,斩首3万余级,宇文泰狼狈逃脱。次日,宇文泰从降兵口中了解到高欢位置,猛攻中军,高欢坐骑被射死,狼狈逃跑,差点被贺拔岳之弟杀死。后来西魏军失利,高欢进军到陕州,弘农王思政空城计吓退高欢。 兰陵入阵 北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伐齐,宇文护派十万大军围攻洛阳。北齐皇帝高湛派兰陵王、段韶与斛律光救援洛阳。由于周军强大,齐军不敢前进。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周军,兰陵王率五百骑兵乘胜追击,冲进北周包围圈,直抵金墉城下。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突破重围,大败周军,解洛阳之围。此战使兰陵王威名大振,士兵们作《兰陵王入阵曲》以颂之。 隋末战乱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王世充率两万兵马进攻疲惫的瓦岗军,瓦岗军首领李密在邙山南麓应战。王世充到达后,先派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瓦岗军损失惨重;又夜遣两百余骑兵入邙山,于凌晨发起猛攻。李密大败,逃往洛口仓,休整时,军中内奸作乱,致使王世充再度偷袭成功,降俘瓦岗军十余万人。此战为王世充称帝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 1944年五月中旬,日军大举进攻洛阳,国民党第14军94师守洛阳城,15军64师守西工、65师守北邙,15军的军部就设在北邙上清宫,军长武庭麟率将士死打硬拼,1万多名抗日官兵血洒翠云峰。在日军的多次进攻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上清宫成为一片废墟,偌大一座道观,只剩下翠云洞。

相关传说

邙山巨蛇 邙山上发生过一件历史奇闻,即唐玄宗时期天竺高僧善无畏降服邙山巨蛇一事。 《旧唐书·志·卷十七》记载:“天宝中,洛阳有巨蛇,高丈余,长百尺,出于芒山下。胡僧无畏见之,叹曰:‘此欲决水注洛城。’即以天竺法咒之,数日蛇死。禄山陷洛之兆也。” 能被官修正史收录,可见邙山巨蛇并不只是简单的民间传闻。该蛇“高丈余,长百尺”,按照1唐尺=31.209厘米计算,邙山巨蛇高3米多,长31米。这在当时震惊中外,唐人请来天竺高僧善无畏出面解决。善无畏本是东印度国王,后因厌倦王室争斗而出家,游历诸国,阅历颇深。来到中国后,受到了唐玄宗亲自慰问。善无畏观察邙山巨蛇的行为举止,感叹道,这条巨蛇准备引水漫洛城。于是用法咒对其进行攻击,几日后蛇死。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存在争议。两唐书均记载是天宝年间,而善无畏早在开元二十三年就已经圆寂。“天宝”可能是史官误记或有意为之。旧唐书声称此事是安禄山攻陷洛阳的前兆,而安史之乱又叫天宝之乱,将时间记为“天宝”,便可顺理成章地与天宝之乱联系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此事的发生时间更有可能是在开元年间。另有说法认为,降服巨蛇的人并非善无畏,而是善无畏的弟子,他们以善无畏的名义降服了巨蛇,此说法避开了时间误差。但不论是哪种说法,如今都难以考证,更多谜底有待考古揭晓。 二童追蟒 相传很久以前,昆仑山上住着一位老道和他的两个小弟子,他们整天在一个仙洞里修行。一天,老道对两个弟子说:“我要去天外一个朋友那里作客,这口大锅里煮的是从东海抓来的一条蟒,锅下面要不时架上柴禾烧,锅内要不时地加水,千万记住!”说完骑鹤而去。 这样,两弟子就天天给锅下架柴,锅内加水。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师傅还没有回来,两个小弟子有点急,就下山去了。一路上他们玩得开心,但总放心不下师傅交待的事,于是就在一家酒店买了些酒肉匆忙赶回。可是,火早已熄灭了,水也被黄蟒喝干了,只见那一条黄蟒正向东海方向逃去,所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黄水道。他俩慌忙沿着黄水道追去。这条蟒拐弯留下的水道,就是九曲黄河。 师傅回到仙洞,一看锅底火已熄灭多时,锅里黄蟒不在了。连叫小弟子也不应声,什么都明白了。他大叫道:“两个小畜牲放走了孽蟒,使它又要祸害人间了。”立即骑鹤追去。 两个小弟子追到天黑,眼看着蟒逃进了东海,正想休息,老师傅骑鹤赶到。大喝一声:“畜牲!你俩使黄蟒给人间留下了灾害,那你俩就永远守住这水道吧!”说完,两个小弟子便变成了两座山,一座在黄河北,叫王屋山;一座在黄河南,叫追蟒山,即今日的北邙山。后来,黄河南岸的人们觉得追蟒山不好听,就改叫邙山。 牡丹传说 邙岭大道旁有牡丹园,年年花开,岁岁飘香。是谁种下了第一株牡丹?邙岭一带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北邙山上的一对夫妻从老鹰爪下救下一只鹦鹉。鹦鹉知恩图报,衔来一株灵芝。妻子吃了灵芝,生了个胖小子,取名鹦哥。多年后,瘟疫流行,乡亲们染病。鹦哥在南极仙翁的指点下,潜入天宫,从瑶池偷了一葫芦救命金丹,撒向邙山。金丹落地生奇花,乡亲们用花根熬药喝,都恢复了健康。因为这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变的,众人称其为牡(母)丹。 另有传说,穷小伙黄喜上邙山砍柴,常给山泉旁的紫牡丹浇水。紫牡丹变成美女报恩,帮黄喜生火做饭。她让黄喜和自己轮流口含宝珠一百日,以助她化身凡人。不料,黄喜受石头精蛊惑,吞下宝珠,感到浑身灼热,跳入山泉。紫牡丹亦随他投身山泉。后来,山泉旁长出黄牡丹和紫牡丹,并被移植到了城中的姚家和魏家,得名“姚黄”“魏紫”,被古人奉为牡丹花王、花后。

对外影响

邙山的影响波及海外。隋唐时期,洛阳是国际闻名的大城市,在外国人眼中美如天堂。当时有些韩国学子,把“日夜读书后,欲游洛阳天。为国立功德,芳名百世传”当成座右铭,梦想到洛阳留学,获得洛阳“绿卡”,长居洛城,死葬北邙。 韩中文化交流会会长、韩国全国市道观光协会会长姜元求先生谈起洛阳时,唱起了儿时的歌谣《洛阳城》,歌词大意是:“不妨看看洛阳的北邙山,多少英雄和美女埋葬在那里……” 据说,受唐朝的影响,为表达对洛阳的崇敬和怀念,韩国人把汉城附近的一座山也命名为“邙山”。

衍生作品

诗词 东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汉末《后汉书·志·第十三》载童谣:“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晋·张载《七哀诗》:“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唐·韩愈《[[]]赠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着人间。” 唐·沈佺期《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唐·白居易《浩歌行》:“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唐·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置处。 唐·张籍《北邙行》:“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日峨峨。朝朝暮暮长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寒食家家送纸钱,鸱鸢作窠衔上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金·元好问《临江仙》:“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仰首望飞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元·张养浩《山坡羊·北邙山怀古》:“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明·杨慎《廿一史弹词》“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明·薛瑄《北邙行》:“北邙山上朔风生,新冢累累旧冢平。富贵至今何处是,断碑零碎野人耕。” 明·汪广洋《过北邙山》:"北邙山上多青楸,北邙山下有荒丘。青楸摇落荒丘在,风雨凄凄狐兔愁。" 小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第九十七回,李纨想着:“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8年,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邙山歃血结盟。 东周时期,8位周王葬于邙山,老子李耳曾在邙山炼丹。 东汉三国 东汉时期,5位皇帝葬于邙山; 张道陵曾隐居北邙山修道,汉和帝三诏不出,此后遍访名山,著道书二十四篇,被尊为道教创始人。 三国时期,两位曹魏帝王葬于邙山,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后主孙皓亦葬于邙山。 魏晋南北 西晋时期,5位皇帝葬于邙山。 南北朝时期,6位北魏皇帝葬于邙山,南陈后主陈叔宝亦葬于邙山。 此外,北魏胡太后曾在邙山举行僧尼斋会,朝臣皆出席。 东魏两度在邙山击败西魏,北齐兰陵王于邙山大破北周,一战成名。 隋唐五代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初三,隋炀帝登顶邙山,南望龙门,选择在邙山与龙门之间的区域建都,即隋唐洛阳城。 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王世充在邙山击败李密的瓦岗军,次年建立郑王朝。 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将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葬于邙山,并特许百济王室旧臣赴哭。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邙山建设上清宫以祭祀老子,中国道教史上首座上清宫就此诞生。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武则天在邙山之阳举行亲蚕礼,“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 唐代时,邙山陵墓群已达到饱和状态,难以满足李唐皇室修建大规模陵寝的需求,因此唐朝皇帝并未葬于邙山,李唐皇族墓葬大多集中在洛东和洛南。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孟昶、吴越国王钱俶、南唐后主李煜均葬于邙山,但陵墓规模相对较小。至此,邙山所葬帝王已达33位。 宋金时期 宋朝时期,邙山已“无卧牛之地”,因此北宋皇帝大多葬于洛阳盆地东部。 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邙山被改名为太平山,称旧名者按照违反规制论处。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明太祖第二十五子伊厉王葬于邙山,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亦葬于邙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