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北極濤動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目錄

名詞解釋

連接着另一個更大的循環,那就是北極濤動(AO)。北極濤動北緯55°地區之問的地面大氣壓力的周期性變化。位於北緯國的阿拉斯加州南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北緯55°就是低壓,反之亦然。當北極的氣壓為低值時,北極濤動指數為正。

北極濤動指數為正時,高壓區向南擴展,風暴路徑北移,穿過斯堪的納維亞和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地中海地區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天氣乾燥,而歐洲和亞洲天氣溫暖。當北極濤動指數為負時,中緯度地區的氣壓相對較低,地中海地區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天氣變得潮濕,出現更多風暴和龍捲風,而歐洲和亞洲的內陸地區比較寒冷。

一些氣候學家認為北大西洋波動/北半球環行模式(NAO/NAM)是影響範圍更為廣泛的北極濤動(AO)的一部分。據此,這種現象有時被總稱為北極濤動/大西洋波動(AO/NAO)。

2010年1月2日,瑞士天氣嚴寒,寒潮給歐洲大部帶來強降溫。

通常北極極地中心為低氣壓控制,有着極冷的空氣,並被周圍的高氣壓包圍着。這種「南高北低」的態勢稱為北極濤動正位相。在這種情況下,冷空氣都被限制在極地範圍,因此人們會感覺冬天也不那麼冷。

但是從21世紀初開始,北極濤動正位相逐步減弱,開始向負位相發展,也就意味着,「南高北低」逐漸轉為「南低北高」,北極極地中心逐漸被高氣壓控制,之前一直限制在極地範圍的冷空氣就被排擠南下,導致寒流出現,從而影響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氣溫。2009/2010年正是這種情況,而被排擠出來的三股冷空氣就正好影響了東亞、歐洲及北美三個地方,造成極端冷事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