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建立縮圖錯誤:檔案的尺寸超過 12.5 MP

北宿鎮位於"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故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鄒城市西郊,市工業園區腹地,距鄒城市區5公里。北依"三孔"聖地─曲阜和"五嶽之尊"泰山,南連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煙波浩渺的微山湖,東臨"岱南奇觀"─嶧山,西接水泊梁山和素有"江北小蘇州"之稱的濟寧。[1]

目錄

簡介

全鎮共有45 個村,總面積74.93平方公里,臨城靠礦,交通便利,通訊快捷,資源豐富,農業林茂糧豐,結構調整趨於合理,工礦企業發展強勁、門類齊全,產品形成20多種系列,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是一個集農業型、城郊型、工礦服務型於一體的新興文明重鎮。北宿鎮黨委、政府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方針,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同步推進。2018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完成3.1億元。被確認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連續17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蟬聯兩屆"中國鄉鎮之星"、"齊魯鄉鎮之星",被評為"中國鄉鎮管理先進單位"、"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

沿革

民國年間屬於鄒縣第五區,1944年為鳧山縣第七區,1949年為鄒縣第十一區,1955年改為賈莊區,1958年9月成立落陵公社,1982年改北宿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73.6平方千米,人口8.1萬人,轄大北宿、北屯、羅廠、西丁、羊廠、趙家廠、東丁、前丁、岳莊、河北郭莊、故下東、故下西、河北辛莊、霍村、南漸興、後瓦屋、南屯、前瓦屋、大賈東、大賈后、大賈前、小賈莊吳官莊西丁莊、後萬、西孟莊、小北宿、西興隆、前萬、中落陵、丁家莊、東落陵、谷堆、西落 陵、孟家樓、馬家樓、西江、東江、南落陵、大崗、西崗、中毛堂、東毛堂、西毛堂、曹莊45個行政村。[2]

古蹟

萬章墓

位於北宿鎮萬村。據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鄒縣誌》載:"萬章墓,在城南十里,有萬村。"光緒十八年(1892年)《鄒縣續志》亦載:"萬村,在城南十里。明成化時縣令張泰於村東訪得萬章墓。據考,萬章墓享殿等最早應建於宋代,墓地原有元、明、清碑刻多塊,今已無存。此村當即萬章故居,或其子孫聚居於此,故村以萬名。"

萬章是孟子的高徒,稟賦聰明,勤奮好學,能言善辯,才華出眾,常向孟夫子提問求教,與同窗公孫丑一同協助老師著《孟子》七篇,其中一篇即為《萬章》。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於孟廟西廡。《孟子》七篇中有《萬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22次之多;對孟子發問達38次之多。《史記》載,孟子晚年同萬章等弟子談論經書,並和萬章等著《孟子》。後人為紀念萬章,為其修建了享殿陵園。今萬章墓地呈長方形,總面積為3200平方米。前部為一小神道,中有享殿3楹,單檐硬山式建築,前有廊,後有門,殿內曾設供案擺放萬章木主牌位,後損壞。享殿後即萬章墓冢、封土高2.2米,直徑6米。墓地有古柏46株,古楊1株。萬章墓被列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萬章穿雙登雲鞋,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萬章就是憑藉此鞋,寒暑易節往返於晉地和鄒國求學。後生母病故,父親續娶。繼母表面待萬章很好,卻心生妒意。而萬章卻對繼母如同生母,離家千里,仍按時回家看望雙親。後父親病故,萬章更加孝敬繼母。但繼母竟起惡念。她偷偷為萬章做了一隻假鞋,趁萬章熟睡之際,把登雲鞋換了一隻。翌日萬章象往常一樣,拜別繼母后登程。哪知一隻登雲鞋法力耗盡,從半空中跌落下來,掉在鄒城西南一個村莊田地里摔死,當地百姓遂將萬章就地埋葬。至今萬章墓祠尚在,村名"萬村",卻沒有萬姓後人。

明魯康穆王墓

據1950年出土的明王墳碑文記載,明魯康穆王葬於羊廠村。弘治四年以鎮國將軍襲封,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死後葬於此。

漆女城遺址

位於岳莊村。遺址是以龍山文化為主,兼及周至漢代文化遺存。遺址系台形高地,較周圍農田高出2至3米。遺址面積約12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達3米左右。據考證,漆女城是原始社會晚期居住遺址,春秋時期是邾國漆邑,後屬魯國,一直延續到隋唐才逐漸荒廢。《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載:"邾庶其以漆,閭邱來奔"。杜注:南平陽縣東北有漆鄉。《十三州記》漆鄉,邾邑也。西漢劉向在《列女傳》中為漆女立傳,褒揚漆室女憂國不嫁,故又稱該地為漆女城,俗稱七女城。漆女城遺址文化內涵豐實,1985年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特產

香椿芽為北宿名優特產。俗說"漸興的蘿蔔沙河頭的瓜,前後瓦的香椿芽"。前後瓦屋即北宿鎮兩個自然村。從明代起,這兩個村開始培植香椿芽,曾經是皇宮的貢品。歷經數百年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點。瓦屋香椿芽歷來有"頭茬金,二茬銀,三茬也養人"之說。瓦屋香椿芽的最大用場是用來醃製鹹菜,醃製工藝考究,要求加鹽適量,揉搓適度,而後在背陰處晾曬;晾好後的鹹菜,應與鮮芽子的重量相等方為合格,然後才裝入特製的瓷缸密封。"瓦屋"為鄒城香椿芽出口東南亞地區的老牌商標,很久以前,瓦屋香椿芽就名揚海內外,遠銷穗、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投資環境

北宿鎮臨城靠礦、區位優越、交通發達、通訊便捷,東臨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西臨京杭大運河,距濟南飛機場150公里,距濟寧機場25公里,京滬鐵路、嵐濟公路、濟棗公路貫穿境內,轄區內白馬河黃金水道經微山湖直達寧、滬、浙,建有年吞吐量10萬噸以上的碼頭12個。通訊傳輸由寬帶網與國際互聯網連接,程控電話2萬餘門。年產800萬噸的國家大型煤礦兗礦集團南屯煤礦、北宿煤礦和濟寧地方煤礦--落陵煤礦,煤炭地質總儲量10億噸以上。按照"項目立鎮、工業強鎮、科技興鎮、流通富民"的工作思路,全鎮經濟高點定位、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建有省級科普示範基地北宿現代科技農業特色示範園,形成了高檔鮮食葡萄、黃金梨、精品特果菜、高檔花卉苗木、肉鴨養殖及屠宰加工、10萬頭純瘦肉豬養殖、萬畝高效糧菜立體間作、萬畝速生豐產林等八大特色農業生產培植基地。治理後的6000畝採煤塌陷地生態觀光農業生產區,被確定為"全國採煤塌地治理樣板工程"。工企業門類齊全,形成了建築建材、礦山配件加工、機械製造、中高檔家具、紡織、礦山化工、物流配送、生物製藥八個經濟體系。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110餘個,省級工業園區-鄒城市工業園痤落於北宿境內,入園項目已達50餘家。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規範化管理,共投融資3億元改造擴建小城鎮,初步形成了東部工業區,西部商業區,南部商住區,北部商貿區的小城鎮建設格局。高標準配置了紅綠燈交通崗、隔離帶等交通安全設施,率先在濟寧市範圍內對農村小城鎮實行了城市化管理,被確定為 " 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投資600餘萬元開闢了小城鎮新區骨幹大道,配套水、電、訊等基礎設施,投資160萬元占地30餘畝的街心花園廣場加速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國內通訊傳輸覆蓋全境並與國際網絡融為一體,是濟寧市首批電話鎮。精神文明建設深入發展,全鎮有20餘個村莊被評為市、鎮文明村莊、單位,各村都已建成一條文明街,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形成了以嵐濟公路為主軸綠的綠化經濟長廊。 該鎮先後獲得中國鄉鎮之星、中國鄉鎮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前200名鄉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等榮譽,並自1986年以來,連續18年保持省級文明鎮稱號。

產業特色

北宿鎮立足促進農民增收,採用優化品種結構、搞好產業調整、推進產業化等措施抓好秋種,為農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優化品種結構,推行區域化種植。2008年在小麥品種的選用上,重點推濟麥20、泰山9818、冬豐611和白硬冬2號等品種,走區域化、規模化種植的路子。同時認真抓好優質專用小麥示範田建設,今秋將達到4.5萬畝;該鎮農業部門及時搞好良種調劑和技術指導,同時做好科學施肥、種子包衣、藥劑拌種等技術措施的落實。

選准主導產業搞調整。該鎮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蔬菜業和優質林果業,擴大種植圓蔥1萬畝、優質大蒜1萬畝、黃金梨600畝、高檔鮮食葡萄1000畝,以治理後的塌陷地和村邊、河邊、地邊、路邊為主新發展用材林5000畝以上;繼續推廣"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壯大發展肉鴨、奶牛、生豬、養雞等養殖業的基地和公司規模,促進農業結構向科技型、規模型、生態型、效益型轉變。[4]

效能建設

北宿鎮從規範機關行為、完善運行程序、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幹部素質入手,大力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一是抓活動促效能。鎮效能辦、團委、婦聯組織開展了"迎'五四'、強效能、獻良策、共建和諧新北宿"演講比賽活動,下步,還將舉辦北宿"效能之星"評比以及機關禮儀舉止培訓課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端正機關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不斷增強效能觀念。二是抓作風促效能。在鎮機關實施了全員包村制度,所有機關工作人員每周到所包村不得少於6次,每次在村時間不少於3小時,着力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對工作的激情,做到工作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創造。進一步樹立公道正派的理念,切實改進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三是抓工作促效能。該鎮將效能建設各項要求貫徹落實到工作之中,以工作成績評定效能優劣,要求全體機關人員圍繞爭創"全國500強"和建設"現代化工業生產基地、重要現代物流中心、高效農業示範區、生態園林小城鎮"的目標,結合各自本職工作,進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我該怎麼辦"大討論,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促進機關效能建設。

特色村屯

東故村 東故村位於鄒城市西部,鎮政府北面,緊靠濟寧--鄒城公路,並有鐵路線通過,交通四通八達,資源豐富。

東故村有着悠久的歷史,所以民風十分淳樸,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單位、市文明村莊、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

村民福利待遇豐厚,98、99兩年分配補助現金人均600元,2000年人均現金400元,2001年人均500元,還為村民辦保險投資300萬元,給25歲以上的村民都辦了養老保險(55周歲年須交保金600元),給純女戶開辦了養老保險,給全體村民都辦了家庭財產保險,給全村16周歲以上的村民都辦了意外傷害保險,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15元零花錢,8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100-200元的壓歲錢。

南落村位於北宿鎮駐地西南方向2公里處,據村內鮑氏祖碑上記載,唐元和年間,唐穆宗出巡路過此村,見村內老人鶴髮童顏,孩子聰明活潑,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深感快慰,便將該村取名為安寧莊。至清光緒年間,村內出現了六世同堂的大家庭,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周歲嬰孩,全家相處甚歡。當地官員親書一塊"六世同居"的匾額掛在門上。這塊記載見證了大家庭興旺發達的牌匾至今仍保存完好。

旅遊資源

北宿鎮西故水上遊園 北宿鎮西故水上遊園位於北宿鎮西北方位,距鎮駐地2.5公里,屬採煤塌陷地生態開發治理的人工湖,總面積6000畝,共分綜合服務區、綠色無公害果菜生產區、綠化林木花卉區、水產養殖加工區、畜禽養殖加工區、生態觀光旅遊區、岸邊休閒健身廣場,是典型的現代生態觀光旅遊農業示範區。

綜合服務區:配套生態觀光旅遊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技術推廣中心,開發治理中心,建綜合服務1幢1200平方。設置完善觀光旅遊農業綜合管理服務配套組織和服務體系。

綠色無公害果菜生產示範區:配套綠色特果菜組培中心200畝,特果菜種苗繁育中心300畝,綠色特果菜生產區600畝,特果菜加工貯藏區建貯藏量1000噸冷庫1處。

綠化林木花卉生產區:配套優質葡萄生產基地200畝,觀賞花卉苗木生產基礎300畝,花卉展銷區6000平方米。

水產養殖加工區:配套60個養魚塘,500個大水面養魚網箱。

畜禽生態養殖生產加工區:配套10萬隻養鴨場15處,引進培育英國櫻桃谷鴨,生態型肉食鴨製品基地即"鄒城市呱呱鴨製品有限公司"一處,種鴨場、孵化廠、飼料廠各一處。

水上生態觀光旅遊區:配套建設觀光園、水上遊樂園、垂釣園、水上餐飲娛樂園、"農家游"度假村、綠色食品配送中心。

①觀光園:精品香瓜等100畝,櫻桃番茄等高檔水果150畝,高檔鮮食葡萄200畝,供旅人自由採摘品嘗、購買。

②水上遊樂園:建觀光亭閣5個(觀光閣、餐照亭、觀荷亭、迎客亭、春亭),全部為仿古建築,每個造價2-3萬元。購置水上觀光汽艇10台,腳踏式小型遊船20個,中小型機動遊艇3部。

③垂釣園:建高標準的魚場30個,定點釣魚台600個,屬濟寧市範圍內最好的郊外垂釣漁場,可同時承接300人以下的釣魚比賽。共承接市內外釣魚比賽1000餘人次。

④水上餐飲娛樂園:建漁家樂餐館服務項目5個,配套觀光閣、休閒亭、水雲間觀荷閣等高中檔房間50間,水上仿古簡易餐廳60個,可同時承接500名遊客餐飲娛樂。

⑤"農家游"度假村:配套遊客服務中心、客房部、餐飲部、旅遊紀念品製作配送部、綠色觀光農業項目開發部、文娛活動中心,購置環湖遊玩車輛10部。

⑥綠色農產配送中心:根據遊客要求,將生產的綠色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嚴格消毒、包裝後,配送觀光旅遊人員和商場超市。 岸邊休閒健身廣場:占地100畝,投資600萬元,配套休閒健身器材和高檔綠化花卉樹木,滿足遊客小憩休閒。

魚鴨戲水、遊人如織、田園詩意、風景如畫,生態開發治理後的西故塌陷地,水上觀光旅遊項目,呈現出了"水裡魚鴨戲蓮藕,岸邊垂釣拂楊柳"的田園美景,被譽為鄒城的"小江南"和孟子故里"小西湖",旅遊旺季客流量一天可達上千人,或垂釣,或划船,或岸邊拂楊柳小憩,或鄉間美味小酌,或攜妻帶子遊戲於林果叢中。每年接納遊客10萬餘人,成為城礦職工節假日休閒的最佳去處。[5]

為民服務

全面完成鎮中心小學、毛堂小學建設,優化區鎮教育硬件環境;

推動完成鎮敬老院二期改造工程,提高孤寡老人集中供養水平;

完成城郊派出所建設,有效維護新汽車站周邊城區、礦區的社會穩定;

實施完畢52個村居聯合供水和小農水重點縣二期工程,讓區鎮居民吃上放心水、用上"小農水";

完成中心片區集中供熱工程,供熱面積120餘萬平方米,幫助更多群眾溫暖過冬;

完成以1號路、4號路、西外環南延為主的道路配套設工程,進一步優化區鎮投資環境;

分步實施村與村連接線整治,提升"戶戶通"配套設施標準,方便群眾出行;

新增2條以上公交通車線路,"拉近"城鄉距離;九是啟動區鎮商務服務中心建設,加速服務業發展;

啟動北宿花園二期建設、西故和羅廠搬遷改造,完成岳莊改造一期建設、東沙社區二期建設。

榮譽

該鎮先後獲得中國鄉鎮之星、中國鄉鎮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鄉鎮、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齊魯鄉鎮之星、山東省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前200名鄉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等榮譽,並自1986年以來,連續18年保持省級文明鎮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