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磁共振中心
北京核磁共振中心位於應用基礎研究,將主要開展有關生物大分子的溶液結構與功能關係、生物大分子之間及其與小分子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的主鏈和側鏈的動力學性質,以及結構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併兼顧其具有發展前景的研究和新的實驗技術的研究。
目錄
機構簡介
北京核磁共振中心是由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和總後衛生部共同投資,依託於北京大學建立的國家公用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實驗室。1999年10月11日,四方簽訂了共建協議,開始籌備工作。2002年11月4日,經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心目前擁有三台液相核磁共振譜儀,其中有我國首台高場高分辨率800MHz核磁共振譜儀,另有600MHz核磁共振譜儀和配有高靈敏度低溫探頭的500MHz核磁共振譜儀。同時,中心還擁有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專用計算機[1]及相關軟件,以及進行生物樣品製備和同位素標記的生物學實驗室及相應配套的儀器設備。
主要工作
北京核磁共振中心作為國家公用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實驗室。我們的工作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科研工作。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定位於應用基礎研究,將主要開展有關生物大分子的溶液結構與功能關係、生物大分子之間及其與小分子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的主鏈和側鏈的動力學性質,以及結構基因組學方面的研究,併兼顧其它具有發展前景的研究和新的實驗技術的研究。二是對外測試。作為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核磁共振中心自成立以來本着開放共享的原則,通過各種形式為各大專院校、研究所和產業部門提供了服務和測試,還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中心擁有專業的測試隊伍,測試人員具備良好的技術水平,對外服務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評。
交流與合作
中心現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這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動物所、美國的密執安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聖迭戈大學、加拿大的皇后大學等多家單位。中心希望能與更多的國內外生物學領域同行進行廣泛交流與合作,共同開展重要的生物學課題研究,並承接需要用液態高場核磁共振譜儀的重大相關課題。
中心為發展一個能夠代表我國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研究水平的基地;建設成為不僅是國內一流的,而且是國際一流的核磁共振研究基地,而不斷地努力。現在,每年在生物、化學、物理和計算機等領域招收一定數量的研究生,以培養核磁共振領域的高級專業研究人員。中心由北京大學兩位長江特聘教授夏斌和金長文負責,兩人同時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2]。
參考文獻
- ↑ 計算機輔助技術CAD,道客巴巴,2016-04-07
- ↑ 教授級別是如何劃分的,環球網校,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