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製品
化學製品是我國化工行業中收入最多、利潤貢獻最大、細分行業最多和企業數量最多的細分行業。依據國家統計局關於製造業的劃分標準,我國專用化學品製造行業包括化學試劑和助劑製造、專項化學用品製造、林產化學產品製造、信息化學品製造、環境污染處理專用藥劑材料製造、動物膠製造、炸藥火工及焰火產品製造和其他專用化學品製造8個細分領域。包括PE,是乙烯經聚合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1]
目錄
概念
一般而言,化學製品中專用化學品和精細化學品共同構成了「精細化工」概念,其中一些技術含量較高、工藝先進的產品則同時屬於「化工新材料」範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關係密切。[2]專用化學品種類繁多,下游用途廣泛。相當比例的化學產品仍處於導入期,因此專用化學品行業總體成長性突出。
聚乙烯
定義
在工業上,也包括乙烯與少量 α-烯烴的共聚物。聚乙烯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最低使用溫度可達-70~-100℃),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鹼的侵蝕(不耐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吸水性小,電絕緣性能優良;但聚乙烯對於環境應力(化學與機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熱老化性差。聚乙烯的性質因品種而異,主要取決於分子結構和密度。採用不同的生產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產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見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來製造薄膜、容器、管道、單絲、電線電纜、日用品等,並可作為電視、雷達等的高頻絕緣材料。隨着石油化工的發展,聚乙烯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產量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總生產能力為24.65 Mt,在建裝置能力為3.16Mt。
聚合壓力大小:高壓、中壓、低壓;
聚合實施方法: 淤漿法、溶液法 、氣相法 ;
產品密度大小: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線性低密度;
產品分子量:低分子量、普通分子量、超高分子量。
生產方法
分為高壓法、低壓法、中壓法三種。高壓法用來生產低密度聚乙烯,這種方法開發得早,用此法生產的聚乙烯約占聚乙烯總產量的2/3,但隨着生產技術和催化劑的發展,其增長速度已大大落後於低壓法。低壓法就其實施方法來說,有淤漿法、溶液法和氣相法。淤漿法主要用於生產高密度聚乙烯,而溶液法和氣相法不僅可以生產高密度聚乙烯,還可通過加共聚單體,生產中、低密度聚乙烯,也稱為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近年來,各種低壓法工藝發展很快。中壓法僅菲利浦公司仍在採用,生產的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
中國鋯化學製品的發展及前景
鋯化學製品的發展
中國鋯業的發展是艱苦和曲折的,但對世界鋯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鋯業的發展歷經下列幾個階段。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曾經用碳氯化法生產過無鉿的核用金屬鋯,那時有上海紅色冶煉廠、901廠、錦州鐵合金廠;同時還有上海五一化工廠、北京有色金屬熔煉廠、水口山六廠和河南焦作化工總廠,用硫酸法生產氧化鋯。由於我國核工業尚未發展,氧化鋯未能在工業上取得應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環境污染等都存在嚴重問題,資金也比較困難,因此,這些工廠的規模一直未發展起來,大部分工廠停產、轉產、關閉,只有少數工廠保留、待觀、試驗。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由於國外氧化鋯應用的發展,影響了中國。特別是氧化鋯在衛生陶瓷方面的應用,促進了氧化鋯的發展。但由於原有的工藝技術落後、工藝流程過長、產品質量差、環境污染嚴重等,迫使人們進行氧化鋯生產工藝的改進研究,以後就確立了工業上應用的 NaOH 燒結和HCl 分解工藝生產氧化鋯,並於1978 年建立第 1家按 NaOH 燒結工藝生產氧化鋯的工廠—宜興化工廠。與此同時,在湖州也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生產廠。產品質量在當時(在國內)還是比較好的,但規模都比較小。因為當時在國內氧化鋯的應用還是很陌生的,所以銷量不是很大。
由於氯氧化鋯的生產工藝複雜,環境污染嚴重,為了保護本國的利益,發達國家幾乎把這個低利潤、高能耗、高污染的前期生產工藝去掉,而保留高效、無污染的深加工工藝。因此發達國家氯氧化鋯幾乎都停止生產,從國外採購氯氧化鋯原料,這樣就促進了中國鋯工業的發展。隨着 1980 年中國向世界市場開放,氯氧化鋯開始出口,宜興化工廠規模得到迅猛發展。這也許是中國鋯工業發展的轉折點。隨着外貿的擴大,鋯化學製品品種增多,產量增大,企業效益良好。由於利益驅動,這時在國內發展了一批新的企業,生產能力有所增長,但生產量跟不上生產能力。原因:① 原工廠的鋯英砂原料是來自海南、廣東,價格比較便宜,但有一定的放射性(鋯英砂本身並沒有放射性,而是由於鋯英砂中獨居石的存在的影響),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② 由於不合理的人才流動,粗糙的生產技術轉移,低效高耗的生產工藝,惡劣的生產環境,所以產量上不去;③ 工藝過程檢測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檢驗跟不上,致使產品質量差。這段時期生產廠家雖增多,並未影響到氯氧化鋯的價格和市場。隨着客戶需求增加,工廠開始擴大產品品種,如硫酸鋯(ZOS)、鋯基碳酸鹽(ZBC)和醋酸鋯(ZAC)等。這時期,包括硫酸鋯和鋯基碳酸鹽在內的氯氧化鋯總產量約為10000 t。
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南非、澳大利亞的鋯英砂進入中國,鋯化學製品的質量、工藝技術水平、回收率均有所提高。同時,根據國外客商的要求,鋯化學製品的種類也擴大了。在利益的驅動下,生產廠家進一步增多,鋯英砂供應充足,原材料價格下降。氯氧化鋯出口量猛增,促進了中國鋯化學製品工業的發展。但由於信息交流不暢,企業間缺乏溝通,國內氯氧化鋯的生產廠家增加太多,企業相互競爭,相互壓價,價格下跌。同時由於產量猛增,技術和檢測手段跟不上,產品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嚴重,不利於我國鋯化學製品的發展。這時期的產量約為 20000 t。 1990 年以後,世界鋯化學製品市場擴大,鋯陶瓷顏料、釉料需求量大增。西方國家在中國建立了許多生產陶瓷釉料的合資企業,導致 ZrO2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大大刺激中國鋯化學製品的發展,新建工廠蜂擁而上,原有企業生產量連續增產。在中國,第 1 次出現了鋯化學製品供大於求的現象,產量達到40000~45000 t。價格下跌,企業效益明顯下降。
鋯化學製品的生產方法
從鋯石中提煉ZrO2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藝,主要過程是除去鋯石中的 SiO2。應用的主要方法有:① 氫氧化鈉分解,通過水洗除Si,酸轉化,煅燒而獲得 ZrO2;② 在高溫下與碳反應,形成碳(氮)化鋯,然後氯化生成四氯化物,溶解在水中,通過酸轉化結晶,煅燒獲得 ZrO2;③ 等離子分解鋯英砂後過濾,直接獲得 ZrO2;④ 電弧熔融分解鋯英砂直接獲得 ZrO2。除等離子法之外,其他 3 種方法在我國都有採用。
FSZ和 PSZ在美國、英國、南非、日本和中國都有生產,但中國的產量在明顯增加。而日本持有PSZ 的關鍵工藝。
趨勢和展望
由於二氧化鋯陶瓷的發展、陶瓷釉料需求量的增大及 TiO2 塗料的發展,促進了二氧化鋯及鋯化學製品的發展,使得鋯化學製品需求量不斷增加。今後對鋯化學製品提出的要求是:① 與應用的產品比較,應重點開發較低毒性和更好的環境適應性的新產品;② 提供某些 「 敏感」 的化學性,它能引出新的應用,如燃料電池;③ 開發耐熱、耐磨性質的產品,以替代金屬材料。
隨着更多 TiO2 塗料和止汗藥的生產,對氯氧化鋯的用量將會大量增加。我國對塗料乾燥劑的需求量相對較少。氨基碳酸鋯鹽紙塗層在快餐行業迅速發展,對氯氧化鋯的需求也會增加。皮革鞣劑市場需求有所減緩,但毫不懷疑,隨流行趨勢變化需求也會有所增加。催化劑的應用有望增加,尤其是汽車催化劑,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應用會有顯著增加。鋯化學製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重要,已應用的氧化鋯製品的產品不下 30 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會更依賴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