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紅海獸圖圓盒
藏品簡介
藏品鑑賞
剔紅海獸圖圓盒,高6厘米,口徑15厘米。 盒由完全相同的兩部分合成。盒外朱漆雕落花流水,幾隻海獸戲於滾滾波濤之中,刻劃生動。盒內髹黑光漆,蓋內正中有刀刻填金楷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盒雕工精細純熟,波紋如絲,一刀剔下,不見敗痕,表現出乾隆時期雕漆工藝的一種嶄新風貌。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兩種原因,一是受明晚期嘉靖、萬曆雕漆犀利深峻、刀不藏鋒之風格的影響,二是此時的雕漆使用了「牙作」匠人。據檔案記載,乾隆初年,造辦處「漆作」尚無雕刻匠人,故皇帝命在造辦處「牙作」當差的南方刻竹名匠從事雕漆製作,如乾隆「三年十月十四日,傳旨:『雕漆盒若漆得時,交牙匠雕刻。』」。這種以刻竹技法雕刻的漆器,自然把南方刻竹那種奇峭清新、精緻細密的風格帶到雕漆中來,使乾隆時期的雕漆呈現出刀鋒犀利深峻,稜線精密有力的鋒棱之美。如此件海獸圖圓盒,雕刻之精幾乎無懈可擊。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此盒製作共耗時一年半之久,足見此件雕漆作品耗工費時之巨。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