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辰翁(1233年2月4日-1297年2月12日),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後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3] ,《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

劉辰翁
劉辰翁
原文名 Chenweng Liu
出生 (1233-02-04)1233年2月4日
中國廬陵灌溪
逝世 1297年2月12日(1297-02-12)(64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詩人
知名作品 《須溪先生全集》
《水調歌頭·不見古時月》[1]
《摸魚兒·又非他》[2]
《浪淘沙》

目錄

愛國詞人

劉辰翁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詞的方面。在南宋末年的詞人中,他的愛國思想與民族情緒反映得最為強烈,[4]一派的愛國主義傳統的繼承者。《四庫全書總目》稱他"於宗邦淪覆之後,懷麥秀,寄託遙深,忠愛之忱,往往形諸筆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這是對劉辰翁為人和詞作的思想內容的正確評價。

人物經歷

劉辰翁幼年喪父,家貧力學。景定元年(1260)至臨安,補太學生。理宗景定三年(1262)廷試對策,因觸忤權賈似道,被置進士丙等,由是得鯁直之名。度宗咸淳元年(1265)曾出任臨安府學教授。咸淳四年在太平州江東轉運使江萬里處任幕僚。德元年(1275)五月,丞相陳宜中荐居史館,辰翁辭而不赴。十月又授太學博士[5],其時元兵已進逼臨安,江西至臨安的通道被截斷,未能成行。當年文天祥[6]起兵抗元,辰翁曾短期參與其江西幕府。宋亡以後隱居不仕,埋頭著書,以此終老。

作品

1、《水調歌頭·坐久語寂寞》

坐久語寂寞,泉響忽翻空。不知龍者為雨,雨者為成龍。看取交流萬壑,不數飛來千丈,高屋總淙淙。

水調歌頭·五五復五五

[宋] 劉辰翁

五五復五五,二八且重重。後天先甲如此,滿月喜相逢。一日須傾三百,月小又輸一日,不滿九千鍾。但願客常滿,莫問海尊空。 賦長篇,賡短韻,剩談叢。亂來風日自美,一橘兩衰翁。幾見東陵瓜好,又看西鄰葵爛,半醉半醒中。偶得洞賓象,混混起相從

水調歌頭·似似不常似

[宋] 劉辰翁

似似不常似,似我一生徒。畫工自畫龍種,忽近海飛魚。大笑北宮稱弟,遂使西河疑女,同氣自椒萸。且謂杜公者,即是老君乎。日給華,芎蓏本,薛羊書。馬師真只這是,可是躄浮圖。大小盧同馬異,天下使君與操,但欠虎銅符。說甚左眼痣,已過洞庭湖。

水調歌頭·明月幾萬里

[宋] 劉辰翁

明月幾萬里,與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幾時留。何處胡笳三弄,尚有南樓餘興,風起木颼颼。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歌赤壁[7],賦黃樓。人間安得十客,譚笑發中流。看取橫江皓彩,猶似瀋河白璧,光氣徹天浮。舉首快哉去,燈火見神州。

水調歌頭·寂寂復寂寂

[宋] 劉辰翁

寂寂復寂寂,此月古時明。銀河也變成陸,灰劫斷槎橫。歷落英雄孺子,滅沒龍光牛斗,勝敗黯然平。玉笛叫空闊,終有故人情。雁南飛,烏繞樹,鶴歸城。問君有酒,何不鼓瑟更吹笙。我飲嗚嗚起舞,我舞僛僛白髮,顧影可憐生。舊日中秋客,幾處幾回晴。

文學成就

劉辰翁生前著述甚豐,但其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詞的方面。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際,憤奸臣誤國,痛宋室傾覆,滿腔愛國熱忱,時時寄於詞中。《歷代詩餘》引張孟潔的話說:"劉辰翁作《寶鼎現》詞,時為大德元年(元成宗年號,公元1297年)。自題曰:'丁酉元夕',亦義熙舊人(按:指陶淵明)只書甲子之意。

"在劉辰翁的詞中,凡屬書甲子的詞,都是暗示自己不承認元朝的統治,感懷時事、追念故國的作品。他的最有價值的作品,就是這些感懷時事的愛國詞。還在南宋亡國之前,他的某些詞就強烈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如〔六州歌頭〕一闋,題為《乙亥二月,賈平章似道督師至太平州魯港,未見敵,鳴鑼而潰。後半月聞報,賦此》。這首詞是就恭帝德元年(1275)賈似道喪師敗績之事,直接抨擊當時的腐敗政治,對奸臣誤國表示了極度的痛恨。儘管國事已不可收拾,他仍懷有報國殺敵的壯志,如〔念奴嬌〕寫道:"吾年如此,更夢裡,猶作狼居胥意。"但他更多的愛國詞則是寫於宋亡之後,結合自己"亂後飄零獨在"(〔臨江仙〕)的身世,抒發對故國、故土的眷念與哀思。如作於德二年(1276)暮春的〔蘭陵王〕《丙子送春》即是沉痛悼惜當年二月臨安陷落,宗社淪亡的佳作。此詞通篇採用象徵手法,用"春去"暗喻南宋的滅亡。清人陳廷焯[8]指出,此詞"題是'送春',詞是悲宋,曲折說來,有多少眼淚"(《白雨齋詞話》)。由於寫得字字血淚,沉痛感人,這首詞常被後人視為劉辰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致厲鶚論詞絕句有"送春苦調劉須溪"之句(《樊榭山房集》卷十二)。

劉辰翁常常通過描寫時令相代、景物變遷來寄寓亡國哀思。他在許多詞中反覆寫元夕、端午、重陽,反覆寫傷春、送春,追和劉過[9]的〔唐多令〕《重過武昌》至七首之多,這些都不是傷春悲秋的濫調,而是深切地表達了作者眷戀故國故土的愁懷。如〔永遇樂〕詞,小序雲:"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詞中寫李清照[10]懷念"宣和舊日",但尚及"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而他所面臨的卻是"江南無路"、"春事誰主"的亡國之境了。因而此詞較之李清照詞,的確"悲苦過之"。又如題作《春感》的〔柳梢青〕,通過對故都美麗風光的追戀和對眼前"笛里番腔,街頭戲鼓"的憎惡,表達了與〔永遇樂〕、〔蘭陵王>[11]等一致的情感。

劉辰翁詞不同於其他南宋遺民的一味掩抑低徊、淒淒切切,而是表現出一種英雄失路的悲壯感情。他的思想境界比同輩為高,而在藝術表現上則喜用中鋒突進的手法來表現自己奔放的感情,既不流於隱晦,也不假手雕琢,真摯自然,流暢生動,因而格外具有感人的力量。他的詞能於沉痛悲苦中透發出激越豪壯之氣,如〔霜天曉角〕中的"老來無復味,老來無復淚",〔鶯啼序〕中的"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憶秦娥〕中的"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金縷曲·聞杜鵑》「少日都門路。聽長亭、青山落日,不如歸去。十八年間來往斷,白首人間今古。又驚絕、五更一句。道是流離蜀天子,甚當初、一似吳兒語。臣再拜,淚如雨。畫堂客館真無數。記畫橋、黃竹歌聲,桃花前度。風雨斷魂蘇季子,春夢家山何處?誰不願封侯萬戶?寂寞江南輪四角,問長安、道上無人住?啼盡血,向誰訴?」等等。所以況周頤說:"須溪詞風格遒上似稼軒,情辭跌宕似遺山。有時意筆俱化,純任天倪,意態略似坡公。"(《蕙風詞話》) 語言上,他的詞不受規範的制約,以散文章法、句法入詞,不事藻飾。如:「那看獨坐青燈,想故國,高台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柳梢青·春感》);又如:「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永遇樂·壁月初晴》)。這些詞的語言自然平實,親切靈巧。此外,江西遺民詞還有極強的口語化特徵,不避俚語、俗語。如劉辰翁《摸魚兒·甲午送春》:「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過。清贏欲與花同夢,不似蝶深深臥。春憐我。我又自、憐伊不見儂賡和。已無可奈。但愁滿清漳,君歸何處,無淚與君墮。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問公一醉能頗。鍾情剩有詞千首,待寫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麼。老夫婆娑。問籬下閒花,殘紅有在,容我更簪朵。」語言上熔煉了「休阿那」「阿那香」「慌慌得似江南麼」「老夫婆娑」等大量俚語、俗語。

參考文獻

  1. 《水調歌頭·不見古時月》 詩詞名句網
  2. 《摸魚兒·又非他》 新浪專欄
  3. 《須溪先生全集》  在線查詢
  4. 辛棄疾  出國留學網
  5. 太學博士 詞典網
  6. 文天祥 古詩文網
  7. 赤壁 博雅地名網
  8. 陳廷焯 道客巴巴
  9. 劉過 古詩文網
  10. 李清照 百家號
  11. 蘭陵王 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