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袆之 (公元631年-687年),唐朝宰相。常州晋陵人,刘祎之出身于临淮刘氏,少以文藻知名。唐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豫王李旦即位,参预其谋,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县男。武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天后返政,并受人诬罪赐死,时年五十七。

目录

人物生平

刘祎之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藻知名,时人号为刘、孟、高、郭。寻与利贞等同直昭文馆。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著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皆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余卷。时又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祎之兄懿之,时为给事中,兄弟并居两省,论者美之。

仪凤二年,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寻加中大夫。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转相王府司马,复迁检校中书侍郎。高宗谓曰:“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藉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祎之居家孝友,甚为士族所称,每得俸禄,散于亲属,高宗以此重之。武则天临朝,甚见亲委。及豫王立,祎之参预其谋,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县男。时军国多事,所有诏敕,独出祎之,构思敏速,皆可立待。及官名改易,祎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宰相时有司门员外郎房先敏得罪,左授卫州司马,诣宰相陈诉。内史骞味道谓曰:“此乃皇太后处分也。”祎之谓先敏曰:“缘坐改官,例从臣下奏请。”则天闻之,以味道善则归己,过则推君,贬青州刺史。以祎之推善于君,引过在己,加授太中大夫,赐物百段、细马一匹。因谓侍臣曰:“夫为臣之体,在扬君之德,君德发扬,岂非臣下之美事?且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情同休戚,义均一体。未闻以手足之疾移于腹背,而得一体安者。味道不存忠赤,已从屏退。祎之竭忠奉上,情甚可嘉。”纳言王德真对曰:“昔戴至德每有善事,必推于君。”太后曰:“先朝每称至德能有此事,逮其终殁,有制褒崇。为臣之道,岂过斯行,传名万代,可不善欤!”

仪凤中,吐蕃屡为边患,唐高宗谓侍臣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我比务在安辑,未即诛夷。而戎狄豺狼,不识恩造,置之则疆场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得失,各尽所怀。”时刘景先、郭正一、皇甫文房、杨思征、薛元超各有所奏。祎之时为中书舍人,对曰:“臣观自古明王圣主,皆患夷狄。吐蕃时扰边隅,有同禽兽,得其土地,不可攸居,被其凭凌,未足为耻。愿戢万乘之威,且宽百姓之役。”高宗嘉其言。

临朝后,祎之尝窃谓凤阁舍人贾大隐曰:“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大隐密奏其言。则天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垂拱三年,或诬告祎之受归州都督孙万荣金银,兼与许敬宗妾有私,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时年五十七。

初,祎之既下狱,唐睿宗为之抗疏申理,祎之亲友咸以为必见原宥,窃贺之。祎之曰:“吾必死矣。太后临朝独断,威福任己,皇帝上表,徒使速吾祸也。”祎之在狱时,尝上疏自陈。及临终,既洗沐,而神色自若,命其子执笔草谢表,其子将绝,殆不能书。监刑者促之。祎之乃自操数纸,援笔立成,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时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共称叹其文,则天闻而恶之,左迁翰为巫州司法,思钧为播州司仓。睿宗即位,以祎之宫府旧僚,追赠中书令。有集七十卷,传于时。

个人作品

刘祎之著有文集七十卷、《文贞公故事》六卷、《英国贞武公故事》四卷。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五首:《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奉和别越王》、《酬郑沁州》、《孝敬皇帝挽歌》、《九成宫秋初应诏》。

家族成员

先世 祖父 刘兴宗,仕南陈,官至鄱阳王府谘议参军。 父亲 刘子翼,历仕隋唐两朝,历任秘书监、吴王府功曹、著作郎、弘文馆直学士等职。 妻子 裴氏,户部尚书裴矩孙女,临津令裴恭道之女,封河东郡君。 刘扬名,曾任润州司法参军。 刘大名,曾任通事舍人。 刘正名,早卒。 刘审名,曾任右卫兵曹参军。 刘有名,早卒。 刘异名,早卒。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十二》 唐朝宰相 唐高祖 ▪ 裴寂 ▪ 刘文静 ▪ 萧瑀 ▪ 窦威 ▪ 窦抗 ▪ 陈叔达 ▪ 杨恭仁 ▪ 封德彝 ▪ 裴矩 ▪ 高士廉 ▪ 李元吉 ▪ 宇文士及 ▪ 长孙无忌 ▪ 杜如晦 ▪ 房玄龄 ▪ 李世民 唐太宗 ▪ 裴寂 ▪ 萧瑀 ▪ 陈叔达 ▪ 李靖 ▪ 封德彝 ▪ 宇文士及 ▪ 长孙无忌 ▪ 杜如晦 ▪ 房玄龄 ▪ 高士廉 ▪ 温彦博 ▪ 岑文本 ▪ 魏徵 ▪ 侯君集 ▪ 杨师道 ▪ 戴胄 ▪ 刘洎 ▪ 张亮 ▪ 马周 ▪ 褚遂良 ▪ 崔仁师 ▪ 杨弘礼 ▪ 王珪 ▪ 杜淹 ▪ 杨恭仁 ▪ 许敬宗 ▪ 高季辅 ▪ 张行成 ▪ 李𪟝 唐高宗 ▪ 长孙无忌 ▪ 褚遂良 ▪ 于志宁 ▪ 张行成 ▪ 高季辅 ▪ 李𪟝 ▪ 柳奭 ▪ 宇文节 ▪ 韩瑗 ▪ 来济 ▪ 崔敦礼 ▪ 李义府 ▪ 许敬宗 ▪ 杜正伦 ▪ 辛茂将 ▪ 任雅相 ▪ 卢承庆 ▪ 许圉师 ▪ 上官仪 ▪ 刘祥道 ▪ 窦德玄 ▪ 乐彦玮 ▪ 孙处约 ▪ 姜恪 ▪ 陆敦信 ▪ 戴至德 ▪ 刘仁轨 ▪ 杨武 ▪ 李安期 ▪ 张文瓘 ▪ 赵仁本 ▪ 阎立本 ▪ 李敬玄 ▪ 郝处俊 ▪ 来恒 ▪ 薛元超 ▪ 李义琰 ▪ 高智周 ▪ 张大安 ▪ 裴炎 ▪ 崔知温 ▪ 岑长倩 ▪ 郭正一 ▪ 魏元同 ▪ 王德真 ▪ 郭待举 ▪ 刘景先 武则天 ▪ 刘仁轨 ▪ 薛元超 ▪ 郭正一 ▪ 姚崇 ▪ 裴炎 ▪ 袁恕己 ▪ 敬晖 ▪ 岑长倩 ▪ 郭待举 ▪ 魏元同 ▪ 刘景先 ▪ 韦弘敏 ▪ 桓彦范 ▪ 王德真 ▪ 武承嗣 ▪ 崔詧 ▪ 李景谌 ▪ 韦方质 ▪ 裴居道 ▪ 韦思谦 ▪ 苏良嗣 ▪ 张光辅 ▪ 韦待价 ▪ 范履冰 ▪ 傅游艺 ▪ 宗秦客 ▪ 欧阳通 ▪ 狄仁杰 ▪ 任知古 ▪ 崔神基 ▪ 崔元综 ▪ 李昭德 ▪ 娄师德 ▪ 陆元方 ▪ 豆卢钦望 ▪ 王孝杰 ▪ 杨再思 ▪ 周允元 ▪ 王方庆 ▪ 宗楚客 ▪ 武三思 ▪ 吉顼 ▪ 张锡 ▪ 韦安石 ▪ 朱敬则 ▪ 唐休璟 ▪ 张柬之 ▪ 韦承庆 ▪ 骞味道 ▪ 沈君谅 ▪ 王本立 ▪ 邢文伟 ▪ 武攸宁 ▪ 史务滋 ▪ 格辅元 ▪ 乐思诲 ▪ 裴行本 ▪ 杨执柔 ▪ 李游道 ▪ 袁智弘 ▪ 姚璹 ▪ 李元素 ▪ 王璇 ▪ 韦巨源 ▪ 苏味道 ▪ 韦什方 ▪ 杜景俭 ▪ 孙元亨 ▪ 李道广 ▪ 王及善 ▪ 魏元忠 ▪ 李峤 ▪ 李怀远 ▪ 顾琮 ▪ 李迥秀 ▪ 韦嗣立 ▪ 崔玄𬀩 ▪ 房融 ▪ 刘袆之 唐中宗 ▪ 袁恕己 ▪ 武三思 ▪ 李怀远 ▪ 刘景先 ▪ 岑长倩 ▪ 郭待举 ▪ 韦弘敏 ▪ 崔玄𬀩 ▪ 杨再思 ▪ 张柬之 ▪ 房融 ▪ 韦承庆 ▪ 桓彦范 ▪ 敬晖 ▪ 祝钦明 ▪ 魏元忠 ▪ 豆卢钦望 ▪ 韦巨源 ▪ 李峤 ▪ 于惟谦 ▪ 苏瑰 ▪ 宗楚客 ▪ 纪处讷 ▪ 张仁愿 ▪ 韦嗣立 ▪ 崔湜 ▪ 赵彦昭 ▪ 韦温 ▪ 郑愔 ▪ 裴谈 ▪ 岑羲 ▪ 张嘉福 ▪ 李旦 ▪ 姚崇 ▪ 韦安石 ▪ 唐休璟 ▪ 萧至忠 ▪ 张锡 唐睿宗 ▪ 李隆基 ▪ 李峤 ▪ 萧至忠 ▪ 张仁愿 ▪ 韦嗣立 ▪ 赵彦昭 ▪ 韦安石 ▪ 苏瑰 ▪ 唐休璟 ▪ 裴谈 ▪ 张锡 ▪ 岑羲 ▪ 崔湜 ▪ 刘幽求 ▪ 钟绍京 ▪ 李日知 ▪ 薛稷 ▪ 姚崇 ▪ 崔日用 ▪ 宋璟 ▪ 郭元振 ▪ 张说 ▪ 窦怀贞 ▪ 魏知古 ▪ 陆象先 唐玄宗 ▪ 刘幽求 ▪ 韦安石 ▪ 魏知古 ▪ 崔湜 ▪ 陆象先 ▪ 窦怀贞 ▪ 岑羲 ▪ 萧至忠 ▪ 郭元振 ▪ 张说 ▪ 姚崇 ▪ 卢怀慎 ▪ 源乾曜 ▪ 宋璟 ▪ 苏颋 ▪ 张嘉贞 ▪ 王晙 ▪ 李元纮 ▪ 杜暹 ▪ 萧嵩 ▪ 宇文融 ▪ 裴光庭 ▪ 韩休 ▪ 裴耀卿 ▪ 张九龄 ▪ 李林甫 ▪ 牛仙客 ▪ 李适之 ▪ 陈希烈 ▪ 杨国忠 ▪ 韦见素 ▪ 崔圆 ▪ 崔涣 ▪ 房琯 唐肃宗 ▪ 韦见素 ▪ 崔圆 ▪ 裴冕 ▪ 崔涣 ▪ 李麟 ▪ 苗晋卿 ▪ 张镐 ▪ 王玙 ▪ 吕𬤇 ▪ 李岘 ▪ 第五琦 ▪ 李揆 ▪ 萧华 ▪ 裴遵庆 ▪ 元载 ▪ 房琯 唐代宗 ▪ 李适 ▪ 苗晋卿 ▪ 裴遵庆 ▪ 元载 ▪ 李辅国 ▪ 刘晏 ▪ 李岘 ▪ 王缙 ▪ 杜鸿渐 ▪ 裴冕 ▪ 杨绾 ▪ 常衮 唐德宗 ▪ 崔佑甫 ▪ 常衮 ▪ 李勉 ▪ 杨炎 ▪ 卢杞 ▪ 马燧 ▪ 关播 ▪ 萧复 ▪ 乔琳 ▪ 刘从一 ▪ 姜公辅 ▪ 李晟 ▪ 张延赏 ▪ 韩滉 ▪ 崔造 ▪ 柳浑 ▪ 李泌 ▪ 董晋 ▪ 赵憬 ▪ 陆贽 ▪ 贾耽 ▪ 卢迈 ▪ 崔损 ▪ 赵宗儒 ▪ 郑余庆 ▪ 齐抗 ▪ 高郢 ▪ 郑珣瑜 ▪ 张镒 ▪ 齐映 ▪ 浑瑊 ▪ 窦参 ▪ 卢翰 ▪ 杜佑 ▪ 刘滋 唐顺宗 ▪ 贾耽 ▪ 杜佑 ▪ 郑珣瑜 ▪ 高郢 ▪ 韦执谊 ▪ 杜黄裳 ▪ 袁滋 唐宪宗 ▪ 贾耽 ▪ 韦执谊 ▪ 杜佑 ▪ 杜黄裳 ▪ 袁滋 ▪ 郑余庆 ▪ 于𬱖 ▪ 郑𬘡 ▪ 武元衡 ▪ 李吉甫 ▪ 韩宏 ▪ 裴洎 ▪ 李藩 ▪ 权德舆 ▪ 李绛 ▪ 张宏靖 ▪ 韦贯之 ▪ 王涯 ▪ 崔群 ▪ 李墉 ▪ 李夷简 ▪ 皇甫镈 ▪ 程异 ▪ 令狐楚 ▪ 萧俯 ▪ 段文昌 ▪ 崔植 ▪ 李逢吉 ▪ 裴度 唐穆宗 ▪ 韩宏 ▪ 裴度 ▪ 李夷简 ▪ 令狐楚 ▪ 张弘靖 ▪ 萧俯 ▪ 段文昌 ▪ 崔植 ▪ 元稹 ▪ 杜元颖 ▪ 王播 ▪ 李逢吉 ▪ 牛僧孺 ▪ 皇甫镈 唐敬宗 ▪ 李程 ▪ 窦易直 ▪ 杜元颖 ▪ 王播 ▪ 李逢吉 ▪ 牛僧孺 ▪ 裴度 唐文宗 ▪ 裴度 ▪ 韦处厚 ▪ 杨嗣复 ▪ 李珏 ▪ 李宗闵 ▪ 段文昌 ▪ 宋申锡 ▪ 李德裕 ▪ 李固言 ▪ 郑覃 ▪ 王涯 ▪ 李训 ▪ 贾𫗧 ▪ 舒元舆 ▪ 李石 ▪ 陈夷行 ▪ 崔珙 ▪ 崔郸 ▪ 路随 ▪ 李逢吉 ▪ 杜元颖 ▪ 王播 ▪ 牛僧孺 ▪ 窦易直 唐武宗 ▪ 李固言 ▪ 李石 ▪ 杨嗣复 ▪ 崔郸 ▪ 牛僧孺 ▪ 崔珙 ▪ 李德裕 ▪ 陈夷行 ▪ 李绅 ▪ 李让夷 ▪ 崔铉 ▪ 杜悰 ▪ 李回 ▪ 郑肃 ▪ 李珏 唐宣宗 ▪ 李让夷 ▪ 李绅 ▪ 郑肃 ▪ 李回 ▪ 白敏中 ▪ 韦琮 ▪ 崔元式 ▪ 李德裕 ▪ 卢商 ▪ 马植 ▪ 周墀 ▪ 崔龟从 ▪ 任铭 ▪ 魏扶 ▪ 裴休 ▪ 魏谟 ▪ 崔慎由 ▪ 郑朗 ▪ 萧邺 ▪ 刘瑑 ▪ 夏侯孜 ▪ 蒋伸 ▪ 令狐绹 唐懿宗 ▪ 令狐绹 ▪ 白敏中 ▪ 萧邺 ▪ 夏侯孜 ▪ 蒋伸 ▪ 杜审权 ▪ 杜悰 ▪ 毕𫍯 ▪ 杨收 ▪ 曹确 ▪ 高璩 ▪ 萧置 ▪ 徐商 ▪ 路岩 ▪ 于琮 ▪ 韦保衡 ▪ 王铎 ▪ 刘邺 ▪ 赵隐 ▪ 萧仿 ▪ 崔彦昭 唐僖宗 ▪ 郑畋 ▪ 卢携 ▪ 王铎 ▪ 李蔚 ▪ 郑从谠 ▪ 崔沆 ▪ 豆卢瑑 ▪ 王徽 ▪ 裴澈 ▪ 萧遘 ▪ 韦昭度 ▪ 郑昌图 ▪ 杜让能 ▪ 孔纬 ▪ 张浚 ▪ 韦保衡 ▪ 赵隐 ▪ 刘邺 ▪ 裴坦 ▪ 刘瞻 ▪ 刘崇望 ▪ 萧仿 ▪ 崔彦昭 唐昭宗 ▪ 韦昭度 ▪ 孔纬 ▪ 杜让能 ▪ 张濬 ▪ 刘崇望 ▪ 崔昭纬 ▪ 徐彦若 ▪ 郑延昌 ▪ 王抟 ▪ 崔胤 ▪ 李磎 ▪ 陆扆 ▪ 孙偓 ▪ 郑綮 ▪ 朱朴 ▪ 崔远 ▪ 裴贽 ▪ 裴枢 ▪ 王溥 ▪ 独孤损 ▪ 柳璨 ▪ 陆希声 ▪ 苏检 ▪ 卢光启 ▪ 韦贻范 唐哀帝 ▪ 裴枢 ▪ 独孤损 ▪ 崔远 ▪ 柳璨 ▪ 张文蔚 ▪ 杨涉

参考资料

学术论文

毛阳光.   洛阳新出土唐《刘祎之墓志》及其史料价值. 《 史学史研究 》 , 2012   任士英.  = 王言与王法——从刘祎之之死谈"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