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炜
劉星煒(1718年11月5日-1772年2月28日),字映榆,號圃三[1],室名思補堂[2]。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武進區)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駢文家。
劉星煒 | ||
---|---|---|
大清工部左侍郎
| ||
籍貫 | 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映榆,号圃三 | |
室名 | 思補堂 | |
出生 | 康熙五十七年 ( 1718年11月5日) 浙江省錢塘縣 | |
逝世 |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2月28日 (53歲)) 京師 | |
親屬 | 曾祖父:劉維烈 祖父:劉淳 父:劉樞 從兄:劉綸 姪:劉躍雲 姻婭:湯先甲、史奕昂、梁國治 子:劉謹之、劉種之、劉理之、劉堉之 | |
出身 | ||
| ||
著作 | ||
|
目录
歷任
雍正十三年(1735年),補縣學生員。乾隆九年(1744年),順天府鄉試舉人,任學錄。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第二甲第一名進士出身(傳臚),選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1751年),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編修充順天鄉試同考官、會試同考官。十八年(1753年),升翰林院侍講,充經筵講官,差任河南鄉試正考官。十九年(1754年),以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差任廣東學政。二十一年(1756年),丁母憂去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服闕,補任原官。以翰林院侍講差廣東學政,改差安徽學政。二十五年(1760年),以侍讀差充安徽學政。二十六年(1761年),升左春坊左庶子,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差安徽學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翰林院侍讀學士入直上書房。三十年(1765年),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在上書房行走。補禮部右侍郎。三十一年(1766年),改禮部左侍郎,充武會試大總裁。調工部右侍郎。三十二年(1767年),改工部左侍郎。三十七年(1772年)卒於任上。誥授資政大夫,有誥命二道。國史有傳。
政績
著作
诗文
《赠廖古檀明府》
金斗城高锁绿苔,公余携鹤任徘徊。
知君怀古多情思,定上城东鲍照台。
咫尺横江路,因风盼好音。论文三岁字,许国十年心。
姑孰传芳远,名公属望深。役车行部处,为汝憩棠阴。
鱼稻丰年瑞,文章大国风。涛声五里外,山色半城中。
蹑屩多名士,传衣望自公。青毡君旧业,勿使叹途穷。[5]
家庭及關聯
劉星煒為武進西營劉氏第十四世。
- 曾祖父:劉維烈(1638年-1689年),順治五年(1648)進士。
- 祖父:劉淳(1663年-1738年),邑增生。
- 父:劉樞(1690年-1774年)。
- 從兄:劉綸。
- 姪:劉躍雲。
- 姻婭:湯先甲、史奕昂、梁國治。
- 長於駢文,與袁枚、邵齊燾、吳錫麒、曾燠、洪亮吉、孫星衍、孔廣森並稱為駢文八大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