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文岛(1893-1967),字尘苏,湖北广济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25年夏回国。任长沙省长公署顾问,武昌中华大学教授。1926年5月赴广州,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后任汉口市长,湖北省财政厅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司令行辕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武汉特别市市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1年起先后任驻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公使。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1949年赴台湾,1967年在台湾因病逝世。

刘文岛
政治家、外交家
出生 1893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政治家、外交家
知名作品新军论
《民约论》
政党政治论
《行业组合与近代思潮》
《意大利史地》。

目录

人物生平

刘文岛(1893-1967),国民政府高级军政官员,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7岁入私塾念书,13岁进入陆军特别小学堂,毕业后考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1909年再考入保定军校。后留学日本和法国,获博士学位。并参加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

1925年回国,在广州结识蒋介石,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党代表兼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司令行辕政治部主任,1928年,刘受任第一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兼湖北省民政厅厅长,任内颇有建树,如主持修建了民生、民权、民族和三民路,筹建孙中山铜像,兴建中山公园等。

刘文岛在民众中口碑不错。他精通英、法、德语,是国民党公认的才子。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其余四人为居正饶汉祥郭泰祺张导民

历任国民政府驻德、奥、意公使、大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

1937年11月,刘文岛担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获上将军衔。抗战期间,刘文岛因经常当面批评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政策,遭蒋介石怨恨。为此,刘文岛萌生退意,隐居重庆著书立说。[1]

1949年刘文岛赴台湾,但拒绝出任任何官职,也不与高层人士往来。

1967年6月11日,刘文岛在台湾病逝。

成长经历

刘文岛,湖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毕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肄业,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毕业。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5年夏回国。任长沙省长公署顾问,武昌中华大学教授。1926年5月到广州。任唐生智驻粤代表兼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8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后任汉口市长,湖北省财政厅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司令行辕政治部主任,中国民党第三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武汉特别市市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

1931年9月16日调任驻德兼奥公使。1933年9月13日调任意大利公使。此前,我国原驻外国使节均为公使级,经刘与意交涉,两国同意升格为大使,此后我国驻外国公使均援例升为大使级。刘文岛于1934年10月17日升任为驻意大利全权大使,遂成我国驻外国的第一位大使。刘能操英、日、法、德、意等国语言,在意大利向墨索里尼呈递国书时,以意大利文恭述颂词,其人高大,仪表极佳,为墨索里尼所佩服。1937年11月8日,意大利承认"满洲国"时,刘下旗回国。

外交上刘文岛不卑不亢,为中国赢得了尊严,国人多敬之。

外交风云

刘文岛还是一位爱国的外交家,也是一位爱民的市长、中将军人。民国时期"广济四杰"之一,其余三人为居正郭泰祺张导民。他幼读私熟,13岁时,借用胡荣桢的证件,考取湖北陆军小学,后被识破,准许恢复原姓名。在校成绩优异,后升入武昌陆军第3中学,曾组织"竟存社",参加"黄汉兴复党"等革命团体。1909年入保定军校入伍生队,一年后升至第1期步科。武昌首义时南下至上海,投奔都督陈其美,因作战有功,他升任排长、连长。1912年仍回保定。1913年再度南下,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进入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学习。1916年被推选为回国反对"二十一条"的请愿总代表,到北京时被袁世凯逮捕。因副总统黎元洪说情才未被处死,被交给湖北地方当局继续关押。袁世凯病死后,刘文岛才获得自由,再赴日本深造。

1917年返国,将所撰的《政党政治论》原稿送梁启超阅,得到赏识,拜梁为师。1918年12月任梁启超等赴欧洲考察团随员,后入巴黎大学。1922年与廖世劭结婚,后同赴巴黎完成学业,1925年与妻同获博士学位,是年夏回国,任武昌中华大学教授,嗣见吴佩孚又聘为参议。北伐前夕,就陈铭枢之邀,南游百粤,交游甚广。1926年赴广州,被蒋介石留在广州作幕僚,并介绍加入国民党。后为北伐军顺利进入武汉,去长沙、衡阳说服湖南省长赵恒惕,欢迎北伐军,推动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民。唐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并任前敌总指挥,刘任该军党代表,兼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授中将军衔。1927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八月卸职居上海。北伐军平定武汉时,派任汉口市市长。1928年春,讨伐桂系结束后,复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外国驻汉代表谈判,交涉中国人力车出入租界事宜,获得成功。在职期间,把王占元造的官办"新市场"改为商办,易名为"民众乐园"允许市民进入娱乐,并主持修建了三民路(民生、民权、民族)。1931年7月特大洪水淹汉口时,曾做了一些防汛及赈济工作。又在汉口树立了孙中山先生铜像,开辟了中山公园。同时反对进赣剿共,并向蒋上书"亲君子"(指李济琛陈铭枢)远"小人"。任公使、大使6年回国抵渝。1937年11月,刘文岛担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获上将军衔,并经常参加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参与制定对日作战计划。1945年5月曾任武昌中华大学校长,后任华中宣慰大员、华中慰劳团团长,分赴湘鄂赣各省进行慰问工作。1947年冬,出任闽台清查团团长。1948年5月回广济参加竞选当选为立法委员。解放前只身去台,仍任"立法委员"。万耀煌主持阳明山研究院时,曾任该院讲座。1967年8月11日因跌跤断骨,加之心脏病、糖尿病等并发,病卒于台大医院。

因病逝世

刘文岛为人耿直,爱国心强,抗战期间,刘文岛因经常当面批评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政策,遭到蒋介石的怨恨。为此,刘文岛萌生退意,隐居重庆著书立说。1949年刘文岛去了台湾,但拒绝出任任何官职,也不与高层人士往来,直到1967年6月11日孤独的病逝。

人物作品

刘文岛颇有才气,是国民党内公认的才子。其著译有《新军论》、《民约论》、《政党政治论》、《行业组合论》、《行业组合与近代思潮》、《意大利史地》、《中意关系的回忆》、《人生哲学》等。

人物家庭

前妻无子女,其继妻陆继劭和三子二女现侨居纽约,都受过高等教育,皆为博士、硕士。长子共孚,与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的张笃伦之孙女张第结婚成家;次子共展,美国以利诺理工学院硕士,曾于1972年被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请去随尼克松访问中国,在北京拍摄纪录片,并担任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之间的翻译,后又多次回国拍摄新闻纪录片[2],拍摄制作的《大鸟大中国》的电视剧,获得了美国电视最高最优奖,曾多次在中国和美国放映;三子共善;长女共济;次女共定,现居美国,侄儿刘非现居厦门,侄女孟瑶现居汉口黄石路,侄孙玄庆就职成都铁路局。外甥周秉义现居武穴市。刘氏一生奉献颇多,经历传奇,其侄以贩鱼为业,有房产位于现武穴市实验小学,为了落实侨房政策,武穴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在省地侨办指导下,于1987年为他落实了侨房政策,在国内外反响较大,刘家亲属为表谢意送电子钟两座,分别书"政策英明,贯彻得务"署名"刘文岛亲属:刘孟瑶、刘伟龙,1987年10月13日"。多年来两座电子钟仍悬挂在武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外侨办使用,刘家庭人无论居住国内外,都尽力为中华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

  1. 汉口第一任市长刘文岛, 新浪网, 2009-10-08
  2. 汉口第一任市长刘文岛, 新浪网, 200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