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出言不遜(漢語成語)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語文課

出言不遜[chū yán bù xùn]

出言不遜(拼音:chū yán bù xù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出言不遜指說話傲慢、無禮傷人;比喻說出的話非常不謙恭。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出言不遜
  • 拼 音:chū yán bù xùn
  • 注音字母:ㄔㄨ ㄧㄢˊ ㄅㄨˋ ㄒㄩㄣˋ
  • 出 處:《三國志·魏書·張郃傳》

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圖慚,又更讒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出言不遜」。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有個名叫張郃的人,早先是袁紹手下的一員戰將。有一次,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大戰。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督運糧草,囤積在烏巢。曹操獲悉這一情況後,便派兵趕往烏巢襲擊淳于瓊。張郃勸諫袁紹說:「曹操兵士雖然比我軍少,但都是精兵,萬一淳于瓊守不住烏巢,就糟了,我認為應該派重兵支援烏巢。」袁紹的另一名大將郭圖說:「張郃說的不是好計策。我看應該先襲擊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一定會回去救援,烏巢之圍便不解自破了。」

張郃聽了郭圖的意見,不以為然地說:「曹操兵營易守難攻,不可能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瓊被擒,我們斷了糧草,就輸定了。」袁紹覺得自己的兵力遠勝於曹操,於是採取郭圖的軍事策略,只派遣小部隊支援淳于瓊,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曹操嚴密防守,袁紹一時半會很難將曹操的大本營攻破。曹操襲擊烏巢成功,用大火燒了袁紹屯在烏巢的糧草,這一來,袁紹的軍心動搖不戰自敗

郭圖知道這次失敗是由於自己的計策不當造成的,便採取惡人先告狀的辦法,向袁紹誣告說:「張郃對吃了敗仗竟然幸災樂禍,說話也很傲慢無禮。」張郃知道後,生怕袁紹遷怒於他,於是投奔曹操。他對曹操說:「郭圖對袁紹說我幸災樂禍,出言不遜,我只能來投奔您了。」曹操說:「你來投奔我,就像韓信投奔劉邦一樣正確。」後來,張郃成為曹操手下一名得力的戰將,立下了不少戰功。

成語寓意

袁紹自感兵力遠勝於曹操,無論是對下屬的不同建議,還是對當時的戰爭形勢,都缺乏客觀地分析,最終導致戰場失利。後又缺乏辨別能力,聽信小人郭圖的一面之詞,使張郃有性命之憂,轉而投奔曹操。成語告訴人們,待人應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更不可出言不遜。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出言不遜」指說話傲慢、無禮傷人;比喻說出的話非常不謙恭。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運用示例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一:「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遜,衝突了試官,打落下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隣人與他爭論,他出言不遜,隣人就把他毒打不休。」

成語辨析

出言不遜—出口傷人:「出言不遜」與「出口傷人」意義相近,都是指在語言上冒犯了別人;區別在於「出言不遜」側重於說話沒有禮貌;「出口傷人」則是側重於用言語辱罵他人。

出言不遜的例句:

1、切勿出言不遜,一旦驕傲的言辭衝口而出,就不易把它們追回。

2、他常常出言不遜,難怪會樹敵這麼多。

3、小張說話總是出言不遜,沒人願意跟他做朋友。

4、他這個人太不像話了,不是出言不遜,就是出口傷人。

5、對待長輩,不可以出言不遜。

6、他出言不遜,頂撞老師,因而被處罰了。

7、你這樣對母親出言不遜,不是為人子女應有的態度。

8、他對湯姆的媽媽評論的話真的是出言不遜。

9、他出言不遜,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10、他這個人素質太差了,不是出言不遜,就是出口傷人。

11、人生就是一個充滿遺憾的過程。出言不遜,傷了親友,會有遺憾;夢寐以求,求之不得,會有遺憾;計劃不周,前功盡棄,會有遺憾。 [2]

出言不遜的成語接龍:

出言不遜 > 遜志時敏 > 敏而好學 > 學富才高 > 高高在上 > 上下其手 > 手疾眼快 > 快馬加鞭 > 鞭長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獸心 > 心神不寧 > 寧戚叩牛 > 牛頭馬面 > 面黃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飽馬騰 > 騰雲駕霧 > 霧慘雲愁 > 愁雲慘霧 > 霧閣雲窗 > 窗明几淨 > 淨幾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蒼染黃 > 黃衣使者 > 者也之乎



參考文獻